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T型客車(普通系列)
25T(25提)型客車(長25.5m的提速型列車),是中國鐵路為滿足第五次大提速160公里時速等級而設計制造的一款鐵路客車,于2003年1月起投入運營,2003年12月定型,按生產廠商分為BSP型和國產型,按運用性質分為普通型及青藏高原型。
型號1:YZ25T、RZ25T、YW25T、RW25T、CA25T、 型號2 :XL25T、UZ25T、KD25T、WX25T、SY25T、TZ25T 普通型 25T型客車是中國鐵路25型客車系列的型號之一,“T”是“提速型”的漢語拼音首字母(漢語拼音:tí sù),屬25K型客車的后繼型號。25T型客車是為中國鐵路進行第五次大面積提速而設計,以滿足以160km/h速度可持續(xù)運行達20小時的不停站運行需要,一次庫檢作業(yè)滿足5000公里無須檢修的要求。主要部件滿足200萬公里內無需修換的要求,25T型客車最高運營時速為160公里/小時,平直道緊急制動距離(初速度160km/h時)不大于1400米,最大編組數19輛,車底兩側設裙板以減少運行時的空氣阻力,車體板梁柱間處采取減振隔音密封措施,整列車構成PLC控制的監(jiān)控系統(tǒng),設有集中控制的信息系統(tǒng)。列車采用了機車供電技術,實現(xiàn)了機車向客車供電,編組取消了發(fā)電車。普通型25T一般使用午夜藍與白色搭配的涂裝。 使用新涂裝方案的25T型客車 據中國鐵路總公司運輸局要求,2015年
1月1日后竣工的新造25型客車及廠修、段修25型客車,采用以橄欖綠(也有稱“高阻綠”)為主色的涂裝方案,通過腰飾帶兩端形狀的淡黃色塊數量區(qū)別不同的車型。除雙層客車、國際聯(lián)運客車、行包快運車、內燃動車組可不采用該新涂裝,其余進入國鐵線路運營的客車均須執(zhí)行新涂裝。25T型客車標準涂裝以綠色為底色,車窗上下側分別噴印黃色條帶,車窗上側與車窗下側的黃色條帶寬度均相等且連續(xù),與25B型客車和青藏25T型類似,部分車體的窗框亦照BSP制青藏25T型的樣式刷成綠色。 2020年6月29日,隨著最后一節(jié)藍白涂裝的25T——XL25T206976在浦鎮(zhèn)車輛廠刷成橄欖綠,全路除青藏高原型外所有25T(不含封存車和WX25T)已全部刷綠。 發(fā)展歷史 25T型客車的歷史背景可以追溯到1990年代初,當時加拿大龐巴迪集團正大力拓展環(huán)球業(yè)務,尤其是在亞洲的市場,而實行改革開放、經濟正在起飛的中國,正好成為一個機會和目標,與此同時,中國也希望引進國外車輛的生產技術,加速國內的鐵路現(xiàn)代化和提速需求。1993年,中國鐵道部與加拿大鮑爾公司及龐巴迪公司簽署諒解備忘錄,規(guī)劃在沿海開放城市青島,建立起一個以生產先進鐵路客車為主要業(yè)務的中外合資企業(yè)。這個中外合資項目在1994年正式立項,但直到1997年4月,立項報告才得到國家計委批準。1997年11月27日,時任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訪問加拿大期間,與時任加拿大總理克雷蒂安出席了中國采購300輛新型高檔客車諒解備忘錄的簽字儀式;1998年11月20日,加拿大總理克雷蒂安訪華時與時任國務院總理朱镕基正式簽訂了采購300輛客車框架合作協(xié)議。1998年11月27日,青島四方-龐巴迪-鮑爾鐵路運輸設備有限公司(BSP)成立。 25T型客車原型車SNCB i11 Coach
1999年11月12日,BSP接獲中國鐵道部的第一張訂單,鐵道部為北京鐵路局、上海鐵路局、鄭州鐵路局、沈陽鐵路局和廣州鐵路集團購置的新一代的提速型高檔客車共300輛,銷售合同簽字儀式當天在北京舉行,鐵道部副部長盛光祖與加拿大駐華使館官員,龐巴迪、鮑爾公司的代表,以及中國國家發(fā)展計劃委員會、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中國建設銀行、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的代表出席了簽字儀式。盛光祖表示,希望通過技術合作和轉讓,盡快生產出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客車,以滿足鐵路旅客運輸的需要,同時促進中國鐵路客車整體設計、制造水平的提高 BSP制普通型25T型客車
