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階試煉】我們這一代人,有些歷史必須正視
10月的末尾,難得與之前的同事聚餐,一起去吃了烤肉。期間我們還談起了最近熱播的電影《金剛川》。
飯局結束后,我臨時起意去看金剛狼。結果買了票,人都已經(jīng)坐在電影院里了,才發(fā)現(xiàn)自己沒帶眼鏡——真是不走運啊!不過,幸好是說的是中文,不用看字幕也不礙事。
坐下來后沒多久,一對夫妻帶著兩個小孩坐在了我旁邊——天知道,我已經(jīng)做好了被打擾的準備了。
果然電影開始沒多久,坐我旁邊大人和小孩的對話就不斷的灌進我的耳朵。小孩的爸爸在給孩子說著教條一樣的歷史——1950年,抗日戰(zhàn)爭結束,美國……
只是這些話對小孩來說,會不會過于晦澀難懂了點?我側目看到小孩的臉龐,是這個時代該有的天真無邪的模樣。
話雖這么說,但是……我只想靜靜地看場電影??!
老實說我第一次對一部電影沒有底,沒看過預告,沒看過評價,就沖著【管虎】這個名字就去看了,畢竟上次看的《八佰》我至今印象深刻。
不過,電影的開頭過于普通,普通到我都開始懷疑我是不是對它的期待過高了。再說只講“修橋”這件事,我很難想象它要如何撐起一個120分鐘的故事。
然而令我驚喜的是,電影分成「士兵」「對手」「高炮兵」「橋」四個部分,采用不同的視角去描述同一件事。尤其是「對手」這個視角,用得很大膽。雖然我不完全贊成這部分所描述的內(nèi)容,但是在狹隘的歷史下我們永遠無法正視歷史。歷史從來都是全方位多角度的。
但是歷史也是有人情味的。管虎的上一部電影《八佰》也是這樣來訴說歷史的。
電影有很大一部分劇情給到了張飛(張譯 飾)和關磊(吳京 飾)的互動。把關磊和張飛聯(lián)系起來的,是用來傳話的哨音。而在關磊戰(zhàn)死后,張飛幾次吹響哨子,在關磊的墳頭前,在打落敵軍的飛機后,都沒有得到另一聲哨音的回應,這些戰(zhàn)友之間“話不多、情誼厚”的描寫,讓我這個“冷眼旁觀”的人多次淚目。
電影還有尺度比較大的鏡頭。
“也就是國產(chǎn)的戰(zhàn)爭片才有這樣尺度的鏡頭?!边@是在飯桌上我的前同事說過的話。
眾所周知,一般血腥的鏡頭都會被屏蔽掉的。我不禁聯(lián)想到自己在看番劇時那些占據(jù)了半個屏幕的黑色馬賽克,不能夠再同意這句話。
而當我看到電影里血肉橫飛的鏡頭時,下意識地把頭偏過去不去看這些殘忍的畫面,第一次慶幸自己沒戴眼鏡。
我偏頭的時候正好看到坐我旁邊的小孩的媽媽用手捂住了小孩的眼睛,結果小孩的爸爸讓小孩的媽媽把手放下:“有些歷史必須讓他們正視。”
之后的幾個同樣的鏡頭,我沒再看見小孩的媽媽再用手去捂住小孩的眼睛——我第一次后悔自己沒帶眼鏡,沒能看清我必須正視的歷史。
電影還有一個張飛在被炸斷一臂一腿后,再次回到炮臺上的情節(jié)。我原本也沒深思,就在張飛處理他的傷口時,我突然聽到旁邊小孩的媽媽對小孩說:“中國軍人是很堅強的?!?/strong>
這句話又把我惹哭了。
看著張飛一瘸一拐地艱難地走上炮臺,心中的那份敬意隨著張飛每走一步地在擴大,不僅是對這段歷史,更是我們中國軍人!
我們都說重要的事情講三遍,電影把修橋這件事講了四遍。
后面我發(fā)現(xiàn),「士兵」「對手」「高炮兵」「橋」這四個部分的標題有種“暗藏玄機”的意味在里面,前面三個部分是一看標題都會聯(lián)想到人,唯獨這個「橋」……
到最后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這座橋為什么能和關聯(lián)“人”的前三個標題并列在一起。看著那一座人橋,小孩媽媽說過的那句“中國軍人是很堅強的”話,又一次沖擊了我。
電影的最后,旁白說有個美國老兵至今都還記得那座人橋。而我們這一代,處在和平年代的這一代人,通過電影再現(xiàn)的方式,第一次正視了那座人橋,正視了那段可歌可泣的歷史。
無論時間過去多久,無論是一代人又換了一代人,我們都不會忘記!

注: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B站獨發(fā),禁止轉載。
文 |?老叫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