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熱內(nèi)擾型失眠的病因及中醫(yī)治療方法:痰熱內(nèi)擾型失眠,常由飲食不節(jié),暴飲暴食、恣食
痰熱內(nèi)擾型失眠的病因及中醫(yī)治療方法:痰熱內(nèi)擾型失眠,常由飲食不節(jié),暴飲暴食、恣食肥甘生冷、或嗜酒成癖,導(dǎo)致腸胃受熱,痰熱上擾。表現(xiàn)為不寐、頭重、胸悶、心煩、喛氣、吞酸、不思飲食,舌紅苔黃厚膩,脈滑數(shù)。
治療方面主要以黃連溫膽湯、礞石滾痰丸等加減治療,平素可以多食綠豆、薏苡仁、紅豆等具有清熱化痰利濕功效的食物。?
礞石滾痰丸【處方】金礞石(煅)、沉香、黃芩、熟大黃。
【組方分析】方中礞石攻逐頑痰,鎮(zhèn)肝降逆,為君藥。大黃瀉熱通便,開痰火下行之路,為臣藥。佐以黃芩清上焦痰熱,以消除痰火之源。使以沉香降逆氣以暢氣機,引痰熱下行。諸藥相配,為攻逐實熱老痰之峻劑,共奏瀉火逐痰之功。
【功能主治】逐痰降火。用于痰火擾心所致的癲狂驚悸,或喘咳痰稠,大便秘結(jié)。
醫(yī)案分析:一男32歲,白訴胸悶心煩失眠月余,服用艾司唑侖片后可入睡兩三小時,但醒后不能入睡。癥見胸悶心煩,失眠多夢,冷惡、噯氣,體形偏胖,伴頭昏脹痛,口苦,大便干結(jié),小便短,舌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檢查:體溫36℃,脈搏86次/分,律齊、無雜音,血壓120/70毫米汞柱,行心電圖、腦電圖檢查無異常。證屬痰郁化火,郁火擾心,治以清熱化痰(火),養(yǎng)心安神,方用黃連溫膽湯合礞石滾痰丸加減。
處方:茯神,法夏,竹茹,黃連,梔子,首烏藤,麥冬,柏子仁,珍珠母,礞石,石決明。水煎服,每日一劑。
二診:服上方三劑后,胸悶、冷惡、噯氣消失,大便暢通,睡眠轉(zhuǎn)佳。繼上方加酸棗仁10g,大棗15g,甘草6g,再服五劑病告痊愈。隨訪兩年未見再發(fā)。
【按】本案例屬痰火擾亂,心神不寧,思慮過傷,火積痰郁而致失眠。方中法夏、竹茹化痰降逆;茯神、大棗健脾化痰;黃連、梔子清心瀉火;珍珠母、石決明重鎮(zhèn)安神;麥冬、柏子仁、酸棗仁養(yǎng)心安神;礞石降火瀉熱、逐痰安神。
【按語】《景岳全書·卷十八·不寐》引徐東皋語:“痰火擾亂,心神不寧,思慮過傷,火熾痰郁而致不眠者多矣”。明確指出痰火內(nèi)擾是導(dǎo)致不寐的常見原因。清代唐容川《血證論·臥寐》認為“蓋以心神不安,非痰及火”。此方用黃連溫膽湯加減清心化痰,安神定志;礞石滾痰丸加減逐痰降火;另加健脾、清心、安神藥,使熱去痰消,病癥自除。
值得一提的是,平時養(yǎng)成規(guī)律的作息習(xí)慣,自然地調(diào)整睡眠周期,創(chuàng)造一個舒適的睡眠環(huán)境,比如說降低噪音、保持臥室涼爽,試試放松的睡前儀式,比如讀一本書或雜志、洗一個熱水澡、聽一些輕音樂、做一些簡單的伸展運動、聽有聲書、為第二天做簡單的準備等等,規(guī)律飲食和定期鍛煉,手機不帶入臥室,控制焦慮和壓抑都有利于讓你盡快進入睡眠狀態(tài)。
不過,臨床上的失眠,很多時候非藥物所能治療,有的需要配合心理疏導(dǎo),有的需要配合針灸、推拿、拔罐、刮痧等中醫(yī)治療方式,療效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