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fā)現:可以用“污泥蠕蟲”作為細絲模型,而且比理論更準確!

阿姆斯特丹大科學家發(fā)現,在進行粘度測試時,可以使用污泥蠕蟲作為細絲的模型,其研究發(fā)現發(fā)表在《物理評論快報》期刊上,研究用污泥蠕蟲和流變儀進行的實驗,以及從這些實驗中學到了什么。

在活躍的系統(tǒng)中,由于儲存的能量或利用系統(tǒng)中的其他能量,粒子會自行移動。一類這樣的活性體系是活性聚合物,研究人員指出,由于它們在許多生物體系中的普遍存在,生物學家對此非常感興趣。

不幸的是,科學家們還沒有開發(fā)出很多旨在研究活性聚合物體系的實驗項目,特別是那些旨在研究流動的實驗項目。在這項新的努力中,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種獨特的方法,以一種簡單的方式模擬活性聚合物的行為,即將污泥蠕蟲放入流變儀。污泥蠕蟲(Tubifex Tubifex)是一種管狀節(jié)段蠕蟲,大小與蚯蚓相似,它們通常被用作熱帶魚的食物,在大多數寵物店都有出售。

污泥蠕蟲的一個共同特征是它們持續(xù)不斷的運動,流變儀是一種內部裝有平板的透明圓柱體,可以對圓柱體內部的材料施加剪切力。在實驗中,研究人員用等量的蠕蟲和水填充流變儀,并使用該設備測量組合材料的粘度。研究小組還改變了水的溫度,以改變蠕蟲的運動量(從而改變了溶液的粘度),并在某些點上,在設備中放置了剛好足夠的酒精,迫使它們停止移動。

先前的研究表明,含有活性聚合物的溶液,比透明液體更能抵抗剪切力,粘度的增加是由于聚合物之間發(fā)生的纏繞。先前的研究也表明,隨著剪切力的增加,聚合物長絲傾向于排列,導致粘度下降。然而,沒有展示的是當細絲自行運動時會發(fā)生什么。研究人員的實驗表明,在非常低的剪切率下,主動蠕蟲溶液的粘性比被動蠕蟲系統(tǒng)低10倍。此外,隨著剪切速率的增加,溶液的粘度如預測的那樣降低,但活性溶液的剪切變稀程度,比預測的要小。

研究人員認為,該發(fā)現比理論更準確,因為模型允許拉伸和收縮。污泥蠕蟲的活動水平可以通過改變溫度或添加少量酒精來控制,以使蠕蟲暫時不活動。對這個纏繞的類聚合物體系進行經典流變實驗,發(fā)現其流變性質與一般聚合物的流變性質相似,但在定量上,(I)剪切變稀隨活性降低,(Ii)剪切變稀開始的特征剪切速率由活性時間尺度給出,(Iii)低剪切粘度隨濃度變化表現出與常規(guī)聚合物截然不同的標度;其研究也為活躍“類聚合物蠕蟲”的新實驗研究領域鋪平了道路。

博科園|Copyright?Science X Network/Bob Yirka/Phys
研究發(fā)表期刊《物理評論快報》
DOI: 10.1103/PhysRevLett.124.188002
博科園|科學、科技、科研、科普
關注【博科園】看更多大美宇宙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