不是最好的Chicago,卻可能在年末的引進劇中一枝獨秀

“不要在國慶的時候去重慶,哪怕是去看音樂劇《芝加哥》的首演!”
——這是筆者黯然回首,留下的悔恨...


一個是性感聞名的歌舞盛宴,一個是舌尖上的網(wǎng)紅城市,但在迷幻地形和人山人海的雙重暴擊下,依舊沒能拯救筆者奔波的一天內(nèi)糟糕的體驗...

說白了,這次看劇之前的期望太高了——國內(nèi)恐怕鮮有佳劇值得不計代價的跨城圍觀,而此次的《芝加哥》雖然可圈可點,卻也沒有逆天到那種地步~
“及格以上,驚艷未滿”的現(xiàn)場感受
話說回來,這一版的芝加哥印象,簡單粗暴地可以概括如下
全場樂隊最亮!
字幕很放飛!
群舞比主演給力!

這是一個布景極簡,樂隊融入背景,聚焦卡司唱跳的演出~制作上還是很到位,但并不是筆者心目中最佳版本的Chicago...
尤其是了解到這部劇應該有的潛力之后!

比方說,之前和從英國回來的小伙伴交流的時候,就對卡司的實力做出了不切實際的幻想...結(jié)果表明,這一版的“南非全明星”恐怕還是不能跟如日中天的倫敦西區(qū)一線演員相提并論><
其實相比而言,飾演Roxie的Carmen小姐姐的表現(xiàn)已經(jīng)很不錯了~她的搭檔,Samantha阿姨恐怕再怎么努力,也很難超越大家心目中的真·Velma——電影中的凱瑟琳·澤塔-瓊斯...

沒錯,提起《芝加哥》就不能不談斬獲奧斯卡獎的同名改編電影,和舞臺版比起來,兩者可謂是各有千秋(雖然筆者認為該片是唯一超越了舞臺版的音樂劇電影,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舉個栗子,電影版中6個女囚的Cell Block Tango加入了監(jiān)獄門、紅絲巾、伴舞和鏡頭切換,就比舞臺版的6人6椅豐富了許多;而舞臺版的庭審則是花樣百出,既簡單粗暴又更有趣味...
不過,電影中Velma一角的戲份可是大大增加了,尤其是經(jīng)過澤塔-瓊斯的最終榮獲奧斯卡最佳女配的精彩演繹,已經(jīng)成為了難以超越的經(jīng)典!

另外一點,則出自于該劇的時代問題:設(shè)定于近百年前,當時5000美元的律師費就已經(jīng)是天價了!

評判一部劇,除了主創(chuàng)卡司的個人奮斗,當然也要考慮到所處的歷史進程...對Chicago來說,它最初問世的版本并沒有大火,而是在1996年的復排之后才一飛沖天,駐演場次開始超《貓》趕《魅》~
為何?時代變了!
Chicago極具黑暗色彩,一開始只被部分世人所接受;但等它再度亮相,辛普森殺妻案的余波未消,自然令人喜聞樂見...它的諷刺意味,才跨越廟堂飛入尋常百姓家~

中國觀眾是否處于一個可以欣賞Chicago的時代呢?筆者不敢斷言...在不清楚當時物價的情況下,甚至怕有的人會產(chǎn)生5000美元自己咬咬牙也能出的起的幻覺><
但還是驚嘆于這部劇的“進化”:從初版、到復排、再到改編電影,這臺戲其實是經(jīng)過了一代代人的添磚加瓦,變得愈發(fā)富麗堂皇!甚至有種說法是,如果不是96年復排地如此成功,Chicago才不會被改編為電影,自然也不會有了今天這種影響力...

只不過,有形無形的限制還是存在的——律師費依舊被定在5000美元的白菜價上,電影中的編舞要拿到舞臺上用恐怕也有各種版權(quán)問題...我們明知Chicago可以集大成為一個更好的版本,但往往因為各種現(xiàn)實的因素無法實現(xiàn),只能去擁抱眼前這樣一個極簡巡演版:雖然忠實于原版,但并不算完美~
正視歷史,方知此行的可貴!
不過,這次《芝加哥》能來就是一項壯舉!
尤其是經(jīng)歷了14年引進失敗的地震之后...能在國內(nèi)再次一睹該劇的風采,簡直就是有生之年系列!

