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臺灣俠壇點將錄——“一劍驚虹”臥龍生

2023-04-08 13:31 作者:十年悟空  | 我要投稿

文/葉洪生

眾所周知,臥龍生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是各方公認的臺灣武俠泰斗。

他幾乎同時以《風塵俠隱》和《驚虹一劍震江湖》(1957 年)二書發(fā)跡,繼則以《飛燕驚龍》(1958 年)、《玉釵盟》(1960年)二書成就大名。

而與司馬翎、諸葛青云并稱“臺灣三劍客”,享譽30 年之久。

其中尤以《飛燕驚龍》開創(chuàng)了一代武俠新風,影響獨大!

從而奠定了他在臺灣武俠小說發(fā)展史上舉足輕重的地位,是一位曾經(jīng)叱咤風云、不可忽視的著名通俗文學作家。

臥龍生,本名牛鶴亭(1930—1997 年),河南鎮(zhèn)平人。

據(jù)其自云,他出身于小商賈之家,從小嗜《三國》、《水滸》、《紅樓》等古典小說及《七俠五義》、《兒女英雄傳》等武俠先驅(qū)作品。

對于所謂“北派五大家”(還珠樓主、白羽、鄭證因、王度廬及朱貞木)皆所愛重,尤喜朱貞木小說的筆法、布局,乃建立了他的武俠審美觀。

高中肄業(yè)之后,他加入青年軍,轉(zhuǎn)戰(zhàn)各地。

1948年赴南京考上由孫立人將軍主持的軍官訓練班,旋即隨軍來臺,從少尉排長做到上尉政工指導員,從事部隊文宣工作。

此時開始接觸到西方翻譯小說,如《金銀島》、《俠隱記》、《基督山恩仇記》等,皆為西洋傳奇名著,咸以故事曲折離奇取勝。

1956年因受到“孫立人事件”牽累,提前自軍中退伍。

一時百無聊賴,生計艱難,為了糊口,曾干過三個月的三輪車夫,境遇至慘。

后得友人童昌哲(即伴霞樓主,時任《成功晚報》副刊編輯)鼓勵,始嘗試走武俠創(chuàng)作之路。

(按:以上為1996年12月臥龍生病中接受筆者專訪所述,與坊間傳聞略有出入。)

? 牛氏祖居南陽臥龍崗,當?shù)赜幸凰芭P龍書院”,乃特為紀念三國時代蜀漢大政治家諸葛亮所建。

牛鶴亭青少年曾在臥龍書院求學,因取“臥龍生”(意為臥龍書院學生)為筆名,于1957 年春,在臺南《成功晚報》發(fā)表武俠長篇處女作《風塵俠隱》。

旋又于臺中《民聲日報》發(fā)表連載小說《驚虹一劍震江湖》,皆獲得好評。

惟此二部初試啼聲之作,均因病輟筆,后由臺中《武俠小說旬刊》接載,陸續(xù)交玉書出版社結(jié)集印行。

?但問題來了,據(jù)臥龍生的說法,當時《風塵俠隱》出到第10 集75 章,尚未結(jié)束,而《驚虹一劍震江湖》則出到正7 集、續(xù)6 集,已經(jīng)完稿(即主人公俞劍英因情債而跳下懸崖殞身,以悲劇收場)。

奈何作者忽遭車禍,不能續(xù)筆,玉書出版社發(fā)行人黃玉書以利藪所在,乃請人代筆一續(xù)再續(xù)。

由是文情雜沓不堪,遂成漫患之局,不可收拾矣。

這宗公案姑不論孰是孰非,真相如何,但其的確首開臺灣武俠小說代筆偽續(xù)之惡例,則為不爭的事實。

嗣后臥龍生作品每多虎頭蛇尾,或任令“掛名”偽書泛濫成災,當與作者不自重令譽有關(guān),委實難辭其咎。

1958 年夏,臥龍生應《大華晚報》之邀,發(fā)表武俠長篇連載小說《飛燕驚龍》,一時名聲大噪,取代了郎紅浣在該報“一枝獨秀”的特殊地位。

此書首倡“武林九大門派”及“江湖大一統(tǒng)”之說,當早于金庸《笑傲江湖》(1967年)9年以上。

流風所及,臺、港武俠作家無不有樣學樣。

所謂“武林九大門派”、“武林盟主”、“武林霸業(yè)”云云,竟成為社會大眾耳熟能詳?shù)牧餍行g(shù)語了。

也許是因筆者有“歷史癖”,故而對武俠作家的生平經(jīng)歷、創(chuàng)作動機、人文素養(yǎng)以及小說人物、故事乃至“武藝美學”的原創(chuàng)力皆饒有興趣。

