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jié)拍與節(jié)奏是作品的骨架
貝多芬889、節(jié)拍與節(jié)奏是作品的骨架

2020-11-02,網(wǎng)友“譽王”發(fā)表名為《我眼中的西方音樂史【一、總論】》的文章。(418 人贊同了該文章)
…音、樂、音樂:見《歐幾里得146、147》…
(…《歐幾里得》:小說名…
…《歐幾里得146、147》:《歐幾里得》這部小說的第146、147話…)
?
…史:見《歐幾里得111》…
?
文章內(nèi)容:
…內(nèi)、容、內(nèi)容:見《歐幾里得66》…
?
…
7、20世紀音樂(1900~至今)
?
時間線進入20世紀,音樂呈現(xiàn)出更加多彩紛呈的特質。
…時、間、時間:見《伽利略10》…
?
這一時期,世界歷史上發(fā)生了許多的大事,兩次世界大戰(zhàn),第三次技術革命,等等,
…世、界、世界:見《歐幾里得110》…
…歷、史、歷史:見《歐幾里得111》…
…技、術、技術:見《歐幾里得104》…
?
這在藝術上各個領域都反映出來,
…藝、術、藝術:見《牛頓103》…
…反、映、反映:見《歐幾里得22》…
?
比如美術領域誕生了印象派?和表現(xiàn)主義,
…主義:最高理想和準則。
某某主義指:以某某為最高理想和準則的思想體系。比如:
拜金主義:是把追求金錢作為最高理想和基本原則,一切活動都是為了金錢;
極權主義:是把追求權力的最大化作為最高準則;
自由主義:是把人的自由作為最高理想和準則的思想體系…
?
文學上誕生了存在主義,意識流,超現(xiàn)實主義等等,
…文:見《伽利略1》…
…學:見《歐幾里得4》…
…意、識、意識:見《歐幾里得142》…
?
更是出現(xiàn)了像電影這種全新的藝術形式。
…形、式、形式:見《歐幾里得13》…
?
?
音樂與其他藝術形式一樣,與時代同呼吸共命運。
20世紀上半葉,主要產(chǎn)生了印象主義音樂(代表德彪西、拉威爾等)、表現(xiàn)主義音樂(代表勛伯格、韋伯恩,貝爾格等)、新古典主義音樂(代表斯特拉文斯基、欣德米特等)這三種流派。
…典、古典:見《牛頓170》…
?
?
20世紀的音樂呈現(xiàn)出許多不一樣的特質,難以仔細總結,
…總、結、總結:見《歐幾里得86》…
?
總的來說,是在浪漫主義時期基礎上進行發(fā)展,
…浪漫:見《牛頓28》…
…基、礎、基礎:見《歐幾里得37》…
…進、行、進行:見《貝多芬222》…
…發(fā)、展、發(fā)展:見《伽利略21》…
?
大致的總結下來,特點有以下5點:
…特、點、特點:見《牛頓95》…
?
?
①、調(diào)性音樂逐漸式微。
…調(diào)、性、調(diào)性:見《貝多芬114》…
?
自巴洛克時起,大小調(diào)體系逐漸成為傳統(tǒng)音樂作品的中心,
…巴洛克:巴洛克時期(The Baroque)…見《貝多芬199》…
…大小調(diào):見《貝多芬111、C大調(diào)就是C調(diào)嗎?啥是大小調(diào)?24調(diào)式是咋出來的?啥是調(diào)式?》…
…體、系、體系:見《歐幾里得27》…
?
但是20世紀以來,許多的作品調(diào)性特點極弱?甚至完全的無調(diào)性。
這期間手法多樣,比如有些作曲家不在旋律范疇(chóu)內(nèi)使用音階,
…手:見《牛頓282》…
…法、手法:見《牛頓164》…
…家:掌握某種專門學識或從事某種專門活動的人:專~。畫~。政治~??茖W~。藝術~。社會活動~…見《歐幾里得92》…
…旋、律、旋律:見《貝多芬71》…
…范、疇、范疇:見《歐幾里得128》…
…音、階、音階:見《貝多芬155,188》…
?
再比如有些更絕的?甚至自創(chuàng)音階,音列。
…音、列、音列:見《貝多芬100》…
?
?
②、和聲上不再追求和諧,平衡。
…和、聲、和聲:見《貝多芬107~581》…
…和、諧、和諧:見《牛頓37》…
…平、衡、平衡:見《伽利略14》…
?
傳統(tǒng)古典音樂以和諧平衡的和聲為美,
…美:見《牛頓103》…
?
現(xiàn)代音樂則打破這一規(guī)則,頻繁使用十一和弦,十三和弦等高疊和弦,
…規(guī)、則、規(guī)則:見《牛頓75》…
…和、弦、和弦:見《貝多芬108~569》…
?
還有不再以傳統(tǒng)框架(三度疊加)來構建和弦,
甚至到后期,和弦的概念都不復存在。
…概、念、概念:見《歐幾里得22、23》…