對于當年的事件,筆者曾考古一番...越了解越感覺匪夷所思——堂面上的理由奇葩地非常醉人,造成的惡劣影響可謂遺臭萬年!
以下是歷史的分割線,不感興趣的小伙伴請?zhí)^

下面簡單上幾個錘,港一下來龍去脈...也歡迎進一步的研究與探討~
13-14那一波陣勢其實也很大,10個城市,演兩天就換個地方:

可能已經(jīng)有小伙伴覺得不對勁——音樂劇的行程怎么能這么排?裝臺拆臺的時間都不夠吧!...沒錯,行程不合理就是版權(quán)方最終叫停演出的一大原因!
最終,當年這場野心勃勃的大秀只在福州舉行了一場音樂會版試演(前幾站老早被取消...就經(jīng)歷了演員突然離境,版權(quán)方發(fā)難的逼宮~制作水準太差是上回中道崩殂的主要原因,唯一遺留的謎團是:制作方究竟真的是水平不行,還是一開始就把主辦方當成冤大頭來坑呢?

當年的主辦方恐怕也是難辭其咎...雖然他們看上去也是很努力的在彌補,但專業(yè)水準實在不敢恭維——甚至在演員已離境的情況下,還在到處立flag~可惜瞞得了一時,卻不能把演出搶救回來><

值得一提的是,這不是他們唯一一次馬失前蹄:


這種“黑錦鯉”體質(zhì),筆者只希望他們離音樂劇越遠越好...也對年底該方主辦的另一部劇充滿了擔憂——畢竟按照初始的安排,演員們連一天休息日都沒有!


這回是否會節(jié)外生枝呢,請大家拭目以待...

言歸正傳,如果只是運氣不好,換一家主辦方就能很好的解決...正如去年的《修女也瘋狂》,就是被另一家公司引入了國門~
但像《芝加哥》這種風口浪尖上的名劇,又在14年經(jīng)歷了如此曲折的風波,想打消被坑過一次的版權(quán)方的顧慮,讓業(yè)界重新恢復對中國市場的信心,顯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坦白來說,筆者之所以選擇去看重慶首演,也是怕萬一發(fā)生什么突發(fā)狀況,就再也看不到這部劇了...

這并不是杞人憂天——之前聽到了所謂的“黑名單”投訴事件,足以令人想入非非...只不過這位“單國強同志”搞錯了,劇目本身無罪,該被拉黑的也得是某公司才對!

結(jié)合這一歷史背景,雖然這一版《芝加哥》并不能盡如人意,筆者也是知足了:
好歹是不錯的制作!入得了版權(quán)方的法眼,也能令廣大觀眾欣賞!財大氣粗的SMG成功的收拾了前人留下的爛攤子,帶給國內(nèi)觀眾近三個月的歌舞盛宴...還要啥自行車?
官宣聲稱:錯過既罪過!
筆者覺得夸張了...但從歷史的視角看:引進既功績!
展望年末,更應去珍惜
更何況,放在今年的大環(huán)境中看,這部《芝加哥》很可能會一枝獨秀...
坦白說,今年優(yōu)秀的引進劇不少,但放眼年末:CATs, Kinky Boots已經(jīng)回家,Rent也快了——最重磅的幾部居然已Gone with the wind,留下得只是一些語言錯亂的奇怪演出0 0

原版引進曾經(jīng)是品質(zhì)的保障,但曾幾何時,我們發(fā)現(xiàn)來華的版本舞美縮水了、劇情和諧了、連卡司都能唱破音...以至于字幕能不能忠實于原意,都成了一個小到不能再小的問題——為中國“特供”版本非常薛定諤,演出水準上不打折扣已經(jīng)是萬幸了!

恐怕這也是前日《羅馬假日》的劇本朗讀會在魔都大放異彩的原因——雖然舞美呈現(xiàn)為0,但實力超群的卡司還是令觀眾們大開眼界,無實物尬演都能那么精彩!
這次來華的Chicago,雖然跟西區(qū)駐演版可能還存在著差距,但筆者以為已經(jīng)達到了一個合格的巡演版的水準...而在今年年末這樣一個特殊的時間點上,這樣中規(guī)中矩的水準有可能就會在引進劇中鶴立雞群~
這是《芝加哥》的大幸,卻也是業(yè)界的不幸!

當然,筆者也是希望能被打臉...但目前看來,年底有希望異軍突起的只可能在中文版及原創(chuàng)的領(lǐng)域;光環(huán)破裂后,引進劇的種種問題值得大家去認真反思~
有些教訓應該是在14年就被吸取的,不知道大佬們是否真的學到了...

而對于這一屆《芝加哥》,筆者的建議是:要么不看,要么一定要挑夠近的位置!
這部劇的風格說好聽點叫“l(fā)ess is more”,實際上越遠越抓瞎...沒有LED、大道具的花樣,觀眾只有離得足夠近,在能看清演員的一顰一笑和舞蹈細節(jié)的情況下才能最好地欣賞~
如果遠觀的話,很可能就會判若兩劇...錯過群舞們的美好舞(rou)姿(ti),雖然并不是什么罪過,也是非??上叮?/p>
TheatreBomb-劇燃:
特立獨行的另類劇場,逗逼中的轟炸機
長按掃碼↓載歌載舞步入歪門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