據(jù)臥龍生老友胡正群(前《大華晚報》副刊主編)的說法,臥龍生由于青年從軍而失學,故起初文筆并不好,僅只通順而已,且常有筆誤,而全靠編者加以修改、潤飾,始能發(fā)排付梓。

但臥龍生的學習能力頗強,又富于想像力,善說故事,所以其全盛期的武俠名著如《飛燕驚龍》(1958 年)、《鐵笛神劍》(1959 年)、《玉釵盟》(1960 年)、《天香飚》(1961 年)、《無名簫》(1961年)、《絳雪玄霜》(1963 年)等書,可讀性均很高,足以引人入勝。

這些作品多先經(jīng)過臺灣各大報副刊連載,再結(jié)集印行,故其影響力日益廣大。

尤其是《玉釵盟》在《中央日報》(當年號稱“島內(nèi)第一大報”)連載期間,更是萬眾爭睹,洛陽紙貴!

幾乎到了無人不談少俠徐元平、“神州一君”易天行、紫衣女蕭姹姹的地步。

這固然是因臥龍生博采眾長,自學成材,將“爭霸武林”的小說主題發(fā)揮至極處,乃能縱橫捭闔,扣人心弦,又何嘗不可說是由于當時人心苦悶,社會需求孔殷,方有以至之。

是故60 年代初,當臥龍生首次應邀訪港時,金庸設宴把臂論武俠,即有“天下英雄惟君與操耳”之喻(借臥龍生語)。

后來金庸《天龍八部》(1963 年)寫武學女博士王語嫣、《笑傲江湖》(1967 年)寫“君子劍”岳不群便分別脫胎于臥龍生《玉釵盟》的紫衣女蕭姹姹與“神州一君”易天行的人物原型。

但凡老讀者一望即知,無須饒舌。

據(jù)悉,在臥龍生成為“飛龍在天”的黃金時代(即六十年代),每月寫稿總收入已高達5 萬元新臺幣,相當于一個高級公務員十倍以上的月薪。

而他每寫一種小說稿,至少拷貝六七份——除在臺灣報章上連載外,更分寄香港及東南亞華文報刊。

換言之,他只要寫一份稿子,即可賺上六七倍的報酬。

可謂一勞多得,收入極豐,令人羨煞!

正因如此走運多金,臥龍生乃開始不務正業(yè)。

先是由于各方稿約太多,難以應付,遂央托新秀易容代筆續(xù)完《天香飚》、《素手劫》等書,繼而用“拖”字訣,在報刊連載小說中閑扯淡!

如《金劍雕翎》一寫四年(《自立晚報》1964 年元月至1968 年11月),長達96 集之多,打破歷來武俠小說出版紀錄,即為顯例。

后來干脆只動筆開一個頭,即任令出版商“掛名”找人續(xù)寫下去,便不堪聞問了。

那么究竟臥龍生“脫貧致富”之后在干些什么呢?

原來他除忙著和臺港電影公司或電視臺接洽改編拍攝《飛燕驚龍》、《玉釵盟》等武俠電影及連續(xù)劇的制作權(quán)外,又想投資做生意,賺大錢!

據(jù)其老友牛哥回憶,當時舉凡天上飛的(航空公司)、海上漂的(漁船)、地上種的(果園)、路上走的(柏油馬路)、頭上戴的(假發(fā))、桌上吃的(鵪鶉皮蛋)等等,不下十余種之雜。

卻因經(jīng)營不善,被人連哄帶騙,皆敗個精光。從此臥龍生發(fā)財夢醒,只得重拾舊業(yè),但已時不我予了。

(詳見牛哥《臥龍生坎坷江湖行》,原載于1990年12月17日《中國時報》副刊)

?1979 年臥龍生到中華電視臺出任連續(xù)劇制作人,自編自寫《江南游》、《洛城兒女》、《諜海奇花》及《長江一條龍》等劇,前后達八年之久,方正式退休。

當其盛時,以花天酒地與豪賭傾家,迨至晚年,又為心臟病及糖尿病所苦,卒因此而亡故。撫今思昔,寧不慨然!

