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 思考的野犬
延續(xù)昨天的話題,今天搞懂了“不喜歡”的意義,再次讓我想通了很多事情。
我是野犬啊,餐風飲露,漫步于荒原上的野犬。
過去,我就已經(jīng)強調(diào)過太多的不同,太多的差距,太多的不現(xiàn)實。
我只是一條野犬,不能靠我太近。
我不僅聲張這一切,并表演著自己在斷壁殘垣的廢墟里覓食仍然能活得很好。
我此時,完全理解了屁孩的心情。
就是這樣的我,嬉皮笑臉說喜歡屁孩,愛著屁孩,完全置屁孩于這些情感的理解之外。
最后,我不僅將屁孩推到了不再喜歡我的境地,也錯估了屁孩無法向我坦率的弱小,然后將屁孩推到了我不喜歡的地方。
只是,我沒能意識到這一點。
我能夠摸清所有的因果,從我的主動性上尋找我的所有錯誤,我卻發(fā)現(xiàn),仍然無法包容此時的屁孩。
因為,屁孩此時所處的世界,與我完全不同,并非指物理意義上的,也不是指親疏的關(guān)系,只是,不再相同。
我是野犬。
在屁孩給我的標簽里,有“竭盡全力”這四個字。
確實沒錯。
這是我思考上的野性,行動上也將會如此。
從小就是如此的我,不論是創(chuàng)造性還是野性,都是無盡的。
人本來就是自己,事實上,人從來不需要去做自己,因為你已經(jīng)是自己。
但是什么讓你做不了自己?會讓你想要高呼做自己?那就是所有束縛你的東西。
然而,被束縛著的你,也是你自己。
掙扎的你,也是你自己。
我被束縛著,但我總會掙脫,所以這是我。
我是野犬,不喪失野性的本能和直覺也是必要的,每個人也應(yīng)當如此,因為每個人,都是人。
放眼望去,盡是渣滓。
果然,我那時的視野沒有錯。
我現(xiàn)在深刻地理解,我不喜歡大多數(shù)人的理由,那就是墮落地活著。
人,是會思考的蘆葦。
我,是思考著的野犬。
我絕對要燒了這個世界。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