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紀錄片《世界歷史》解說詞文本37 奧地利王位繼承戰(zhàn)爭

2023-03-13 20:02 作者:付與明年  | 我要投稿

?

第37集? 奧地利王位繼承戰(zhàn)爭

?

歐洲各國王室之間歷來有關聯(lián)姻的傳統(tǒng),每當一個王室出現(xiàn)無嗣或斷嗣的局面,就會引發(fā)起許多國家對王位繼承權的爭奪,甚至引發(fā)戰(zhàn)爭。

?

所以從表面上看,發(fā)生在1740到1748年間的奧地利王位繼承戰(zhàn)爭與中世紀后期歐洲大陸其他一系列王朝戰(zhàn)爭沒有什么區(qū)別。

?

但是,由于奧地利哈布斯堡王室曾經一度把持了神圣羅馬帝國的統(tǒng)治權,地位相當特殊。因此,這場戰(zhàn)爭以及隨后爆發(fā)的七年戰(zhàn)爭促使歐洲政治格局發(fā)生了重大變化。

?

1700年,由西班牙王室絕嗣引發(fā)的繼承權爭奪使西班牙帝國慘遭分割。為避免同樣的結局,神圣羅馬帝國皇帝查理六世在位時,于1720年頒發(fā)《國本詔書》,宣布奧地利帝國所有世襲領地不可分割。若無男嗣,王位由長女繼承。

?

查理六世只有一個獨生女兒瑪麗亞·特蕾西亞,所以,他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竭盡所能,通過國內法律和國際條約來延續(xù)奧地利帝國的香火,抵制各國分割帝國領土的野心。

?

1740年10月20日,查理六世去世。瑪麗亞·特蕾西亞根據(jù)《國本詔書》繼承了王位。此時,她還是一名23歲的年輕女子。然而,《國本詔書》遭到了普遍的漠視,所有的國家都轉而反對瑪麗亞·特蕾西亞。

?

德意志的兩位諸侯——巴伐利亞選帝侯查爾斯·阿爾伯特和薩克森選帝侯奧古斯都三世對瑪麗亞·特蕾西亞的繼承權表示異議,認為自己才擁有繼承權,因為這兩位選帝侯分別娶了查理六世的前任皇帝約瑟夫一世的兩個女兒。

?

法國力圖使自己扶植起來的巴伐利亞選侯繼任帝國皇帝,而英國則希望通過扶持奧地利來牽制法國的力量,西班牙覬覦意大利境內的奧屬領地,日益強盛的普魯士則對富饒的西里西亞垂涎已久,而俄國對普魯士的日益強大又感到忐忑不安。

?

歐洲列強懷著覬覦歐洲大陸的野心,使這場王位爭奪漸漸引發(fā)了一場戰(zhàn)爭。實際上,奧地利王位繼承戰(zhàn)爭就是分別以法國和英國為首的歐洲兩大聯(lián)盟為爭奪奧屬領地和歐洲霸權發(fā)動的一場爭霸戰(zhàn)爭。

?

十七世紀晚期以來,歐洲大國間的實力對比發(fā)生了重大變化。老牌殖民帝國葡萄牙和西班牙已經衰落,荷蘭經過3次英荷戰(zhàn)爭的打擊,也已將頭把交椅拱手讓給了英國。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成功和法國路易十四推行的重商主義政策則使英法相繼成為歐洲政治、經濟、軍事強國。

?

長期統(tǒng)治歐洲大陸的神圣羅馬帝國,早已在三十年戰(zhàn)爭的打擊下分崩離析。啟蒙思想家伏爾泰戲謔道:它既不神圣,也不是羅馬人的,它甚至不是一個帝國。德意志逐漸落后于西歐的步伐。

?

