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心理咨詢:如何與焦慮型依戀伴侶相處?
想要一段長久的親密關系,找到兩人最舒適的相處方式是秘訣。但世界上沒有天生就適合的兩個人,即便深愛,也需要兩人的磨合。
就像兩人共舞,終究不是一人主導,而是要步調一致,才能漸漸跳出美妙的舞蹈,而這也是兩個人的依戀模式相互融合的過程。
而當你遇到了焦慮型依戀的伴侶,你可能會很苦惱,不知該如何與時而對你體貼有加時而無理取鬧的ta相處。
今天來給大家分析一下如何與焦慮型依戀的伴侶好好相處。
焦慮型依戀是四種依戀類型之一,這種依戀類型主要始于兒童時期的發(fā)展,并持續(xù)到成年之后與他人連接的方式。
焦慮型依戀者,內心有著強烈的不安全感,以及害怕被拋棄的恐懼感。
在內心的不安和恐懼的驅使下,在親密關系里的他們作出了許多讓人費解又難受的行為。
例如,沒有及時收到回復便開啟奪命連環(huán)call,反復追問伴侶是否愛自己。
他們內心渴望親密的關系,渴望與伴侶的高度融合,所以在自己把全身心投入到伴侶中時,也迫切地希望伴侶也能做到。
但這往往會讓伴侶感到沉重和窒息,忍不住想要逃開,讓關系變糟。
一、是什么原因讓他們變成這樣的呢?
根據依戀理論,焦慮的依戀風格是在童年時期發(fā)展起來的。
親子之間的互動奠定了依戀風格的基礎,而當這些互動經常會引起孩子的焦慮,那么孩子便很有可能發(fā)展出一種焦慮型依戀類型。比如:
1、缺乏一致性的互動
面對孩子的需求,父母總是多變的,時而滿足,時而忽視,讓孩子為不確定自己的需求是否會得到滿足而感到焦慮。
孩子心中會形成強烈的不安全感,這個可依賴的人有可能下一秒便會消失,所以要緊緊抓住。
而這種感受會一直延續(xù)到成人的親密關系中,讓他們也希望伴侶能夠時刻與自己在一起。
2、極端的養(yǎng)育方式
一種是父母過度控制的養(yǎng)育方式,不允許孩子有與年齡相適應的獨立空間。
這種侵入性的養(yǎng)育方式,更關注的是父母的需求,而忽略了孩子的需求。
另一種是父母完全忽略了孩子,例如只確保孩子的喂養(yǎng),卻完全忽視了情感的滿足,孩子不安哭鬧時,很少抱起并安撫孩子。
在兩種方式中,父母與孩子之間無法建立起良好的依戀聯(lián)結,孩子也容易形成不安全的依戀風格。
3、重大的創(chuàng)傷
研究表明,在孩子的早期養(yǎng)育環(huán)境中,一些重大的創(chuàng)傷事件也會導致孩子形成不安全的依戀風格,比如父母的糟糕婚姻,遭受虐待或重大的家庭變故。
二、如果你的伴侶是焦慮型依戀風格
焦慮型的依戀風格會強烈影響一個人的關系。
因為內在的不安全感和害怕被拋棄的恐懼感,讓ta們在親密關系中逐漸迷失了自我,把全身心投入到感情中,卻無法意識到這樣的愛會讓伴侶感到沉重;
患得患失,總在情感反芻的ta們不僅讓自己疲憊,也讓伴侶精疲力竭。
當你擁有一位焦慮型依戀風格的伴侶:
1)你常常被懷疑
ta們內心極度的不安全感,讓ta們常常對任何會威脅關系的跡象高度警惕。
例如你回家晚了點,忙于工作漏回了消息時,外出與同事聚餐等,在你看來是正常的行為,
卻會讓ta們非常焦慮和不安,吃醋妒忌,懷疑你是不是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不回消息是不是厭煩自己了,最終上升到,你是不是不愛ta了。
2)你需要把很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這段關系上
因為曾經的缺失,所以ta們內心有著強烈的高融合愿望,只有與伴侶時時刻刻在一起,才會覺得自己是被愛著的、被欣賞的,是有安全感的。
很想見到你,見不到時希望能和你煲電話粥,總而言之,就是想要黏著你,希望你把全部的時間和精力放在這段關系上。
3)傾注你許多的情感
ta們擅長使用“愧疚誘導策略”,也就是許多人說的“作”。
常??谑切姆?,動不動生氣鬧分手,但都不是真心的,背后真正的想法,是想看看你是不是真的在乎ta。
在沖突中,ta會強調自己受的傷和委屈,“我為你做了這么多,犧牲了這么多.......”,以此來誘發(fā)你感到“內疚”,讓你不知覺去道歉、安慰、關心、彌補ta。
內疚感越強,彌補行動越到位,讓ta越會感覺到被在乎,越有安全感。
