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洞篇01】一本正經的人類起源想象
本文原題為《人類起源之遐思》,經小修后為此文。
在堅持唯物主義的基本立場上進行了想象,對“神靈”以及人類創(chuàng)世神話進行思考,完全可以本著圖一樂的心態(tài)、讀一篇科幻小說的世界觀架構的目的來看。當然,原文并不成熟,無論是從哪個方面來看。
靈感來源但不限于英國作家阿瑟·克拉克系列作品“太空漫游”四部曲,尤瓦爾·赫拉利作品《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近東古文明研究領域學者撒加利亞·西琴作品《地球編年史1:第十二個天體》,中國作家劉慈欣系列科幻作品《三體》,中西創(chuàng)世神話等。

從現(xiàn)有理論和說法來看,人類起源的假說至少有神造論、進化論、外星移民論、人類文明反復論、逆向進化思想等等。本文將依據(jù)以上幾種假說和其他一些理論來闡述幾點思考。

曾經有學者指出,神話傳說的來源之一就是現(xiàn)實的映照。在此基礎之上,我們可以有一個最基本的假定:人類的神話當中最原始的那部分內容在歷史上是發(fā)生過的。從這個假定出發(fā),中國古代的地理志怪的典籍——《山海經》至少部分論述是真實存在過的,比如夸父逐日等耳熟能詳的故事,以及那些奇珍異獸甚至是刑天都是以某種形式真實存在的。近年來與《山海經》中神秘生物描述相似的動物出現(xiàn)在現(xiàn)實之中,也佐證了這一點。外國學者西琴以希伯來語版的《圣經》為參考提出種種假說,探究“上帝”究竟何在,但既然是以神話為著手點,那么比圣經更為古老的一些神話傳說或許價值更大一些。當然不可否認的是,這些神話傳說大都經過后世的潤色,可信度和與現(xiàn)實接近度會大打折扣,但依然是不能排除真實發(fā)生的可能性。

一是,人類的出現(xiàn)遵循進化的基本規(guī)律。一般來說,人類的遠祖是某種哺乳動物,例如西藏傳說中人類的始祖源自于獼猴的演化。當然,達爾文的進化論仍然是作為本文的基點,人類最初是由古猿進化而來。
二是,人類的進化中存在突變的可能。人類從猿人進化而來是獲得了生理上的形態(tài),而這其中的智慧或者說是人類的智力是受外界的干擾而在較短的時間內有可能完成的。由于現(xiàn)在考古發(fā)掘的有限,進化學家們對史前人類進化歷程認知并不能完全被證實,也因此給此類學說的存在提供了可能。其中最大的一個爭議點在于智人、克羅馬農人等人種和文明過于突然的出現(xiàn)和消失。
以西琴的觀點來說,他依據(jù)圣經的希伯來文版提出外星移民假說,即確實存在生物進化由猿類進化為直立人,但也同時存在外星移民,即第十二個天體——行星?X?也就是圣經中所認為的“天堂”。這些外星移民造就一批新人類,并且與之通婚,這一由“上帝”所創(chuàng)造的人類進一步發(fā)展并從兩河流域向全世界拓展,并且在拓展的階段與地球本身存在的人類進行對抗并打敗了地球原有人類成為地球大陸的主宰者。與之類似的觀點還有科幻大師克拉克,他在書中設想,由于外星人發(fā)射來的“智能板”對原始人類或者說是剛剛直立行走的古猿具有開化作用,促使猿人產生了最初的思考并逐漸發(fā)展成為今天的人類。之后受其影響的《普羅米修斯》等諸多著名?IP?作品以及以及近兩年新出版的科幻作品《宇宙躍遷者》等也都相類似,認為人類或者至少人類的智慧是以某種形式來自于外星文明。
三是,這種突變可能來自地球本身。從神話中得出大膽猜測,在遠古時代,至少存在一種文明是比今天我們的直系遠祖要先進的,而這一文明就是所謂的“神”。之所以筆者認為神存在于地球,是因為神的神秘“消失”以及著名的“費米悖論”。從現(xiàn)在的情況來看,神總是存在于古代尤其是遠古時期而不是近現(xiàn)代,從這一點來說“神”是“消失”毫不為過。另外,“費米悖論”的提出也給我們的思考提供了依據(jù),那就是如果存在外星人,為何至今我們都沒有任何明確的發(fā)現(xiàn)。盡管劉慈欣提出“黑暗森林”法則的構想,并獲得了一眾擁躉。但不能排除“神”存在且就在地球而不是外星的可能。隨著地球上其他人類的進步,神的優(yōu)越在減少,要么“神”選擇隱居,要么逐漸融入了地球上人類的發(fā)展大勢,泯然眾人。

赫拉利在《人類簡史》一書中認為是“作物馴化了人類,而不是人類馴化了植物”,以此為基點并參照西方地理環(huán)境決定論等思想,不難得出一個假設:地球上存在一片地區(qū)的環(huán)境或者其他因素逼迫這一地區(qū)的人進化加快或者基因突變智力代代提升,加之地理的阻隔,與其他地區(qū)人類的優(yōu)越因此而來。這些文明也許就是今天所謂的“失落的文明”,例如亞特蘭蒂斯文明等等。然后這些神去到了世界各地,并出現(xiàn)在了世界各地各文明的神話傳說之中,客觀上促進了其他人類文明的發(fā)展。
以此篇作為公號的第一篇正文,恰如其分。不過未來不好說,過去也不好聊。人類的起源問題復雜而理論多元,人類的未來更為復雜和需要多元抉擇。
此前參考消息公眾號發(fā)表了一篇文章,指出現(xiàn)今世界正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歐洲向右、拉美向左的現(xiàn)象引發(fā)深思。一向是文化多元主義價值下的美國,反而政治極化、民粹主義愈演愈烈。與此同時,國際政治局勢風云激蕩,變幻無常。在東方,現(xiàn)代化的快速推進產生了后現(xiàn)代化的思想、現(xiàn)代的壓力與現(xiàn)代前夜的大環(huán)境的矛盾沖突,年輕一代面對全新的生存生活,沒有前人經驗可循,唯有自行探索。當然,無論是環(huán)保主義、性別議題、種族話題,還是?AI?技術的發(fā)展,都是無法回避且必須回應的問題。
茫茫宇宙中人類何處去,人類文明如何存續(xù),個體如何生存發(fā)展,都需要討論和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