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相:玩兒冰

倘若說起玩兒雪,大家多少都能腦補出一些畫面,諸如堆雪人、打雪仗之類的。但要說玩兒冰,就讓人費解了,畢竟誰也沒聽說過什么堆冰人、打冰仗的游戲。要說北方常見的滑冰、冰雕等事物,要么需要場地,要么需要手藝,也不是隨意就能玩的。
不過,對于自小在東北長大的孩子來講,在童年,冬天除了玩兒雪外,玩兒冰也是快樂的重要來源之一。
有關(guān)玩兒冰最常見的游戲就是溜冰,東北話叫“打出溜滑”。和穿著冰刀鞋在場地里面滑冰不一樣,“打出溜滑”是穿著普通的鞋子,在室外某一片冰面上溜出去。這一片冰面可能是小溪、小湖,也可能就是普通低洼的地面積了水結(jié)了冰,沒太多講究,只要有一定長度就行。打出溜滑的孩子站在離冰面幾米遠的地方,用力助跑幾步后踏在冰面上,依靠慣性在冰面上滑行,感覺如風(fēng)馳電掣。
但是打出溜滑的重點不在于滑,而在于摔。在冰面上滑行,如果平衡維持得不好,很容易摔個四腳朝天,此時一旁的小伙伴們早就盼著這樣的機會了。一旦摔倒,后續(xù)的同伴們便爭先恐后地向你滑來,然后摔倒在你身上,用不了一會,冰面上便出現(xiàn)了一個層層疊疊的“人體漢堡”,大伙嘻嘻哈哈的,半天爬不起來。更有調(diào)皮的小男孩,盯準了喜歡的小女孩所站的位置,一個出溜滑過去,自己摔倒不算,也把小女孩絆倒了,兩人拉拉扯扯好半天,引起一陣哄笑。
還有一種游戲是“砸冰掛”。東北有一些供暖管道裸露在室外,冬天水氣凝結(jié),管道外會結(jié)冰。時間久了,冰越結(jié)越厚,掛在管道外,遠看如同小瀑布一般,稱為“冰掛”。冰掛太大,不僅會損壞管道,也可能傷人,需要定期清理。孩子們砸冰掛無意中起到了清理的作用。
那時候有砸冰掛的比賽??吹剿闹軣o人,一群孩子站在離冰掛兩三米遠的地方,手里拿著石頭,只待領(lǐng)頭的一聲令下,便依次把石頭砸出去,比誰砸下的冰掛大。一時間,乒乒乓乓的聲音不絕于耳。砸下大塊冰掛的人,覺得自己好像成了武俠小說里功力深厚的大俠,洋洋得意;也有倒霉的孩子,一塊石頭扔出去,沒成想又被冰掛彈了回來,砸到自己腦袋上,鬧個頭破血流,免不了被家長教訓(xùn)一頓。
不過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個游戲是“滑冰柱”。那時我學(xué)校里有幾棟供教職工家屬住的二層小樓,樓的間距很近。一棟樓的側(cè)面是逃生樓梯,挨著另一棟樓側(cè)面的排水管。冬天時水管結(jié)冰成了一個冰柱,膽大的孩子們便探過逃生樓梯的護欄,手腳緊緊環(huán)繞在冰柱上,像爬樹一樣,哧溜一下滑到樓底,比滑梯還刺激,比電梯還快。
我第一次嘗試這個游戲,便以失敗告終。當(dāng)時我鼓起勇氣抱住冰柱,閉上眼睛等了半天也沒等來那個哧溜一下。待到睜眼一看,小伙伴們目瞪口呆:“大博,你啥時候練的壁虎游神功啊?”
我沒好氣地回了一句:
“壁虎游個鬼啊!棉襖太厚,我被卡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