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圈打假,揭露當(dāng)紅演員原聲與配音比例,有人些低到離譜
影視劇用演員原聲很難嗎?這個問題登上了熱搜榜的第一名。
這說明網(wǎng)民在關(guān)注315消費品打假的同時,也在質(zhì)疑影視劇甚至是影視演員的“造假”。有的影視劇使用配音是為了讓觀眾更容易接受,比如給普通話不好的港臺演員配音,但有的影視劇給大陸演員配音則是為了掩飾他們的演技不足。

新京報在315當(dāng)天,公布了32位“頂流”演員使用原聲的比率圖,女演員中原聲率最高的是譚松韻,原聲率為93.8%,最低的是鞠婧祎只有10%。男演員中原聲率最高的是張新成和陳飛宇,原聲率均為100%,最低的是許凱,只有14.3%。其他演員見圖。










個別演員原聲率低到離譜的程度,足見他(她)的臺詞功力差到不行。
除了一些比較極端的演員外,肖戰(zhàn)、王一博、成毅、楊穎、趙露思、劉詩詩、楊冪等普通話還算標(biāo)準(zhǔn)的“頂流”演員在不同的劇中有時是原聲,有時則是配音。是否使用原聲,不是演員自己的決定的,但原聲率越高則越能說明劇作方對演員演技、臺詞功底的認(rèn)可。

配音有兩個缺點我們不容忽視:
一是體現(xiàn)了演員演技上的不足。
優(yōu)秀的演員在詮釋角色時講究的是聲色并茂,讓觀眾信服他就是角色本人,也就是所謂的演什么像什么,這里面演技很重要,臺詞功底作為演技的一部分也很重要。
能夠使用原聲、敢于使用原聲,多數(shù)粉絲期待自己偶像能這么干,因為這樣他們就能吹捧自己的偶像演技在進步,實力在提升。

比如,肖戰(zhàn)在《余生,請多指教》《王牌部隊》,王一博在《冰雨火》《風(fēng)起洛陽》,楊冪在《謝謝你醫(yī)生》《愛的二八定律》,楊穎在《創(chuàng)業(yè)時代》《風(fēng)起隴西》中均使用原聲,雖然他們在劇中的演技并不被多數(shù)觀眾看好,但他們的原聲讓他們的表演更加自然、真實可信,受到不少粉絲或觀眾的喜歡。
使用原聲,至少證明他們在認(rèn)真對待角色,認(rèn)真對待觀眾。

二是配音容易導(dǎo)致嘴型不同步,讓觀眾跳戲。
身體是影視演員本身,聲音卻使用配音演員的,如此這般并不能做到聲音與嘴型的完美同步。有時,演員的表演并不用力、情感并不充沛,而配音演員則非常賣力地用聲音傳遞給觀眾力量十足的情感,這也會讓觀眾在看戲時感到這位演員演得莫名其妙。

另外,如果在后期制作時劇情有刪減、臺詞有修改,如果不讓影視演員親自來重新配音,則更容易讓觀眾出戲,甚至?xí)層^眾認(rèn)為這個演員、這部劇在創(chuàng)作時就不嚴(yán)謹(jǐn)、不嚴(yán)肅。
比如前一陣熱播的《狂飆》,因劇情的修改、臺詞的刪減,重新配音后,部分演員的嘴型完全對不上,讓觀眾看得很惱火。

綜上所述,影視演員要大膽地使用原聲,對整部劇、對自己、對觀眾都是一種的尊重。否則,總有一天,他(她)會在被觀眾在“打假”的同時忘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