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帝與劉義康關(guān)系最好,他為何違背誓言,將弟弟賜死?
宋文帝劉義隆、彭城王劉義康是宋武帝劉裕的兒子,劉義隆排行第三,劉義康排行第四,在幾個兄弟之中,兩人的關(guān)系最好。在宋文帝患病期間,劉義康侍奉醫(yī)藥,“盡心衛(wèi)奉,湯藥飲食,非口所嘗不進,或連夕不寐,彌日不解衣”。然而,宋文帝卻違背誓言,將四弟劉義康賜死,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一、權(quán)傾朝野
劉義康在十二歲時,就已經(jīng)擔(dān)任冠軍將軍、豫州刺史、督豫、司、雍、并四州諸軍事。宋武帝劉裕即位后,劉義康又被任命為司州刺史,鎮(zhèn)守壽陽,還被封為彭城王。424年,宋文帝即位,劉義康更是得到了重用,“進號驃騎將軍,加散騎常侍”,兩年后,“改授都督荊、湘、雍、梁、益、寧、南北秦八州諸軍事、荊州刺史”。
別看劉義康年輕,但卻很聰明,再加上他的長史劉湛有經(jīng)國之才,“故前后在藩,多有善政,為遠近所稱”。當(dāng)時,宋文帝有意重用宗室,所以在429年征召劉義康入朝,擔(dān)任司徒、錄尚書事。十年后,劉義康“進位大將軍,領(lǐng)司徒”,此時的劉永康已經(jīng)權(quán)傾朝野,再加上宋文帝多病,所以“內(nèi)外眾事,皆專決施行”。

二、蔣山之誓
但是,劉義康“素?zé)o術(shù)學(xué),暗于大體”,他覺得與宋文帝是兄弟,所以“不復(fù)存君臣形跡,率心徑行,曾無猜防”。當(dāng)時四方進獻的奇珍異品,“皆以上品薦義康,而以次者供御”。劉義康的黨羽見宋文帝多病,因此有了“宜立長君”的想法。宋文帝對于這些情況有所察覺,在440年誅殺了劉義康的黨羽一千余人。
劉裕的嫡長女劉興弟擔(dān)心劉義康遇害,她在一次家宴上向哭著向宋文帝請求道:“車子(劉義康的小名)歲暮,必不為陛下所容,今特請其生命。”宋文帝也流下了眼淚,他舉手指著蔣山的方向說道:“必?zé)o此慮。若違今誓,便負初寧陵(宋武帝的陵寢)。”說完這句話,宋文帝將剩下的酒封存,賜給劉義康,并且親自寫道:“會稽姊(指劉興弟)飲宴憶弟,所余酒今封送?!?/p>
三、還是被殺
445年,“太子詹事范曄等謀反”,事情牽連到了劉義康,最終宋文帝將劉義康廢為庶人,“絕屬籍,徙付安成郡”。此時的劉義康百無聊賴,在讀書時讀到了西漢淮南王劉長的故事,他嘆息道:“前代乃有此,我得罪為宜也?!眱赡旰?,“豫章胡誕世、前吳平令袁惲等謀反”,他們占據(jù)郡城,想要擁戴劉義康。
江夏王劉義恭擔(dān)心有人繼續(xù)利用劉義康作亂,于是提出“宜徙廣州遠郡,放之邊表,庶有防絕”。宋文帝表示同意,但還沒有出發(fā),就又出事了,負責(zé)監(jiān)控劉義康的沈邵病死,所以劉義康一直留在安成郡。到了451年,北魏大軍南下,直抵瓜步。劉義隆違背了誓言,怕有人利用劉義康作亂,于是派人“中書舍人嚴(yán)龍赍藥賜死”。劉義康信奉佛教,不愿自殺,“乃以被掩殺之,時年四十三,以侯禮葬安成”。
參考資料:1.《宋書》;2.《資治通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