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款14寸MacBook Pro使用體驗真實感受
購買的2021款MacBook Pro是14寸的加配10核心M1 Pro芯片,32g內(nèi)存,512g存儲。已經(jīng)使用兩周了,說說這段時間的使用體驗。

1.外觀
和2015款的13寸對比,他倆的大小、尺寸、重量幾乎一模一樣。
21款MacBook外觀確實很圓潤,放棄了顯得輕薄的弧形設(shè)計,少了些酷炫多了些憨厚,摸起來還是很舒服。雖然數(shù)據(jù)上顯示厚度比上一代的厚度還要薄一些,但是感官上確實很厚重??磥硖O果是真的把pro系列定位成工作站了。而圓潤的設(shè)計導(dǎo)致單只手無法從桌面拿起MacBook,需要雙手捧起來,不過這也不是什么大事。底部兩側(cè)加大的進風(fēng)口,雖然更利于散熱,但是捧起電腦時確實有些割手,算個槽點。
和15寸的MacBook Pro相比,重量輕了不到一斤,但是背包去擠地鐵的時候確實能體驗到負擔(dān)變重了。但是用手拿著的時候也沒感覺輕多少,就很神奇。

2.機身接口
21款Mac將前幾代去掉的磁吸接口、HDMI接口和SD卡槽都加了回來,但是少了USB-A口。平時還是比較喜歡用鼠標,普通鼠標用久了手腕會疼,所以選擇了微軟的小饅頭。但是這破饅頭是個古老的鼠標,還有個傳統(tǒng)的USB接收器,所以對于我來說,USB-A口沒有回歸還挺頭疼的。當然,準備個轉(zhuǎn)接口是完全可以用的,就是變得更長了。
HDMI接口是個2.0版本的,對于一般的4K顯示器是足夠用了。最讓我欣喜的事情是,之前的老Mac連接我那個一千四買的4K顯示器時,鼠標總是發(fā)飄。新的MacBook Pro就沒問題,也許是之前的接口有些老了。
SD卡槽,講道理也就是對使用相機攝像的朋友有比較大的用處了,確實很方便。
3.屏幕
我很喜歡這次的屏幕,開合屏幕時,阻尼感很小,很輕盈的感覺。窄邊框在視覺體驗上確實很舒服,這個14寸屏幕相比于我的13寸大了一圈,比15寸小了一圈。
對我而言,從15.4英寸降到14英寸,是可以接受的。如果是用idea敲代碼或者用飛書寫文檔時,會少三四行字吧。這個劉海,雖然是個很大的槽點,但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無視他的存在了。其實發(fā)布會第一天,我都要被這個劉海屏惡心死了。后來評測看多了就習(xí)慣了。而且深色的背景,劉海屏真的不容易被注意到,淺色還是會比較明顯。
屏幕顯示方面,新MacBook Pro用久了再回去用老MacBook Pro,會感覺老Mac的屏幕會稍顯蒼白,少了一絲明亮鮮艷。在看4k視頻時,確實新Mac的屏幕更加艷麗一些。但是,我要說但是了,我的體驗是,新Mac的miniLed屏看久了比較累眼睛,而且屏幕比較刺眼。而老Mac的LED屏幕要溫和舒服一些。
我又借來了室友2019款的MacBook Pro,感覺看普通4k視頻時,真是沒啥差別。當然看HDR視頻時是沒法比了,新款MacBook Pro屏幕上視頻中的太陽,無異于真實的太陽了。

4.鍵盤
這次的鍵盤我非常喜歡!很舒服!用慣了15款的,再用21款的,感覺15款的鍵盤稍微會晃動些,比較軟,打字的時候會有嘩啦啦的聲音,而且鍵程略長一點點。而21款比較緊致,有種q彈的感覺。而且正常的功能鍵和超大的esc鍵,對于程序員來說還是很友好的。用21款Mac的鍵盤寫文檔和敲代碼,發(fā)現(xiàn)是真的舒服,打字的速度也會快一些。
沒有體驗過蝶式鍵盤,但是有使用2020款MacBook Pro的同事,體驗了我的鍵盤之后說,我的鍵盤要比他們的鍵盤稍稍軟一丟丟。
5.音質(zhì)
我用2015款MacBook Pro、2019款MacBook Pro、2020款iPad Pro做了對比。
很明顯,2015的MacBook Pro聲音非常單薄無力,2019款MacBook Pro的音質(zhì)要好上很多,低音很明顯重了很多,而2021款的MacBook Pro低音很重,很有力量。我這個木耳朵聽起來,和2019款的Mac音質(zhì)最大的差別是,新款MacBook Pro的聲音,是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感覺自己沉浸在這些樂器的周圍。2020款iPad Pro和2019款MacBook Pro稍微弱一些。
但是說實話,新款MacBook Pro的重低音是非常震撼,我第一次聽這臺Mac的聲音,是用了影視颶風(fēng)的那個4k演示視頻,開頭的音樂一響起,挖去,我整個人都發(fā)麻了,是真的帶勁。
但是,我要說但是了,低音過強,會導(dǎo)致有些應(yīng)該突出人聲的歌曲,人的聲音會被模糊,不夠清脆,就好像有些鼻音。所以我其實更喜歡2019款MacBook Pro的音質(zhì)。
6.前置攝像頭
蘋果為了這顆高清攝像頭搞了個劉海,那我們就尊重一下他,露臉評測一下前置攝像頭。
老Mac的前置:

新Mac的1080p攝像頭前置(這娃娃都沒有劉海了,你這個屏幕還好意思有劉海?)