③、節(jié)奏和節(jié)拍發(fā)生許多變化。
…節(jié)、奏、節(jié)奏:見《牛頓87~88》…
…節(jié)、拍、節(jié)拍:見《貝多芬72》…
…變、化、變化:見《伽利略10》…
?
傳統(tǒng)音樂作品中,節(jié)拍與節(jié)奏是作品的骨架,
但是20世紀以后,許多音樂作品的節(jié)奏開始發(fā)生了變化,
有些使用復節(jié)奏,有些甚至無節(jié)奏,更有甚者由演奏者自由安排。
…復:見《歐幾里得133》…
…自、由、自由:見《伽利略5》…
?
?
④、在音列上出現(xiàn)了微分音。
?
十二平均律這種律制在巴洛克時期確立和應用后,半音就被視作為最小音程,
…十二平均律:見《貝多芬102、十二平均律:一八度距離等分12份,一份是半音,兩半音等一全音》、《貝多芬202》…
…應、用、應用:見《歐幾里得181》…
…半音:見《貝多芬102、十二平均律:一八度距離等分12份,一份是半音,兩半音等一全音》…
…音、程、音程:見《貝多芬80》…
?
然而現(xiàn)代打破這一束縛,開始采用更小的1/4音,1/6音進行創(chuàng)作,
…進、行、進行:見《貝多芬222》…
…創(chuàng)、作、創(chuàng)作:見《伽利略20》…
?
捷克作曲家哈巴?是真正意義上第一位系統(tǒng)使用微分音來創(chuàng)作的作曲家,他還在布拉格音樂學院創(chuàng)立了微分音音樂系。
…家:掌握某種專門學識或從事某種專門活動的人:專~。畫~。政治~。科學~。藝術~。社會活動~…見《歐幾里得92》…
…意、義、意義:見《歐幾里得26》…
…系、統(tǒng)、系統(tǒng):見《歐幾里得37》…
?
?
⑤、配器上出現(xiàn)了許多變化。
?
傳統(tǒng)的古典音樂強調(diào)和諧,平衡,樂器編制經(jīng)歷了數(shù)百年探索,最后形成科學的組合配置,
…科、學、科學:見《歐幾里得4》…
?
而現(xiàn)代音樂大量使用噪音(此噪音為音樂上的概念,不是聲學上的概念)、極端的音區(qū),突出打擊樂,尋求許多新的樂器組合、聲音色彩。
…噪、音、噪音:見《貝多芬40~42》…
…聲、音、聲音:見《牛頓96》…
…色、彩、色彩:見《貝多芬255》…
?
?
?
總結感言
?
?
這是我第一次撰(zhuàn)寫跟西方音樂史有關的文章,才疏學淺,錯誤在所難免,
…撰:形聲。從手,巽(xùn)聲。本義:寫作,纂(zuǎn)集成整體…
…錯、誤、錯誤:見《歐幾里得193》…
?
在此十分感謝各志同道合的朋友們的鼓勵與支持,同時也懇請各位前輩老師和同學不吝(lìn)賜教。
?
?
希望通過這一系列的寫作,能帶各位看客們進入新的大門,普及一些有趣的音樂史上的故事,盡量通俗的講解一些簡單的樂理知識,這是我的初心。
…故、事、故事:見《貝多芬651、652》…
…簡、單、簡單:見《伽利略13》…
…知、識、知識:見《歐幾里得5、6》…
?
譽王
?
2020.04.21


?“首先要說一個特別有意思的事情,雖然古希臘和古羅馬是西方文明的源頭,但是今天的歐洲人,和古希臘古羅馬時期的人,基本沒什么大的血緣關系。
如今的絕大多數(shù)的歐洲人,都是當年的日耳曼人,斯拉夫人,凱爾特人的后裔。
請看下集《貝多芬890、歐洲三大蠻族:日耳曼人,斯拉夫人,凱爾特人》”
若不知曉歷史,便看不清未來
歡迎關注嗶哩號“中國崛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