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夢微之》丨有一種感情叫元白

《夢微之》
唐 · 白居易
夜來攜手夢同游,晨起盈巾淚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陽草樹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
阿衛(wèi)韓郎相次去,夜臺茫昧得知不。
【敘述】
有一種感情叫元白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
這首《夢微之》是白居易在元稹離世九年后所做的一首七言律詩——悼亡詩。
這句不提情,卻句句都是情。
電影《尋夢環(huán)游記》里面說:
“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
再也沒有一個人記得你”
到底是什么讓已年近古稀的白居易再次提筆,淚流滿面?

夜晚做夢與你攜手同游,夢醒后,淚流不止。
803年,他們第一次相識,也曾攜手同游。當時24歲的元稹和31歲的白居易,同科及第成為好朋友,然后一起結伴同游。

白居易當時寫了一首詩↑,而這首《夢微之》寫于840年,橫跨37年的人生變化蹉跎。
當年你我青春年少,如今再看已經是陰陽相隔,誰能不動容?

此時白居易已年近70,在前一年感染了風疾,久治不愈。
而831年,元稹在武昌去世,最后葬于咸陽。如今已過了8個秋天

譯文:
朋友之墓,隔了一年后長出了雜草。那就不必再哭泣痛苦了
《禮記》六經之一→得體的行為禮法
人的感情是無法被禮數控制的
思念、痛惜、遺憾都是如此

這首詩最令人感慨動容的一句:
你在九泉之下已經經受了泥土的腐蝕,
而我確尚在人間獨自回憶往事的一幕幕。
此時大雪飄來,落滿白頭。
白居易晚年一直隱居洛陽,看淡了名利是非。
主要活動與劉禹錫一些詩酒唱和,這個時候他衣食無憂,朋友眾多。
他卻想起了已故的至交元稹,他在被貶江州人生低谷的時候,元稹也在病中給他寫了一首

所有的化作一句沒有寫在明面的話:“如果你在就好了”

阿衛(wèi)→元稹的小兒子
韓郎→元稹的女婿
“先后離去”
墳墓因為不見光明,所以叫夜臺
最后一句將元稹的清晰的信息告訴了他。
古人有許多思念亡人的方式
比如會把自己想說的話寫在風箏上,當他們飛到云霄里,就把線剪斷,這樣在天堂的新人就能收到一份家書

白居易此時已將近70歲,在古代是很少見的高齡,眼見著同輩和晚輩相繼離開,心里一定苦澀異常。
“我寄人間雪滿頭”——“阿衛(wèi)韓郎相次去”→暗含了“終歸不久,我也要去了”
這就是白居易人生遲暮,仍有愛恨思念,綿延不絕,一如漫天飄雪,清洗而下,落在紅塵當中,也落在漸行漸遠的孤影之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