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色堂·論格局】格局,是遇事時表現(xiàn)出來的優(yōu)秀心態(tài)和品質。
《格言聯(lián)璧》中提及:“處難處之事愈宜寬,處難處之人愈宜厚,處至急之事愈宜緩,處至大之事愈宜平,處疑難之際愈宜無意?!?/p>
1.處難處之事愈宜寬。
處理棘手的事,宜寬?!皩挕敝傅氖切膽B(tài),放寬身心,勇于接納事情的好壞;事情越棘手,越該寬容接納。
塞翁失馬,講的就是這個道理:一天,老人的馬跑到胡人那里去了,人們安慰他,老人很平靜:“這怎么不是福氣呢?”后來,那馬竟帶一群駿馬回來,眾人前來恭喜,老人說:“這怎么不是災禍呢?”
家有好馬,兒子愛騎,從馬上摔下折了大腿。眾人前來安慰,老人說:“這怎么不是福氣呢?”過了一年,胡人進攻,身體健全的男子從軍,大多戰(zhàn)死。老人的兒子因為瘸腿,免了從軍,性命得以保全。
遇事難有圓滿,因此不必處處計較,而是在看到事情不好的同時,也要領悟到好的一面。有得有失,有失有得,無須動氣。
2.處難處之人愈宜厚。
有時我們難以理解一些人的選擇,覺得他們難以相處。其實這世上,沒有絕對難處之人,更多時候是價值觀不同罷了。
因此,和感覺難處的人相處,宜厚。許多人認為,“厚”是慈和厚道,但我認為有更深一層的意思,是尊重。在不觸底線的前提下,尊重對方的行為舉止,不以個人的意志強加干涉。做到這點,便是令人感覺慈和厚道了。即便兩人價值觀不同,也能自在相處。
3.處至急之事愈宜緩。
古人云:“莫大之禍,皆起于須臾之不能忍,不可不謹”。說的是,再大的災禍,都是片刻間的不能忍造成的?!兜茏右?guī)》也說,“事勿忙,忙多錯”。事情已經很緊急了,倘若處理的人又不能定下心來,無疑會愈攪愈亂。
越是緊急的事,越應該緩和周到。辦事全在圓融周密,思慮深遠;匆忙倉促難免疏漏,反而增加事情的難度。如果心浮氣躁,固執(zhí)己見,急于求成,往往只會敗事。緊急的事,要慢慢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