BSP于1999年展開新型高檔客車的研發(fā)工作,于2002年開始投產。2003年1月,由BSP制造的首批2列新型軟座提速客車(共計22輛,車號RZ25K110992~RZ25K111014[4])交付上海鐵路局,1月17日起在上海(梅隴)-杭州間投入運營,由上海鐵路局客運公司滬寧杭分公司(杭州地區(qū))擔當乘務和檢修工作。2003年11月,為確保在中國鐵路第五次大提速開行夕發(fā)朝至直達特快列車的可靠性,一批BSP提速客車赴中國國家鐵道試驗中心,與東風11G型內燃機車共同進行試驗。 2003年12月,根據《鐵道部2004年第一次新型160km/h速度級客車議標標書》,長春客車廠、唐山機車車輛廠、南京浦鎮(zhèn)車輛廠參考BSP的產品,開始批量生產提速客車。同時,提速客車正式定型為“25T型客車 技術 普通型的25T型客車分為兩個版本。一類是由加拿大龐巴迪公司提供技術及授權BSP原廠制造版本,由2002年起制造,總產量為338輛。25T型客車以龐巴迪為比利時鐵路生產的I11型200km/h級別高速客車為原型,只有軟座車、軟臥車和餐車三種,采用由法國ANF公司提供、穩(wěn)定程度較高、采用U形構架無搖枕結構的AM96型轉向架(自2007年起大部分BSP原廠制造車的轉向架換成SW-220K)。使用小間隙車鉤與牽引機車連掛;密接式車鉤相互連掛,風擋上方設車端阻尼裝置,并且設有真空集便器。供電模式為AC380V,使用兼容AC380V模式的部分東風11G型內燃機車供電,或者和25K型客車一樣,可以用KD25K型空調發(fā)電車供電。另一類25T為完全國產化版本,由長春客車廠、唐山機車車輛廠及南京浦鎮(zhèn)車輛廠按照BSP提供的圖紙制造,2004年起生產。設有硬座車、軟座車、硬臥車、軟臥車、餐車、行李車、郵政車、行包專用車等,也有供特別用途的試驗車、公務車、特種車,廣九直通車版25T型還設有行李軟座合造車(但車體標記為RZ25T而非RZXL25T)。采用CW-200K型、SW-220K型(在SW-160型基礎上的改進型)、PW-200K型、CL-242K型轉向架,裝有抗蛇行減震器,采用雙管制供風系統(tǒng)、104型制動機。使用半永久密接式車鉤,改用密閉式塞拉門和折棚風擋并有真空集便器。供電模式少數為AC380V集中供電,大多為DC600V集中供電、分散變流的方式,安裝逆變器,方便機車供電。2016年4月起出廠的25T型餐車布局改為一半座車、一半吧臺的布局,類似于統(tǒng)型CRH380系列的二等座車/餐車(ZEC),不能在廚房進行烹飪,而是利用微波爐加熱為旅客提供餐食,加熱的盒飯會在沿途各大站進行補給,但這種車體仍然標記為CA25T。不設餐座的餐車現(xiàn)用于呼和浩特至西寧的Z311/312次列車。 廣九版 2012年6月13日,廣深鐵路股份有限公司向南車四方購買50輛25T型軟座客車,用于廣九直通車的運營。這50輛25T型軟座客車在車外設有電子顯示屏,車內設施更加人性化:座椅全部可旋轉并配有折疊餐桌與插座,窗簾由滑動式改為固定下拉式,廁所則由原先的直排式改為集便式。而餐車的廚房采用了開放式設計,使用了透明玻璃間隔,使得餐車的作業(yè)都在旅客的“監(jiān)督”之下。另外,這款客車采用廣州中車制造的冷氣機組。這批25T列車于2012年9月開始在廣深鐵路進行測試,并于12月正式投入廣九直通車的運營。在每日營運時,其中2列25T型客車會在港鐵何東樓車廠北廠過夜,翌日再拖往紅磡站作頭班往廣州直通車。 國際聯(lián)運版國 2008年,運行于北京與平壤間的K27/28次列車全列換型為國產25T型客車,其中運行于北京至丹東區(qū)間的回轉車使用普通25T型客車,而國際聯(lián)運客車則使用了特殊構型的國際聯(lián)運款車型。其中長春車輛廠承擔了包廂硬臥車的設計制造任務,使用CW200K型轉向架,定員40人。而浦鎮(zhèn)車輛廠則承擔了軟臥車的相關制造任務,車輛使用CL242K型轉向架,定員36人。相較原車型,兩種車款均修改了通過臺風擋結構,拆除了用于減阻的裙板,并增裝柴油發(fā)電機組,以便在丹東——平壤區(qū)間為車廂供電。 本傳欄到這就結束了,謝謝你們可以耐心看完,希望你們可以點個贊和關注,非常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