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人的一些回憶
????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
我生命中的前十八年一直生活在這座小城市里,雖說這城市估摸著有個一千多年歷史了,但是這座城市的確挺小的,人也不多。岳陽這座城市夾雜在武漢與長沙之間,緊挨著洞庭湖與長江,往南走是湖南的地界,往北走就是湖北的地盤,貌似也不太知道這座城市到底該屬于哪個省。有看官可能說了,這城市不清清楚楚在地圖上畫著位于湖南省,與湖北省相鄰嗎。但這條省界可能沒有那么重要。
我本家是湖北蒲圻的,也就是今天的湖北赤壁,我奶奶又是湖北洪湖人(屬于湖北荊州市),媽媽的本家是湖北監(jiān)利(也屬于湖北荊州市)。這么一看,我倒應該是湖北移民的后代。不過呢,對于岳陽人,老家是湖北地區(qū)或者洞庭湖對面華容的應該是大多數。這就是為啥,你在網上能找到這樣一個說法,荊州岳陽還有湖北咸寧這幾個相互之間靠得很近的城市,處在一個十分相近的文化圈內,可以稱為荊岳文化圈。這個圈子,與武漢占主導的湖北中心文化和以長株潭為中心的湖湘文化都有很大的不同。這個圈子里的小城市都靠在長江邊上,長江水勾通了人口流動和經濟往來。在這個小圈子里旅游,打工,比去省會城市要方便的多,即便方言東一塊西一塊,也沒有阻擋相互之間的移民。
我總覺的岳陽這個城市挺神奇的。你想,一個一千多年以前,在史書上有名有姓的城市,怎么這么小呢。我上初中以前,也就是4萬億大基建以前,岳陽市區(qū)從南到北就不到五公里,從城東到城西公交車只用坐半個小時。關于市區(qū)的人口,我記得當時的出租車公司的廣告是“讓三十萬岳陽人隨時打到車”。不知道多久才能繼續(xù)回到這樣的小城,回到熟悉的環(huán)境里生活。
其實有時候老家中的很多事,我們也不知道該怎樣去面對。老家畢竟有自己的生活節(jié)奏和生態(tài),我們回去之后,能適應嗎?我們如果想要真正融入這樣的熟人社會,不可避免的就會和光同塵。如果呆在外面,家鄉(xiāng)又只是另一層符號與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