然而哈布斯堡家族仍然保有帝國皇帝的榮耀,并繼續(xù)控制著奧地利、匈牙利、波希米亞,也就是今天的捷克等國的世襲王位。哈布斯堡占據(jù)著國外大片領土,幅員極為遼闊,于是成了英法及歐洲許多封建王朝的獵取目標。

?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副研究員?謝聞歌:

當英法兩國爭奪殖民地和歐洲霸權的矛盾上升為歐洲國際關系的主要矛盾以后,它們不惜一切時機地利用王位繼承權的轉換來達到強大自己、削弱對方的目的。1689至1691年的英國王位繼承戰(zhàn)爭,1701至1714年的西班牙王位繼承戰(zhàn)爭,1733年的波蘭王位繼承戰(zhàn)爭都被打上了英法爭霸的烙印,奧地利王位繼承戰(zhàn)爭同樣也不例外。在沖突中,英國希望通過扶持法國的宿敵奧地利來牽制法國的力量,保持自己在殖民地和海上的優(yōu)勢,英國與荷蘭一道給奧地利提供財政資助,而法國則繼續(xù)奉行它在三十年戰(zhàn)爭中的政策,也就是支持德意志諸侯國家,反對哈布斯堡王朝,所以法國和西班牙站在了普魯士一邊。

?

當三十年戰(zhàn)爭爆發(fā)的時候,普魯士尚未躋身于歐洲列強。追溯到公元十世紀,后來令歐洲無比震驚的普魯士霍亨索倫家族還只是瑞士北部索倫山上一個城堡的領主。十二世紀時,它成為紐倫堡的城主。

?

1415年,這個家族從神圣羅馬帝國皇帝那里取得了勃蘭登堡領地和選帝侯稱號。此后,霍亨索倫家族通過戰(zhàn)爭、外交、聯(lián)姻等手段,在神圣羅馬帝國北部獲得了許多塊分散的領地。

?

1618年,勃蘭登堡選帝侯從波蘭手中得到東普魯士。三十年戰(zhàn)爭結束時,又兼并了東部波美拉尼亞,成為德意志北部最大的諸侯國。

?

然而,這些大多相距遙遠且毫無聯(lián)系的領地令勃蘭登堡選帝侯頗為煩惱。比如,首都柏林與東普魯士相距700公里之遙,隔著整個波蘭,而西部還分散著克累弗、馬克和拉文斯堡等幾塊小領地。

?

十七世紀中葉以后,選帝侯腓特烈·威廉開始謀求把這些零散的領地統(tǒng)一起來。他建立起一支精銳部隊,對軍隊的特別關注成為了這個國家鮮明的特點。

?

1701年,腓特烈·威廉的兒子從神圣羅馬帝國皇帝那里獲得了普魯士國王的稱號,加冕為腓特烈一世。由此,勃蘭登堡選帝侯國逐步發(fā)展成為了德意志諸侯國中最具實力的普魯士王國。

?

1713年,腓特烈一世的孫子腓特烈二世繼位。腓特烈二世是德意志國父式的重要歷史人物,他摒棄了歐洲君主依賴外國雇傭軍的作法,建立起一支以本國士兵為主的軍隊。

?

腓特烈二世用嚴格的規(guī)章條令來約束軍隊,很快塑造出了一支歐洲紀律最嚴明、效率最高、充滿戰(zhàn)斗力的武裝。在他的領導下,普魯士開始走上了爭霸歐洲的軍國主義道路。

?

當其他國家還在等待觀望時,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已率先提出由巴伐利亞選帝侯繼承奧地利王位。隨后,法國、巴伐利亞、薩克森、西班牙、撒丁等也相繼宣布,拒絕承認瑪麗亞·特蕾西亞的繼承權。

?

英國、荷蘭、俄國、匈牙利、西里西亞、波希米亞等國則站在奧地利一邊。英國雖然為了與法國、西班牙對抗而支持奧地利,卻不想立刻卷入歐洲大陸的軍事行動。奧地利內外交困,情勢危急。

?

1740年12月,普魯士不宣而戰(zhàn),攻入西里西亞,開始了第一次西里西亞戰(zhàn)爭。西里西亞位于奧德河上游,是波希米亞王國的一部分,人口稠密、資源豐富、工業(yè)先進。普魯士對富饒的西里西亞垂涎已久,這場奧地利王位繼承戰(zhàn)爭正是由兩次西里西亞戰(zhàn)爭構成的。

?

普軍的迅猛突擊,使兵力薄弱的奧軍猝不及防。1741年1月3日,普軍攻入西里西亞首府布雷斯特。4月10日,腓特烈二世親率兩萬軍隊進逼西里西亞的莫爾維茨村,與奧軍展開一場激戰(zhàn)。奧軍全面潰退,幾乎把整個西里西亞拱手讓給了普魯士軍隊。

?

