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包裝標配多口GaN充電器,早該如此
終于有手機廠商開始給新上市的手機,在包裝內附贈雙口 GaN 充電器了。
手機大廠擁抱雙口充電器最近發(fā)布的 vivo X Fold 手機,隨機附贈了一個雙口 GaN 充電器,且規(guī)格頗高:采用氮化鎵半導體技術、體積小巧、單口最高 80W、支持 65W PD 快充,vivo 算是開了個好頭。
▲圖片來源:9to5Mac
當時蘋果的副總裁 Kaiann Drance 在采訪中解釋道,
人們在家里已經有耳機和充電頭,甚至還不止一個,因此從環(huán)境目標考慮,取消附贈耳機和充電頭是正確的決策。
前半句話不假,隨著消費者擁有的電子產品越來越多,充電設備隨之增多,許多人所用的充電器都不止一個,蘋果出于這一原因,選擇不再免費送充電器;而
vivo、三星為首的廠商則轉而附贈雙口充電器,至少對于家里只有兩部需要充電的設備的人而言,就不再需要另外購買充電頭了。
▲這兩臺設備就可以同時用
X
Fold 的充電器進行充電
蘋果宣布取消附機送充電頭的政策之后,就有不少第三方配件商跟進推出更適合 iPhone 用戶的充電設備,以此帶火了不少品牌。比如我們熟悉的 3C 品牌 Anker,在 iPhone 12 推出的那年年底,Anker 的 20W 充電器在美國亞馬遜單品銷量僅次于蘋果官方,排名第二。
那一年,充電品類產品營收占 Anker 全年營收的 44%。
圍繞充電這事,國產品牌做過很多創(chuàng)新:有線/無線快充、反向無線充電等等。
未來,電腦大廠也會開始「內卷」
隨著主板集成度越來越高,近年來輕薄化成了大部分筆記本電腦廠商所追求的目標,就連游戲本都開始推崇輕量化
在輕量化運動推動下,世界最輕最薄的記錄被不斷刷新,不過廠商們顧著讓電腦變輕,卻忘了把電源適配器一并改造。
▲極致輕薄的代表,VAIO
SX12
目前不少主流游戲本,依舊用著「傻大粗」的分體式適配器,線纜加上變壓器的重量起碼一斤多重,跟筆記本一同放進包里,讓人很難接受他們所說的所謂「輕量化」。
另外各家采用的充電接口樣式如此「豐富」,也稱不上什么美事。我若在出門前忘記把電源適配器一同帶上,那么這一天的工作就算是沒法干了。因為不出四個小時,我的游戲本就會因低電量而關機,但我卻又沒辦法拿起周圍隨便一條充電線進行充電。
▲接口種類之多,催生出第三方推出可換充電頭的電源設備
不過,好在最近也有不少廠商開始給新品用上 USB PD 充電了,譬如 ROG 幻 15、拯救者 R9000X 等產品,他們都用上了最高 100W 的 PD 充電接口,讓我們看到了在不久的將來,擺脫磚頭般老式適配器的機會。
▲PD
3.0 協(xié)議最高只支持
100W
的功率,想要更好的性能,200W
DC 充電器是必備。
去年,USB-IF 標準化協(xié)會宣布新的 PD 3.1 協(xié)議理論最高將支持 240W 的充電功率,意味著未來一些入門級游戲本(功耗相對較低,供電性能要求不高),將可以單靠 PD 充電器實現(xiàn)滿血功耗的供電性能,雖然充電頭可能還是會很大,然而至少接口類型得到了統(tǒng)一,應急補電有了新的可能。
在蘋果的帶動下,我看到了這一趨勢有了加速的苗頭。
眾所周知,在新的
MacBook Pro 14/16 英寸版本中,蘋果帶回了
MagSafe 接口,其中
16 英寸版本可以用上最高
140W 功率的氮化鎵充電器(C
to MagSafe 3),嘗到了
PD 3.1
協(xié)議頭啖湯的好。
即便插入雷靂 4 接口,也能以最高 96W 功率速度進行補電,一位不久前剛購入 MacBook Pro 的朋友對蘋果新的充電策略贊不絕口,如今他忘記帶充電器后都能隨時找到補電設備,過去常常遇到的電量焦慮,如今不再找上門。
▲我們實測發(fā)現(xiàn)
PD
充電時,最高功率為
94W
值得一提的是,USB-IF 董事會成員包括蘋果、惠普、英特爾、微軟、德州儀器、瑞薩電子和意法半導體,意味著以上提到的 PD 3.1 協(xié)議并非 Apple 的專利,我更希望其他廠商都能盡快上馬這項功能,尤其是游戲本們。讓手機廠商標配多口 GaN 充電器,讓電腦廠商統(tǒng)一接口,以前是多方利益問題,而現(xiàn)在來看究其本質都是成本問題,在全球產能緊張當下,我們再給品牌們一些時間吧,在協(xié)會和市場的共同推動下,曙光就在不遠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