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連有位“大得郎”,飯量驚人:今天才吃十來碗,對不起大家
大學生連記事10
孟定降水豐沛,光熱充足,田地又是如此肥美,竟然種不出小麥、油菜,令不明就里的人匪夷所思。此前,有人不信邪執(zhí)意種過,雖然也發(fā)了芽開了花,而且葉肥桿壯,小麥還抽了穗,油菜開花時也是一片燦爛金黃,到頭來始終未見小麥低頭,更不見油菜結籽,狗咬尿泡空歡喜,徒費了許多勞力。
這種情況,有些類似于內地,許多地方為了綠化美化環(huán)境也能種芭蕉、香蕉,雖然也枝肥葉茂,一片翠綠了,末了卻不見掛枝結果,應該說也是氣候使然。
不產小麥,也不見村民們怎樣把它當回事,因為他們壓根就沒有吃面食的習慣,遑論做面點的功夫技巧了。在孟定街上,那唯一的一家飯店里幾乎就不見賣過饅頭包子花卷。傣族鄉(xiāng)親們祖祖輩輩、年年歲歲最喜愛的主食,是糯米飯。時至今日,在孟定街以至景洪、芒市、瑞麗的農貿市場,都有專賣糯米飯的攤位,隨便花上少許錢,賣家將糯米飯置于芭蕉葉上,再夾上一油條或火腿腸,顧客接過去,邊走邊吃,一價廉物美的早餐就這樣解決了。
孟定這地方的糯米,顆粒渾圓,生長期長、產量雖低,卻是晶瑩剔透,粘糯芳香,質量上乘,軟硬適度,老少皆宜。
“云南十八怪,芭蕉葉當碗筷”。寨中傣族鄉(xiāng)親們出外干活,只需隨手撕下一片笆蕉葉包上一團糯米飯和少許色似紅糖的菜末,到時用拇指并食指抓上一撮糯米飯,蘸上一點菜末吃下,就算是一餐午飯。這糯米飯粘性強,利于手抓。傣族鄉(xiāng)親們吃飯少用筷子,慣于用手抓著吃,有粘性的糯米飯正合乎他們的需要。
我們學生連入鄉(xiāng)隨俗,讓炊事班用糯米飯外加一勺白糖來代替早餐,省力省事省時還省錢。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這糯米飯有人就是橫豎吃不慣,咽不下,特別是那幾位天天頓頓面條饅頭就著大蔥百吃不厭的山東、河南大漢,見了糯米飯就煩,勉強吃下,儼然就與吃憶苦飯一般。有人戲稱他們是“吃飯不積極,思想有問題。”實則乃習慣使然。當然也另有一些人天生就是一吃糯食的料,連里的老X就是吃糯食的癡貨。
這老X是一農家子弟,家住山區(qū),入學伊始在作自我介紹時,老X道:“我叫XXX,是XX縣大得郎公社大得郎大隊大得郎小隊人?!崩闲忠豢跉膺B說了三個“大得郎”,全班無不捧腹,從此便獲得美名“大得郎”。
“大得郎”是一標準的吃貨,到部隊鍛煉,最讓他滿意的就是吃飯不限量,可以撐開肚皮使勁吃。他對糯食情有獨鐘,吃糯米飯時無需另加白糖,一口氣便可以連吃數(shù)碗。那些不喜食糯食者,閑著沒事便一個個呆鵝似地看著“大得郎”大口吞咽,扎實羨慕,一時觀者如云,以至他每吃完一碗,只需將碗往前一推,就有“志愿者”屁顛屁顛地捧著碗去為他盛滿。
看著周圍的人那副驚嘆以至目瞪口呆的樣子,“大得郎”甚是得意自豪,亦更加旁若無人。有時連長也會過來湊熱鬧:“XXX,再來一碗吧!我給你滿上了?!边@時,“大得郎”便愈發(fā)地來了精神,高聲應道:“感謝連長鼓勵,再來一碗!”連長果然盛滿一碗恭恭敬敬地雙手奉上。
直待真?zhèn)€吃不下去了,“大得郎”這才依依不舍地將碗放下。只見老兄緩緩站起時,還不忘帶著幾分歉意,對著周圍捧場的人群道:“這幾天身體不爽,胃口不開,來不得糯食,總共也就才吃了那么十來碗,不好意思了,對不起大家!”說罷,目不斜視,腆著肚子,邁著方步,自顧自地坦然而去,把一群圍觀者晾在了后面。
這老X飯量驚人,但絕對不是“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保沁B里干活的好手,渾身似有使不完的力氣,平素無事,常掄著一柄大斧在飯廳門前練臂力,不用一個時辰,便能劈出一堆小山似的白花花、香噴噴的燒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