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炒到上千塊一粒,片仔癀還能火多久?
缺貨、限購、一粒難求,電商平臺一粒3克重的藥片從官方價590炒到1600,單位價格超過黃金,最近,片仔癀搶走了茅臺的風頭。
這么貴的藥,有什么神奇療效嗎?根據(jù)媒體報道,它的主要功效是護肝、消炎。然而,市面上具備這兩種功效的平價藥也不少,為何唯有天價的片仔癀受熱捧?我們可能得先來了解一下片仔癀的背景。

相傳明朝嘉靖年間,從皇宮出逃的宮廷御醫(yī)將片仔癀藥方流傳至民間;1956年,福建漳州制藥廠成立,獨家生產片仔癀產品;1999年,公司改制為漳州片仔癀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6月登陸上交所,近十年股價翻了30多倍,最新市值超過2700億,穩(wěn)坐中藥一哥寶座。
造成片仔癀價格奇高和供不應求的,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因素:
原料稀缺,采購成本高昂
片仔癀主要由牛黃、麝香、三七、蛇膽這幾種中藥成分構成,這其中天然麝香尤為稀缺。我國野生麝的數(shù)量極其稀少,一頭麝每年只能產15-20克麝香,全中國每年天然麝香產量不足400公斤。2005年起,國家為保護野生麝資源,僅準許少數(shù)幾個傳統(tǒng)名貴中藥品種繼續(xù)使用天然麝香,這其中就包括片仔癀。
在原料中占到3%的麝香占到片仔癀成本的55%,麝香的產量逐年下降,而且采購必須先經(jīng)過審批,導致片仔癀的成本水漲船高,產量也極其受限,只能通過漲價來提升業(yè)績。從上市至今,片仔癀官方經(jīng)歷數(shù)次調價,單片價格從125元漲到如今的590元,翻了接近4倍。
處方、工藝雙絕密
為了保護中藥配方,我國設了一個分三級的“國家保密配方”,其中最高等級是“國家絕密級配方”,保密期限永久。在國內成千上萬的中成藥中,只有兩種被列為國家絕密級配方,其中一個就是片仔癀;另外,片仔癀還擁有國家絕密級制作工藝。“雙絕密”加持,相當于國家畫了個圈,這部分些錢只能由它來賺,別人仿制不了,所以片仔癀占據(jù)市場壟斷地位,牢牢掌握著定價權,價格只升不降。
片仔癀的工藝和配方具有獨有專利,企知道專利查詢結果顯示,漳州片仔癀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擁有有效專利和申請中的專利超過200項,其中發(fā)明專利占比超過70%。

黃牛炒作
當一種藥脫離實際藥用價值,變成少數(shù)高端人群才能買得起的消費品,甚至被拿來送禮,它就具備了炒作的空間。和以往的炒茅臺、炒鞋、炒盲盒等等類似,片仔癀的價格翻倍到上千塊,也帶有投機客炒作的影子。囤貨商通過各種途徑囤積居奇,造成市場稀缺,連一些不明行情的投機者都想借機撈一筆,買來藥品之后在電商平臺高價轉賣。
片仔癀被傳能“治療肝炎”,而且“永不過期”,被稱為神藥。中藥被吹捧炒作也不是首次了,安宮牛黃丸就曾被視為治療中風和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神藥”,在2010年一度被炒到850元/粒。

被資本熱捧的片仔癀,也面臨著發(fā)展難題。由于早年間偏安一隅,產品線單一,片仔癀的知名度局限在國內東南沿海城市以及海外華人圈,國內市場的營收大頭也來自東南沿海地區(qū),在北方地區(qū)很多人沒有聽說過這個品牌。近幾年,片仔癀才后知后覺,開始加大品牌推廣和布局保健食品、日化用品領域,但片仔癀系列產品作為拳頭產品,2020年占據(jù)總營收的四成,占總毛利的70%以上,所以公司利潤仍然受麝香等原材料稀缺牽制較大。

和片仔癀類似,東阿阿膠同樣曾經(jīng)歷過熱炒瘋漲。東阿阿膠1952年在山東建廠,1996年上市。2006年秦玉峰接任總經(jīng)理后開始大手筆宣傳品牌故事,夸大滋補養(yǎng)顏賣點,把產品標榜為“皇家貢品”,還時常在古裝影視劇里做廣告植入,十多年間零售價上漲40多倍。后來,隨著市面上價格更低的同類產品越來越多,以及權威媒體對阿膠功效的披露、消費者對阿膠的質疑、原料驢皮出現(xiàn)可替代材料,東阿阿膠的商業(yè)神話破滅,銷量及營收持續(xù)下滑,2019年虧損4個多億。
有了東阿阿膠的前車之鑒,相信片仔癀在廣告宣傳和產品定位上能夠腳踏實地,實事求是。在這方面,另一家中藥巨頭云南白藥集團就比較出色。

云南白藥產品與片仔癀都同被列為國家絕密級配方,但云南白藥并沒固守單一產品,而是基于獨家配方,圍繞“止血”的產品定位推出牙膏、創(chuàng)可貼、藥膏等日用品,進行多系列產品布局,其中2005年推出的云南白藥牙膏到2020年年底占據(jù)國內22.2%的市場份額,遠超高露潔、佳潔士、黑人等主流品牌,成為國產牙膏第一品牌。
反觀片仔癀,雖然也推出了日用品、化妝品等類別的產品,但在市場上始終不溫不火,2020年這兩項僅占總營收的14%。片仔癀想長期火下去,單靠“神藥”顯然不夠,也風險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