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茶】固態(tài)也用中國芯?紫光S100 240G測試報告
BY:茶茶
自從川普上臺之后,中美之間的摩擦越來越大。其中經常被拿來作為武器的就是芯片的采購部分,所以現在對中國芯的呼聲越來越高。今天就帶來一款國產SSD產品,紫光 S100 240G的測試報告。

產品開箱圖賞:
紫光 S100 240G采用彩印紙盒包裝。

彩盒背面有官方標稱的性能數值。

SSD為2.5寸設計。

走的是SATA 3.0通道。

SSD的PCB顯得比較小,不到SSD本體的一半。

SSD的主控是群聯的PS3111-S11,算是比較主流的一個方案,紫光這次并沒有選用自主的主控。

SSD采用的是紫光自行封裝的TLC顆粒,編號為UNN9GTE1B1DEB1。SSD沒有另加緩存。

反面也同樣有兩顆存儲顆粒,四顆組成240G的容量。

產品測試平臺:
簡單介紹一下測試平臺。

用到的主板是技嘉的Z270-PHOENIX GAMING。

內存是金士頓的DDR4 8G*4。實際運行頻率是2666C15。

顯卡采用的是迪蘭恒進的VEGA 64水冷版。

系統(tǒng)盤用的是INTEL的535。

散熱器是酷冷的P360 ARGB。

硅脂用的是喬思伯的CTG-2。

電源是酷冷至尊的V1000。

測試平臺是Streacom的BC1。

產品性能測試:
由于現在SSD充斥表面SSD,傳統(tǒng)的跑分軟件基本都淪陷。所以有介于此,這邊啟用了一套新的測試標準用于橫向對比。
· 測試環(huán)境為SSD經過全盤擦寫和重新分區(qū),消除新盤的雞血狀態(tài)。
· 連續(xù)讀寫性能選取HD TUNE的大文件讀寫測試,文件大小為50GB。
· 4K隨機性能采用IOMETER混合讀寫,分別進行QD1的淺隊列和QD32的深隊列測試。因為日常使用中不會存在純粹的讀寫行為,會在讀寫測試中反向混入25%的負載(例如讀取測試中75%讀取,25%寫入)。
· 現在部分SSD會通過玩命調教固件來提升4K的隨機數值,所以這邊引入4K離散值統(tǒng)計來讓那些表面SSD露出原型。公式中會包含對不同· SSD IOPS平均值的補償,不會出現性能低的SSD,離散會較低的BUG。
· IO延遲的部分則會采用AS SSD 10G文件測試,連續(xù)三次讀寫延遲的數據取平均值。

以下為橫向對比統(tǒng)計的圖表,以無緩存?TLC SSD來看,紫光S100大致處于第一集團,可以較好的發(fā)揮群聯S11主控的性能。

下圖是離散部分的測試,S100在這個環(huán)節(jié)總體表現還算不錯,在同級別SSD中絕對數值和離散程度都都是比較好的。

常規(guī)產品性能測試大致會分為三段。
開箱性能測試,這個環(huán)節(jié)可以測試出SSD在最好狀態(tài)下大致可以達到什么性能。
壓力測試,這個環(huán)節(jié)通過長時間滿載寫入,用于測試SSD在極端壓力下性能會到什么程度。
日常狀態(tài)測試,在壓力測試之后,會通過一小時待機和重新分區(qū)讓SSD重新恢復,來體現日常使用中的性能表現。
在文件基準中可以看到,S100有一個大約3G大小的SLC緩存,緩存寫入速度在450MB左右,顆粒的寫入速度為200MB左右。

然后是最有看頭的SSD壓力測試。在新盤狀態(tài)下HD TUNE的讀寫曲線大致在449.4MB/428.8MB的程度。


對SSD的擦除采用HD TUNE對SSD進行持續(xù)擦寫,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負載是所有測試中最高的??梢钥吹綄懭胨俣葧?0MB~160MB之間循環(huán)。溫度檢測是廢的,永遠顯示33度。


在完成壓力測試后讀寫性能大致在341.3MB/123.7MB,讀取基本不變,寫入的衰減比較明顯。


?在待機一小時之后,讀寫性能為340.4/117.9,并沒有太明顯的改善。


在重新分區(qū)刷新后,讀寫性能為428\364.9。讀取性能損失較小,寫入性能損失比較明顯。


常規(guī)跑分測試:
HD TUNE的測試在擦寫前后讀寫性能都有下降。

然后看一下不同測試軟件的跑分情況,AS SSD是822/781,還是可以看到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CrystalDiskMark、TxBENCH、ATTO這三款軟件現在已經變成治愈系的測試軟件,所以大家參考一下即可。



簡單總結:
就產品本身來看,紫光的S100產品開的還是可以的,絕對性能和離散穩(wěn)定性都算比較不錯。只是從自主的角度,目前來看國產的SSD大體還是要依賴于現有供應鏈的現成方案,距離完全自主還有不小的差距。在中美互相傾軋日益尖銳的大環(huán)境下,這些國產芯片廠商還是應該加把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