莫爾維茨會戰(zhàn)后,普魯士積極尋求盟友。1741年5月,巴伐利亞、法國、西班牙在慕尼黑簽訂《尼芬堡條約》。不久,普魯士、薩克森、瑞典、撒丁、那不勒斯、科隆等國也加入該條約,形成了以瓜分奧地利為目的的軍事同盟。

?

1742年,巴伐利亞選帝侯阿爾伯特被反奧同盟選舉為神圣羅馬帝國皇帝,稱查理七世。第一次西里西亞戰(zhàn)爭很快便發(fā)展成了奧地利王位繼承戰(zhàn)爭。

?

當腓特烈二世率領普軍入侵西里西亞時,瑪麗亞·特蕾西亞正好懷孕。在她生下未來的奧地利皇帝約瑟夫二世后,立刻把注意力轉向了政治,但戰(zhàn)局依然對奧地利非常不利。

?

巴伐利亞、法國由北方入侵,占領了上奧地利、波希米亞,維也納告急。英國、尼德蘭、俄國雖然在財政上支持奧地利,卻并沒有出動軍隊。

?

1742年5月,普魯士、法國、薩克森聯(lián)軍在波希米亞的霍圖西茨與奧軍再次會戰(zhàn),傷亡慘重。奧軍痛失6330人,普軍損失4800人。

?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副研究員?謝聞歌:

正當奧地利因兵力不足而陷入困境的時候,女王瑪麗亞·特蕾西亞的外交謀略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她直覺到,普魯士才是奧地利最大的敵人,因而暫時放棄了對西里西亞的主權,主動與普魯士議和,終于成功地使腓特烈二世暫時脫離反奧聯(lián)盟。1742年7月28日,在英國的調停下,普奧兩國在柏林簽訂了和約。奧地利將幾乎整個西里西亞和格拉茨公爵領地割讓給普魯士,而作為交換,普魯士承認了瑪麗亞·特蕾西亞的王位繼承權。

?

普魯士的退出給了奧地利喘息的機會,奧地利趁機力爭奪回失地。它聯(lián)合英國、漢諾威、黑森、荷蘭等國在其它戰(zhàn)區(qū)積極行動起來。

?

瑪麗亞·特蕾西亞女王親自游說匈牙利,以雄辯的演說獲得了匈牙利的宣誓效忠,奧地利軍隊實力大增。1742年底,奧軍相繼占領波希米亞和巴伐利亞,把法國聯(lián)軍逐出了波希米亞。

?

1743年6月,英國、奧地利、荷蘭、黑森、漢諾威聯(lián)軍4萬人在巴伐利亞的哥廷根與6萬法軍展開激戰(zhàn)。法軍在付出重大傷亡后,被迫撤退。

?

1744年,奧地利同英國、荷蘭、撒丁諸國的合作通過《沃爾姆斯條約》得到加強,并同薩克森訂立防御同盟,從而得到了薩克森的軍事援助。

?

1744年夏,奧地利軍隊開進了阿爾薩斯,并在意大利境內擊潰西班牙軍隊,局勢開始有利于奧地利。

?

然而,普魯士擔心奧地利獲勝后會收回西里西亞,所以于1744年8月17日再次不宣而戰(zhàn),突然攻入與奧地利結盟的薩克森,并同時向波希米亞發(fā)動進攻。同年9月16日,普軍攻占布拉格,第二次西里西亞戰(zhàn)爭爆發(fā)。

?

最初幾個月,奧軍屢遭慘敗。后來奧軍采取拖延戰(zhàn)略,不斷以小戰(zhàn)消耗普軍,進而破壞普軍交通線,襲擊其補給縱隊,斷其糧草供應,使普魯士軍隊損失近1.2萬人,相當于主力部隊的五分之一。普軍被迫于1744年11月26日放棄布拉格,退守西里西亞。

?

1745年初,奧軍接連打敗法軍和巴伐利亞軍隊,5月向西里西亞發(fā)動進攻。6月4日,在霍亨弗里德貝格附近,6萬普軍向奧地利、薩克森聯(lián)軍發(fā)起攻擊,分別將其擊潰。

?

