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量11000臺!ID.純享版是真良心還是假套路?
5月23日,一汽-大眾旗下的ID家族了新成員——ID.純享版。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于2022款ID.4 CROZZ標準續(xù)航 PURE版(20.83萬元),ID.純享版在配置不變的情況下,價格下探至18.73萬元,首批限量發(fā)售11000臺,可謂是今年新能源漲價潮中的“孤勇者”。
那么ID.純享限量版這一波是真良心還是假套路?我們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一、18萬級 “大鋼炮”
粗看之下,ID.純享版似乎與市場中其他的同類產品并無太多區(qū)別——不都是SUV么?
可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要知道,ID.純享版可是目前我們在18萬的價位上,唯一能買到的采用后驅電機的緊湊型SUV了。

這使得ID.純享版,與許多采用前驅的同級車型相比,理論上車身動態(tài)更豐富,也具備更多的駕駛樂趣。而對于那些酷愛駕駛的“老男孩”而言,“油門”與方向盤可是他們生活中為數不多的樂趣了。

同時,他們作為電氣化時代中的消費者,也有理由享受到更為親民的“推背感”。由于配備了電機、電控、減速器三合一系統(tǒng),ID.純享版擁有125kW,310N·m的總成。
雖然這個數據看上去不大,但得益于電機大扭矩的優(yōu)勢,ID.純享版的0-50公里加速僅3.1秒——堪比燃油性能車的表現,可隨時讓你成為“紅綠燈戰(zhàn)神”。

而電動車天生的低重心,配合前麥弗遜后多連桿懸掛,加上同類產品中少見的50:50前后配重,使ID.純享版的底盤擁有較好的操控性能,尤其在起步、加速、過彎等狀態(tài)下可擁有較高的極限。
值得一提的是,ID.純享版的轉彎半徑僅4.85米,可輕松實現兩車道調頭。而市場中的同類車型,轉彎半徑基本在5米以上,例如比亞迪的宋PLUS EV的轉彎半徑,為5.5米。

得益于MEB平臺的優(yōu)勢,ID.純享具備優(yōu)秀的運動基因,突出的操控體驗,讓ID.純享成為了18萬級純電SUV中的“大鋼炮”。至少在駕駛品質方面,ID.純享版屬實是“減價不減量”了。
二、安全表現獨領風騷
在一般消費者的認知中,德系車通常都有“安全性強”的標簽。這一點放在一汽-大眾ID.純享版這款車上,也同樣成立。
由于采用了吸能設計及激光焊接工藝,使ID.純享版具備了較高的車架強度。且ID.純享版車身中,熱成型鋼占比超29%,超過了市場中同類產品。例如比亞迪宋家族,其車身熱成型鋼占比為19%。

同時作為一輛純電車型,ID.純享版配備了寧德時代811電芯——安全試驗達179項,遠超國標所要求的18項測試,電池安全方面我們大可放心。
而ID.純享版作為系列中的入門款,采用了全系標配的6安全氣囊,其包括主副駕安全氣囊、前后排側氣囊及前后排側氣簾,可全方位保障乘員安全。

此外,針對副駕位大概率為女性乘客專座的特色,ID.純享版在副駕位創(chuàng)新性地采用了140L的大體積氣囊,進一步優(yōu)化副駕安全。
但口說無憑,同門師兄ID.4 CROZZ的碰撞實測,才是最好的安全背書。

2021年,在中汽研發(fā)布的業(yè)內首次超越歐標的柱碰實驗中,ID.4 CROZZ的成績優(yōu)秀:車載假人所受到的沖擊十分有限,車身結構對電池包也起到了很好的保護作用。

作為同門師弟的ID.純享版,安全性能的表現自然不在話下。而相比于其他維度的參數,車身的安全性能在日常用車中很難被用戶所察覺。而一汽-大眾對于車身安全,沒有選擇及格而是堅持優(yōu)秀,這值得我們點贊。
三、空間配置同級領先
除了速度與激情,生活依舊離不開柴米油鹽。而ID.純享版作為一輛SUV,同樣要回歸產品的核心——實用性。

空間方面,相較于同級的燃油車,由于ID.純享版不用考慮體積巨大的內燃機,可以做到更高的空間利用率。例如在軸距方面,ID.純享版(軸距2765mm)具備較大優(yōu)勢,與熱門同級車型本田CR-V相比(軸距2661mm),差距可不是一星半點。而這種明顯的軸距差別,在乘坐體驗上是舒坦還是局促也是有明顯區(qū)別的。

這樣一個長軸距的車身,可以讓汽車設計師像理發(fā)店的Tony老師一樣放飛自我——ID.純享版實現了900mm的后排腿部空間,配合電動車上特有的純平地板,即使是身高1米8的大漢,也可以擁有一個舒適的乘坐體驗。
同時,ID.純享版擁有容積達512L的后備箱,全家出游時裝下6個行李箱不成問題。而且還支持后排放倒功能,孩子的自行車也有了安身之所。

另外,ID.純享版由于全系標配了全速自適應巡航與主動剎車系統(tǒng),其在智能化配置方面甚至趕超了某些自主競品。例如擁有類似配置的比亞迪宋PLUS EV旗艦型,售價比ID.純享版就高了近1萬元。
總而言之,在舒適性表現上,ID純享可謂是一個移動的家居空間。而在智能化配置上,ID.純享版性價比較高,與某些同價位的自主競品相比,甚至還有領先。
四、續(xù)航有限勝在真實
但實話實話,其實ID.純享版425公里的續(xù)航參數,在目前同價位的競品中已經不算優(yōu)秀了。例如前文提到的宋PLUS EV,其續(xù)航就達到了505公里。
好在一汽-大眾的ID家族,在續(xù)航方面有一個獨特的優(yōu)勢——續(xù)航真實。
關于這一點,我們還是可以參考使用同款電池的同門師兄,ID.4 CROZZ長續(xù)航版。

相關車友論壇中,車主們對于ID.4 CROZZ長續(xù)航版的續(xù)航真實性都給出了一致好評。在溫度適宜的城市通勤中,ID.4 CROZZ長續(xù)航版,普遍能取得570、580公里左右的真實續(xù)航。相較于官方給出的600公里續(xù)航——其續(xù)航真實率超95%!
要知道,在小編測試過的純電車型中,續(xù)航真實率超85%的產品就已經很優(yōu)秀了。

而在某車圈大V的深度測評中,其對ID.4 CROZZ在城市通勤方面的續(xù)航真實性,也給出了好評的意見。

同門車型續(xù)航表現如此優(yōu)秀,ID.純享版的續(xù)航真實性也自然是毋庸置疑。
說明一汽-大眾作為傳統(tǒng)合資車企,其在軟硬件技術及用戶數據積累方面,確實有自己獨到的經驗——ID.純享版上搭載了一套BMS能量管理系統(tǒng),可從行駛電耗、能量回收、用戶習慣等多個維度收集數據并進行計算,這也是其續(xù)航更真實的深層原因。
結語:細看ID純享這款車,在產品力上并沒有縮水,也足夠支撐其與自主品牌的“貼身肉搏”。而在市場方面,ID純享的推出使其產品定價更加靈活,也呼應了潛在消費者對于價格下探的需求。
另外,一汽-大眾在國內深耕多年,其品牌口碑相比于自主品牌的確存在一定優(yōu)勢,ID純享未來的市場表現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