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代投】壯志凌云 末
這學期只有不到三個月在校,兩次月考間隔很短。月考中Ch自襯發(fā)揮不好,但結果還不錯,清晰記得是年級第12。
好友Z卻一般,找Ch訴苦,認為重點班進度有些快。他挺努力,二人在一宿舍,Ch目睹他晚上常拿出筆記與錯題,仔細推敲,或默背生物化學和文科的知識點,直到熄燈。每個人都有一段積累的過程,一定是艱辛又難熬的。量變引起質變,量變時候最考驗心態(tài)與毅力。
在宿舍聊。Ch也不知道如何開導對方,更多是安慰。Z問有沒有什么學習方法,Ch把自己目前腳踏實地的心得講出來。話很老套,卻是老生者見不生,常談者見不談,實踐起來全憑自身在學習上花的功夫。
Ch已逐漸摸到些門路。目前知識有難度,他困惑時會去問各科老師。除自己琢磨外,班級內確實有不少同學思維敏捷,和他們討論很有裨益。
他又找到L討教,望更進一步。對方正忙著做已布置下的作業(yè)。文科有簡答題需寫大段文字,很費時,L利用課間零碎時間和副課——音樂、美術之類完成,為晚自習節(jié)省時間。他往往第一節(jié)晚修就能寫完作業(yè),之后或看書或鉆研數(shù)競。
L表示,沒什么說法。跟課學、做題。他上次考試應是第三。前面幾位這時咬的很緊,差不上幾分。他主要談到時間管理和摒棄雜念。確實如此,L這段時間很沉悶,社交也不多,已經(jīng)在班中變得很透明。
Ch嘗試利用碎片化時間。難在難以集中精力。堅持一段時間成效不大,意識到他人的學習方法不一定適用于自己。文科成績有些拖總分后腿,升入高二文理分科,Ch早已敲定自己選理,故不很上心。
又是一個月。自己能感受到進步很多,之前跟不上的習題課,現(xiàn)在思維竟能先PPT一步想到解法,卡殼越發(fā)少,對于簡單題已經(jīng)有一模板,有時候甚至不費腦子直覺就能將答案猜到八九不離十。當然,也沒少因此栽在有些題目挖好的坑里。
期末考試。題目較難些,尤其理科。但對Ch而言這些題目已經(jīng)盡是掌握題型變種,方法成竹于胸行筆自然流暢。某些同學考試后較沮喪,Ch卻愈戰(zhàn)愈勇,一氣呵成考完九門。
這回發(fā)揮真不錯。成績出來后Ch本人震驚,自己竟考到年級第四。其一原因在于部分同學理科成績這次不理想,而Ch發(fā)揮很好,拉開差距,一舉到達前列。
同樣理科優(yōu)異的L具有優(yōu)勢,又考到年級榜首,差第二名十余分。
另有一則振奮人心的消息,這屆高三高考成績有所突破,不僅一本率上升五個百分點,還聽說本校“狀元”目前分數(shù)線已能穩(wěn)穩(wěn)被其第一志愿——大連理工大學錄取。雖然可能在網(wǎng)上炫耀考取這個學校的確有些牽強,但對于一個連年高考未出好成績之學校實屬可慶之事。
學校未在校門口大肆宣傳,但卻煞有介事的打印了兩張紅底黑字,附有金光做背景的大海報,一張用大字羅列各大985名校,另一張用小一號字體羅列211名校,張貼在高中部教學樓最顯眼的一面墻,意圖鼓舞學生。
Ch也對學校與自己很有自信。本屆高三不像這屆有許多名?;瑱n者,生源素質很一般,但也有人憑努力考上這985。自己已經(jīng)將年級絕大部分同學,甚至如此多初中名校生超越,未來也能大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