普軍在戰(zhàn)斗中采用集中優(yōu)勢兵力、各個擊破的戰(zhàn)術,充分利用進攻的突然性和快速性,使聯(lián)軍猝不及防,丟下一萬多具尸體后倉惶潰逃?;艉喔ダ锏仑惛袷瞧哲姶虻米畛晒Φ囊淮螘?zhàn),但普軍沒有乘勝追擊,給了奧軍喘息的機會。

?

9月30日,奧薩聯(lián)軍在索爾地區(qū)以兩倍于普軍的兵力發(fā)動攻擊,再次被普軍擊敗。12月15日,普軍在凱塞爾多夫殲滅3萬聯(lián)軍并占領薩克森首府德累斯頓。

?

瑪麗亞·特蕾西亞被迫再次以犧牲領地的方式,換取與普魯士之間的和平。12月25日,普魯士同奧地利、薩克森簽訂《德累斯頓和約》。奧地利承認普魯士對西里西亞的占有權,普魯士則承認瑪麗亞·特蕾西亞對奧地利的王位繼承權。

?

此時,剛當了三年皇帝的查理七世突然病逝。普魯士投票支持瑪麗亞·特蕾西亞的丈夫弗朗茨·斯特凡大公繼任神圣羅馬帝國皇帝,稱弗朗茨一世。一度中斷的帝國皇位再度回到哈布斯堡家族手中,第二次西里西亞戰(zhàn)爭至此結束。

?

法國人在歐洲戰(zhàn)場上縱橫馳騁,頗為得意。在海外殖民地,法國也一度占據(jù)有利地位。1746年,占領了英國在印度的商業(yè)基地馬德拉斯。

?

但是,由于法國很難在維持歐洲龐大部隊的同時,還能全副精力地照顧海上作戰(zhàn),在它經歷了殖民地戰(zhàn)爭一系列的挫敗之后,尤其是1748年,俄軍一個軍進入普魯士,法國害怕俄軍進逼萊茵,于是同意和談。

?

同年10月,各交戰(zhàn)國在亞琛簽訂《亞琛和約》。和約承認《國本詔書》和瑪麗亞·特蕾西亞的奧地利王位繼承權,并承認弗朗茨·斯特凡一世為神圣羅馬帝國皇帝,而普魯士則成功地吞并了西里西亞。法國將奧屬尼德蘭歸還奧地利,奧地利則將意大利境內的屬地割與西班牙和撒丁。

?

哈布斯堡家族以犧牲領地換來了各國對其王位繼承權的認可,然而對英國和法國來說,新一輪的爭霸還在醞釀之中,和約只是暫時的休戰(zhàn)協(xié)定罷了。

?

普魯士的迅速崛起改變了歐洲列強傳統(tǒng)的力量格局,迫使各國重新調整外交戰(zhàn)略。奧地利與宿敵法國修好,共同對抗普魯士,英國則力圖把普魯士培養(yǎng)成為英國在歐洲大陸新的利益代表。

?

奧地利王位繼承戰(zhàn)爭促成了歐洲近代史上一場重大的國際關系格局的變革,進而醞釀了一次更大規(guī)模的七年戰(zhàn)爭。

?

1756年爆發(fā)的七年戰(zhàn)爭,雖然可以看作是奧地利王位繼承戰(zhàn)爭的延續(xù),但交戰(zhàn)雙方的伙伴關系卻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

紀錄片《世界歷史》解說詞文本37 奧地利王位繼承戰(zhàn)爭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高碑店市| 安岳县| 和田市| 鄢陵县| 英山县| 中西区| 锡林郭勒盟| 耒阳市| 樟树市| 株洲县| 通州市| 巫溪县| 滁州市| 沙雅县| 昔阳县| 遵义县| 桃园市| 驻马店市| 京山县| 武邑县| 凯里市| 广德县| 长治县| 商丘市| 台东县| 西林县| 临沭县| 昌吉市| 离岛区| 海安县| 青龙| 永吉县| 墨竹工卡县| 景德镇市| 绥滨县| 铜山县| 巩义市| 靖宇县| 临城县| 南宁市| 美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