臥龍生自承,其一生總共寫了38 部武俠小說(偽贗品當數(shù)倍于此),雖乏真才實學,卻得貴人相助,終以傳統(tǒng)派通俗趣味取勝,因而名震一代,堪稱“武俠傳奇”。

特別是他目擊身經(jīng)世變,有切膚之痛,故早年即將20 世紀最值得爭議而為人詬病的“集體主義”及“政治圖騰”意識化入武俠小說《玉釵盟》之中。

較之金庸式“爭天下第一”的個人英雄主義創(chuàng)作取向,臥龍生則不但力求突破,更發(fā)展到江湖野心家企圖糾合集團之力“爭霸武林”,以遂其“定于一尊”的迷夢,且加以反諷,撻伐,當更有深刻的時代意義,值得吾人省思。

至于文筆優(yōu)劣,猶為余事了。


附錄

臥龍生武俠小說一覽表

01.《風塵俠隱》(黃玉書代筆續(xù)完)

02.《驚虹一劍震江湖》(由“吾愛紅”代筆續(xù)多集)

03.《飛燕驚龍》(1959)

04.《鐵笛神劍》(1959)

05.《玉釵盟》(1960)

06.《天香飆》(1961部分由易容代筆)

07.《無名簫》(1961)

08.《絳雪玄霜》(1963)

09.《素手劫》(1963,后半部由易容代筆)

10.《天涯俠侶》(1963)

11.《天劍絕刀》(1964)

12.《金劍雕翎》(1964)

13.《風雨燕歸來》(1965,《飛燕驚龍》后傳)

14.《還情劍》(1967)

15.《飄花令》(1967)

16.《雙鳳旗》(1968)

17.《天鶴譜》(1968,大部分由宇文瑤璣、沙宜瑞代筆)

18.《指劍為媒》(1968,大部分由宇文瑤璣代筆)

19.《翠袖玉環(huán)》(1969)

20.《鐵劍玉佩》(1969大部分由朱羽代筆)

21.《鏢旗》(1969)

22.《血劍丹心》(1970)

23.《神州豪俠傳》(1970)

24.《寒梅傲霜》(1970,大部分由朱羽、宇文瑤璣代筆)

25.《玉手點將錄》(1971)

26.《金鳳剪》(1972)

27.《飛鈴》(1972)

28.《八荒飛龍記》(1972)

29.《無形劍》(1973)

30.《金筆點龍記》(1973)

31.《煙鎖江湖》(1975,后半部由簫瑟代筆完成)

32.《搖花放鷹傳》(1975)

33.《花鳳》(1975)

34.《春秋筆》(1975)

35.《幽靈四艷》(1976)

36.《劍無痕》(1977)

37.《天龍甲》(1978)

38.《黑白劍》(1979,簫瑟等人代筆完成)

39.《飛花逐月》(1984)

40.《劍氣洞徹九重天》(1989)

41.《新仙鶴神針》(《飛燕驚龍》改寫本)

42.《袁紫煙》(1989)

43.《九龍玉佩》(1990)

44.《王妃之死》(1991)

45.《玉掌青苗》(1991)

46.《一代天驕》(1994)




臺灣俠壇點將錄——“一劍驚虹”臥龍生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永新县| 项城市| 阜南县| 阜新市| 西乌| 灵山县| 临泉县| 富锦市| 桃园县| 苏尼特左旗| 九江县| 文安县| 行唐县| 常宁市| 泗阳县| 天津市| 澳门| 邹城市| 昭觉县| 新乐市| 江阴市| 远安县| 厦门市| 高碑店市| 十堰市| 聂拉木县| 双鸭山市| 东乡县| 渭源县| 彭阳县| 桂平市| 临汾市| 卓尼县| 安康市| 新宾| 遂昌县| 德钦县| 鄂尔多斯市| 伊吾县| 大渡口区| 漾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