差別還是挺大的。
7.續(xù)航
這是官方給出的續(xù)航時間

我在晚上嘗試著輕度使用MacBook Pro,主要是打字寫文章和查資料。好家伙,前一個小時基本是不掉電的(圖中顯示使用電池1小時41分鐘,實際上是有接近一個小時在路上睡眠),而且光是碼字還能用13個小時。所以文字工作者,帶著本本去星巴克坐一整天估計都是夠用的。

我嘗試著從充滿電開始使用電池進行工作。工作期間主要是寫文檔、上網(wǎng)查閱資料、敲代碼、編譯程序并本地啟動服務(wù)調(diào)試、視頻會議,算是中度使用了。從上午11點30到下午5點30,期間休息了不到一個小時,一共6個小時耗電74%,預(yù)計還能使用1小時48分鐘。所以中度使用新款14寸MacBook Pro辦公,一整天是不太夠用的。

緊接著我就要檢測一下充電速度了。在上面的電量狀態(tài)下,充電28分鐘,電量從26%漲到了72%,所以半小時充滿50%的快充誠不欺我,快充狀態(tài)下,整機是均衡的溫溫的感覺。

8.性能
這里不說跑分,只說體驗和對比。
這兩周下來,整體使用非常的順暢。最常用的IDEA點開后,進度條直接走到頭,打開項目也是非常快的全部掃描就緒。不像我的老Mac只要一開啟項目,風(fēng)扇就會像拉屎般發(fā)出狂轉(zhuǎn)的聲音。其他的常用軟件(比如Safari、Chrome、微信等)打開速度也是很快,但是提升并不顯著。這里不得不感嘆一下我的老Mac,干重活可能是比較吃力了,但是簡單的活還是非常流暢不費勁的。
磁盤
安裝軟件時,基本就是一拖動,就“zing”的一聲結(jié)束了,連進度條都沒有。在安裝IDEA和DateGrip的時候,是閃了一下進度條就結(jié)束了。這種體驗應(yīng)該都是得益于超高速率的固態(tài)硬盤。
內(nèi)存
這是我平時老Mac上的內(nèi)存使用情況,交換區(qū)總是在8g左右,這也是我為什么選擇32g的原因,因為不太夠用。

這是我新Mac內(nèi)存使用情況:

因為蘋果的內(nèi)存管理,32g內(nèi)存很快就占滿了(已使用內(nèi)存+已緩存文件)。但是后來看了很多評測,即便是極限使用下內(nèi)存大量的占用交換區(qū),其實對性能也沒有什么影響。所以糾結(jié)是否上32g的朋友,可以參考一下現(xiàn)在的內(nèi)存使用情況。如果交換區(qū)使用不多,實際上沒有太大的必要多花3000大洋上32g內(nèi)存。
CPU
CPU的話,我多花錢買的這倆核心,也是常年處于劃水狀態(tài),波瀾不驚。(白花錢養(yǎng)你們了,還費電)

在實際使用情況下,我CPU承擔(dān)最大壓力的時候也就是編譯程序了。我平時的Java工程,老Mac編譯需要48-52s,新Mac使用適配M1的zulu OpenJDK在24-26s。當然如果用oracle沒有適配M1芯片的JDK,編譯時間要1分15秒,真是差勁。所以適配才能發(fā)揮M1芯片真正實力。
GUP
我用不上啊……
9.軟件適配
作為程序員,我關(guān)注的大多都是開發(fā)工具。
常用的開發(fā)工具,大部分都出了適配M1的版本。
有些比較小型的工具,比如offset explorer(那個連接kafka的)、RDM(那個連接Redis的)這類小工具沒有適配。不過經(jīng)過Rosetta轉(zhuǎn)義后沒啥影響,正常使用。
這兩周多沒有遇到大bug,偶爾有過一次IDEA閃退,這就是我遇到的最大的bug了。如果后續(xù)有遇到新的問題,會補充進來的。
不過還是要吐槽一下菜單欄,因為有個劉海在這里放著,狀態(tài)圖標真是放不下了啊!放不下的圖標都沒地方去找,這個體驗實在是太差了,強烈要求蘋果給優(yōu)化一下。
10.購買建議
如果是14寸,建議就用殘血版M1 Pro,絕對絕對夠用了,還省電。
內(nèi)存可以參考購買前使用Mac的內(nèi)存使用情況。如果平時已使用內(nèi)存+已使用交換不到20g或者已使用交換不超過5g,我感覺沒有必要加內(nèi)存到32g。因為加內(nèi)存太貴了,而且得益于高速硬盤,16g內(nèi)存和32g內(nèi)存在使用體驗上差別微乎其微,咱不花那冤枉錢。當然如果現(xiàn)在內(nèi)存的交換就已經(jīng)突破天際很不夠用了,那咬咬牙上32g也是可以的。
硬盤是否加裝,看現(xiàn)在的硬盤使用情況就好。
好啦,以上就是關(guān)于新款MacBook Pro體驗的全部內(nèi)容了。
更多Mac最新資訊,Mac軟件下載以及Mac技巧教程關(guān)注本站吧!
Mac軟件資源下載站?https://www.macz.com/?id=NzUxNzYwJl8mMjcuMTg2LjEyNS4xNjQ%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