很多時候,焦慮者們只是想要更靠近對方,只是想要關系能夠變得更親密,但往往卻是越想親密,卻越是遠離。
有部很透徹描寫焦慮型依戀風格的電影,《我想和你好好的》中的女主便是典型的焦慮型依戀風格的人。
渴望控制、安全感缺失的她查男友銀行卡、在家里裝監(jiān)控、跟蹤男友、還會在半夜叫醒男友逼問他還愛不愛自己。
而男主從新鮮期的無微不至,到慢慢變得無力和無奈。
面對女友的追問,“你愛我嗎?你還愛我嗎?”,從一開始的毫不猶豫無可置疑到機械的勉強敷衍,“愛,乖,別鬧了。”
這段關系讓原本漂亮果敢的女生變得患得患失,猶如怨婦,也讓意氣風發(fā)的男生精疲力竭。
而現(xiàn)實里很多在經歷過與焦慮型伴侶的相愛相殺后,也深感感情里的窒息感,那種壓迫和裹挾讓人們迫不得已想要逃。
但當我們回頭看,也許會發(fā)現(xiàn),對方的那些“索取”其實也不乏ta深情的愛意,只不過,ta們用錯了表達方式,也看錯了重點。
三、如何與焦慮型依戀的伴侶相處
而若想避免觸發(fā)焦慮依戀類型伴侶的“作”行為,減少關系里的緊張時刻,真正與心愛的ta好好的,愿意幫助對方培養(yǎng)安全型依戀類型的話,你可以嘗試以下幾種方式:
1、看清ta的焦慮
依戀理論其實只是幫助我們了解自己,了解伴侶的工具;
而依戀風格更不是一種定性的標簽,個體的依戀風格是完全有可能在后天中得以改變和重塑的。
所以,我們完全可以借助理論知識,來幫助我們更好地經營感情。
而在了解對方的行為,理解對方出現(xiàn)焦慮行為的根本原因和過去的經歷后,也才能真正站在對方的角度去看待問題。
2.了解ta真正的心理需求,關注、陪伴、給予安全感。
如前所述,焦慮型依戀的人內心極度缺乏安全感,敏感多疑,也常常擔憂會被拋棄,自我懷疑,所以會向伴侶尋求精神安慰。
但因為內心的矛盾,ta總是無法直接表達,而是通過吃醋、要求、甚至指責你不夠體貼、不夠愛來間接表達。
而此時,便需要你能看清ta的傲嬌外在,給予足夠的耐心和包容,來引導對方用合適的方式表達。
而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多做一些讓ta感到有安全感的事情,如,多用行動表達感激,抱抱ta,重視承諾,哪怕只是答應買個小物件這樣的小事。
這種在日常中一點一滴積累的安全感,也會很好地幫助緩解伴侶的焦慮癥狀。
3.鼓勵戀人多做自我覺察和反思
可以先自己行動起來,與伴侶多談談你的內心感受和情緒,從而鼓勵引導伴侶多觀察自己的情緒變化,或者與你主動談一談自己的感受。
只要對方開始意識到哪些行為容易觸發(fā)焦慮情緒,就有能力思考并做出應對,以一種更健康的方式來調節(jié)自己的情緒。
伴侶之間的坦誠相待是維系更高質量的親密關系的基礎。
4.適時提醒邊界
在親密關系里我們會有部分的融合,但我們仍然是兩個獨立的個體。
你可以保持耐心,付出感情和精力去幫助和引導戀人的改變,但這并不意味著要犧牲自己去滿足和給予對方,讓自己處于積極健康狀態(tài)才能夠有效地互助。
并且,彼此之間設定好合適的邊界,才更能給予戀人幫助。過多的給予和幫助反而可能會剝奪戀人從過去的陰影中成長的機會,無法獨立處理自己的情緒。
在《少有人走的路》里,派克說:愛,是為了促進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斷拓展自我界限,實現(xiàn)自我完善的一種意愿。
無論對方是怎樣的依戀風格,當關系里出現(xiàn)問題了,最好的方法便是共同努力去解決。
而愿意持續(xù)努力,超越自我界限,幫助自己和他人獲得成長,這便是愛帶給我們最好的禮物。
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尋求專業(yè)的幫助,探尋原因,給彼此更多的成長可能。
真正的愛,從來不是一開始就遇到完全對的人,而是雙方在相互磨合過程中,逐漸成為對的人。
END
▎本文為廣州聽說吧心理咨詢中心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時請標明出處,未經許可擅自使用者,本公司保留依法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