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教練我想打籃球”嗎?原來《灌籃高手》有這么多經(jīng)典游戲
這是老男孩游戲盒的第582篇原創(chuàng),作者@霸王蟹
在老蟹上高中的年代,因為漫畫《灌籃高手(SLAM DUNK)》大熱的關(guān)系,全班男生最著迷的運動就只有一項:籃球!每個身材高瘦的男生心中都以流川楓自居,而女生之中也不乏用傾慕的眼光尋視著自己的流川楓或三井壽。

本月的20日,《灌籃高手》電影即將在全國影線上映,不知大家有否觀影的計劃呢?喜好玩游戲的本蟹今天來為大家盤點一下《灌籃高手》那些年來所出品的游戲吧。
灌籃高手:四強激突(SFC)
《灌籃高手》系列首作,這游戲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開場櫻木的語音“SLAM DUNK!”,在那個16位機年代,人語配音簡直就是黑科技!話說老蟹當年在超任游戲中第一個聽到語音的是《龍珠Z超武斗傳》開場,這兩個游戲都是萬代BANDAI的漫改產(chǎn)品。

《灌籃高手:四強激突》在系統(tǒng)上類似紅白機的《天使之翼》,都是以指令完成賽場上的各種操作,不同的是這些指令都是實時操作輸入,關(guān)鍵動作又會切入“戰(zhàn)斗畫面”,這時的操作以QTE形式緊張度滿滿。

本作中收錄的可選隊伍只有四支:湘北、陵南、翔陽、海南附高。賽場畫面并不算出彩,操作上也比較別扭,但游戲中灌籃特寫還原度滿滿。

灌籃高手2:全國大賽預(yù)選賽(SFC)
《灌籃高手2》在前作的基礎(chǔ)上畫面大幅進化,游戲還增加了多個動畫般精美的切入畫面,可選隊伍也由原來的四隊新增了三浦臺和津久武。

不知道是否受到《ドリーム チーム》的影響,本作有秘技可選出特殊界面,在這里玩家可以隨意選擇任意球員組成兩組夢之隊進行對決。由于有漢化版的關(guān)系,本作在國內(nèi)的知名度挺高的。

SD Heat Up(SFC)
比土星版還要晚兩個月出品,可能是土星版的口碑實在太差,該作便登陸在16位的超任平臺。與此前的MD版一樣采用了即時的籃球比賽,而人物則集系列之大成改為Q版形象,因此在標題里特意用了“SD”。

該作在賽場上不僅為角色添加了必殺技,還有球員小表情的專用動畫,例如櫻木的爆炸灌籃后會傻笑著丟出“天才”二字,赤木灌籃后真的變成黑星星等,原作粉絲們看到時肯定會心一笑吧。

背水決戰(zhàn)的聯(lián)賽(GB)
這部《背水決戰(zhàn)的聯(lián)賽》基本框架與超任的《四強激突》一樣,也是同樣的四個隊伍可選,但礙于機能與屏幕所限,該作的球場畫面只能做成最簡單的模式,球員都以球衣號碼表示,頗有些簡化版《天使之翼》的感覺。

游戲進行也不能實現(xiàn)全實時的QTE,改為純指令模式,但相對的人物半身立繪以及動作描繪細致,個人認為完全不輸于超任版。

灌籃高手2:向全國進軍(GB)
又是一部GB作品,不過本作是進化了的GameBoy Color。雖說因為此前就有了GG版的原因,《灌籃高手2:向全國進軍》放在系列里算不上驚艷,但各種特寫鏡頭還是令玩家激動。

《灌籃高手2:向全國進軍》可選隊伍上又增加了武園,使其成為系列里可選隊伍最多的七個,本作也開啟了神棍模式,櫻木作為主角戴著光環(huán)全程沒有體力限制,跳高籃板也明顯比其他球員要霸道,流川楓、仙道彰、牧紳一此三人帶球無人可檔,因此難度也是蹭蹭下降。

灌籃高手:強豪正面對決(MD)
老蟹當年玩得最多的灌籃高手改編游戲,本作將SFC版的指令操作更改為可控籃球比賽游戲,與SFC版同樣有秘技可自由組合隊伍挑戰(zhàn)夢之隊。但相對于SFC版來說,本作在切入畫面、人物的細致度上相距甚遠,緊張刺激的籃球?qū)崙?zhàn)比超任的實時指令來說好太多了。


灌籃高手:邁向勝利的五人(GG)
話說這臺世嘉掌機Game Gear(GG)認識的玩家可能比較少,這是當年極負盛名的致殘神器,需要6節(jié)五號電池驅(qū)動,續(xù)航只有大概1.5-2小時,拿在手上大概有好幾斤重吧。當年本蟹也“有幸”玩過,是正常小孩堅持不到半小時的掌機。說回游戲本身,本作算是《四強激突》與《背水決戰(zhàn)聯(lián)賽》的結(jié)合,特點是在比賽之間能看到各種應(yīng)援團的活躍,氣氛營造得還算可以。



灌籃高手:我愛打籃球(SS)
土星版的《灌籃高手》游戲,借助平臺優(yōu)勢在畫面上再次大突破,其中收錄了大量原作動畫的片段作為過場,比賽中的語音也由原班人馬負責,對廣大灌籃粉絲來說絕對個視聽盛宴。

賽場畫面采用了3D背景+2D人物的常規(guī)32位主機模式,雖然當時已經(jīng)有全3D的體育游戲,但由于3D建模的不成熟,因此這種3+2模式在那個年代看起來更舒服。但萬代始終只是個靠漫改榨取粉絲錢財?shù)膹S商,根本駕馭不了體育游戲,因此該作的操作感是一片糟糕,許多時候玩家甚至搞不懂球場上的一群人在干些啥。

超級大滿貫(街機)
由萬代的小弟BANPRESTO(眼鏡廠)做的《灌籃高手》街機游戲,就是長年做《機戰(zhàn)》的那個廠商。游戲可選隊伍與超任首作一樣,只能選擇神奈川四小強,不過論人物的細致度刻畫卻是系列里最好的。


與家用機版本不同的是,街機游戲自然沒有那么多的劇情了,比賽中的切入畫面也是小窗,這主要跟街機廳游戲的騙幣特性有關(guān),畢竟哪個街機游戲會做又長又臭的動畫來費電啊,街機的特殊生態(tài)造就了本作的優(yōu)點。

本作球隊的能力比較平均,漫畫里墊底地位的翔陽隊也有了與其他球隊一較高下的實力。
自此盤點了《灌籃高手》較為知名的九部改編游戲,運動苦手的老蟹當然沒有親自下場打籃球的興趣,只是因為自小喜歡畫漫畫,曾經(jīng)的我還能將原作中一些名場面臨摹得七八成。記得當年高中臨近畢業(yè)時,同學(xué)們紛紛過來套近乎想要一份手畫漫畫作為留念,就這樣全班將近一半的男生拿到了本蟹的臨摹稿,這也算是個小成就吧,就是不知道當年這些手稿還有沒有同學(xué)留存到現(xiàn)在,直至今天每逢到卡拉OK《君が好きだと叫びたい》與《ペガサス幻想》依然是必點的曲目。
最后奉上原作中的全明星SD隊紅白陣容,《灌籃高手》的主題游戲過于零散,很多游戲因為平臺原因也不為廣大國內(nèi)玩家所知,如果本文的盤點有哪些紕漏,歡迎各位骨灰硬核粉絲留言補充。
作者:霸王蟹
編輯:小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