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的話——寫在第三部分十萬字
? ? 作者希望借助新媒體科技的手段給讀者以更加全面、更加直觀、更加真實的感受。為了做到這一些,作者在成稿之前都會進行大量考證,爭取言之有理,有理有據(jù)。在文章的某個位置,可能是頭部、結(jié)尾也可能是中部隨便哪個位置——取決于行文順序,會出現(xiàn)BV號。這是作者給讀者準備的更全面的參考,利用B站自帶的懸浮窗功能,讀者可以選擇一邊聽講解一邊看文章,也可以在看完文章后再去觀看或收聽相關(guān)的視頻。與此同時,作者幾乎取消了“作者注”的部分,僅僅用于視頻無法解釋或沒有必要用視頻解釋的部分。
? ? 因此,作者希望他的讀者們,可以靜下心來品味每一篇文章。這些文章的背后都是作者心血的花費:有可能是在網(wǎng)上搜尋半天才找到的PDF,也有可能是絞盡腦汁才想出來的合理行文邏輯。作者肯定不會如同短視頻或快餐文學那樣把“成品”端到讀者嘴邊,唾手可得。每一個人眼中的哈姆雷特是不一樣的,世界上也沒有兩片完全一樣的樹葉。作者希望他的讀者們,能夠在閱讀文章時融合進自己的思考。
? ? 和目前主流的“桃子”文完全不同的是,天行者,這個主角,就是作者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映射。他并不是神明,他是一個普通人,他是一個優(yōu)秀的飛行員、愛國主義者、科學家、絕地武士,一個鄰家大哥哥、一個不稱職的丈夫、父親,一個洋溢著才華的軍事指揮官。他樂觀、向上、富有進取心、有正義感,也會偏執(zhí)、急躁乃至犯錯。
? ? 在對待歷史遺留問題的艦?zāi)飼r,天行者不會粗暴地一棍子打死,也不會若無其事完全不過問,而是盡量通過姑娘自愿的形式讓她們自己感受到當年所作所為之不正義。作者相信,如此這般能夠達到最大的教化效果。
? ? 在對待年齡較小的姑娘時,天行者并不急著將她們與年齡大的妻子混為一談,而是設(shè)置一個緩沖區(qū)。告誡她們,年齡沒有到的前提下,有些事情不能做。既可以避免憲兵隊,也可以讓女孩有這個年齡應(yīng)該有的一切:學習、玩耍、戰(zhàn)斗。而不應(yīng)該,小小年紀就背上照顧孩子的大任——這本不屬于她,為什么要強加上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