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非韓無強T這個問題開始,對T這個族的思考(長文預警)

剛才吃早飯前零散發(fā)了兩條動態(tài)在說這個事情,吃完后感覺這么寫還是不足夠能說清這個問題,所以想了下寫篇破專欄探討下這個問題。正文兩部分,分別講非韓沒強T的問題和關于普通T玩家怎么進步的一些看法,合計快五千字。當然很多都是我的一管之見,希望覺得我說的不妥的各位dalao能糾正下我的錯誤觀點。
如果您嫌太長不想看的話,我給您先總結(jié)一下:平衡組膽子小,至今沒敢從根源上解放T的思維模式。

非韓沒強T
非韓無強T這個說法,換句話說就是,非韓T的水平僅夠在歐美賽場上打打,放到韓國賽場上根本走不遠。從常威,到Major,到Kelazhur、Heromarine、Clem,他們的比賽大家也看過不知道多少場了,說真的,除了主打戰(zhàn)術(shù)的Major,剩下的人真的能在韓國級水平的賽場上打出什么成績嗎?Clem也就剛出道的時候大家摸不清他的風格被他3BB打節(jié)奏打得有點痛,沒多久他就被Showtime按在地上教育。

而反觀韓國,現(xiàn)在仍能保持強一線水平的T,我給各位點點看: INnoVation(一代元老),TY(一代元老),Maru(自由之翼剛出道的時候大放異彩,但是很長一段時間都只能在戰(zhàn)隊賽里當主力,一到個人賽就被針對成了XingNu),GuMiho(自由之翼時代的選手)。而弱一線水平的T:KeeN,aLive,Cure,Bunny,哪個不是老面孔了呢?
韓國新人T,我只知道一個,叫Forte,F(xiàn)orte怎么說呢,水平和time差不多,他也曾在SPL正賽上上場過干死了如日中天的Zest,但我到現(xiàn)在都沒見他進過GSL16強。我其實有個猜想:現(xiàn)在time這個水平,就是非韓體系在現(xiàn)在這個游戲版本下能培養(yǎng)出的最強T的水平了。
韓國體系的崩潰,是這兩年大家津津樂道的一件事情,看到Neeb、Scarlett、Serral先后在韓國插旗,大家都很爽。但是,除了Serral碾壓了一眾韓國頂級選手,剩下兩位的插旗,在我眼里只不過是韓國舊思維落后的體現(xiàn)而已,甚至Serral的奪魁,我覺得也是同一碼事。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韓國人的思路是怎么樣的:先不管別的事情,選手先把基本功練好了,戰(zhàn)術(shù)、體系的革新,有教練組幫忙怕什么?所以在17年前,當歐美選手和韓國選手的基本功差距還在2個檔次以上的時候,歐美選手打韓國選手就沒什么機會。但是到這兩年,很明顯的,歐美選手基本功和韓國選手差距只在1-2個檔次了,而基本功和韓國人不相上下的Serral,就屠得韓國人尸橫遍野。
很明顯的,歐美人向來明白自己的短板在哪里,所以在之前基本功練不出來的時候,他們就已經(jīng)有了鉆研戰(zhàn)術(shù)、體系的習慣,我猶記得16年BLC上Showtime的3AOE組合差點送ByuN回家的一幕。而最近的GSL VS WORLD,歐美體系的領先再一次完全體現(xiàn)了出來,Scarlett、Serral對Z的理解明顯要超出韓國選手整整一截。尤其是Serral,很明顯的,Serral的ZvP、ZvT流程和絕大多數(shù)韓Z不一樣。在隔了幾天的Olimo比賽上,soO就吸收了歐美經(jīng)驗大破Stats,在這之前又有誰能想到可憐的輸本能夠戰(zhàn)勝當今世界第一P拔本呢?
說了這么多,我們把目光轉(zhuǎn)回來,就會發(fā)現(xiàn)一個悲慘的事實:歐美T在這一方面完全沒有什么建樹。因為T到目前為止,所有體系打到中期都是一個思維,暴力運營,暴力操作,直到戰(zhàn)損拉開差距,最后擊潰對手的防御。這是老一輩韓T代代相傳下來的思路,到今天也沒有什么變化。T最核心的體系是什么?是生化部隊。而生化部隊最核心的兵種是什么?槍兵光頭。問題就出在這里,槍兵光頭,科技樹上都是一本部隊,而另外兩個族的主力部隊是什么呢?不朽、巨像、閃電、白球、刺蛇、感染、牛、大龍、地刺。而一本兵種——狗、蟑螂、叉、追獵,哪個會在后期大量出現(xiàn)(占50人口以上)?這就是人族體系可悲的地方:人族T1兵種的可操作性太高了,所謂可操作性高,就是這東西在大量微操后能達到的戰(zhàn)斗力上限無法估量。因為MM的特點是:脆,DPS高。當你通過大量的操作讓對手不能穩(wěn)定輸出你的部隊而你又能把DPS打出來的時候,就是你打出戰(zhàn)損缺口的時候。這點上可以參考各類AI戰(zhàn)斗視頻里,有多少是T的生化;或者去看看最近功夫杯TY暴虐Trap的錄像,當自爆球屁都炸不到的時候,P的部隊有多水。ZP的一本兵我給你點點看:狗——打追擊包夾或者穿礦用,微操收益不高,主要收益還是體現(xiàn)在意識上,突如其來的穿狗收益最大;蟑螂——肉盾兵種,單人口作戰(zhàn)能力低;叉——肉盾兵種,沒有什么好操作的;追獵——追擊兵種,DPS太低了,大兵團作戰(zhàn)時沒什么好操作的,閃爍只能用來追擊,均勢跳臉的都得死。
觀點一:作為一本兵種的MM相較另外兩族的同級兵種微操上限高太多了。

PZ操作收益大的是什么?Z是包夾,感染、飛蛇;P是棱鏡、閃電、立場。這就涉及到了另外一個問題:T施法兵種怎么那么雞?我們仔細看一下這個問題,會發(fā)現(xiàn)另一件事情,就是T的施法兵種還必須站在最前列:渡鴉手太短了;鬼兵打EMP必須站在大部隊之外提前阻止對面放閃電、Fungle,不然自己的部隊中個兩三把就和死了沒區(qū)別。反過來,PZ的施法部隊混在大部隊里面,在交火的時候甩上去就行了。T的整個施法體系就沒有什么操作感,Shift兩下就是了,主要操作還是在生化部隊上。
觀點二:除了MM外,T還真沒有什么微操空間,特別是施法部隊。
而長時間以來,T的MM在微操后的強度過高,就出現(xiàn)了個嚴重的問題,T能進入生化體系的VF、VS兵只會越來越被削弱。地雷、飛天坦克、解放、渡鴉、還有天國的戰(zhàn)狼。渡鴉、無解者就不說了,地雷是MM后撤或者前擊的時候都會給對手帶來過大的操作壓力,飛天坦克則是給T帶來了另一個微操上限極高的單位。這樣一來,就連出了另外一個問題:生化體系對氣體消耗量不高,所以任何高氣兵種都可能夾雜在里面(坦克、解放尤甚),無論加什么,對T正面戰(zhàn)場都能帶來不小的幫助,導致T的任意其他體系都會因為生化體系而拿不到自己最缺乏的兵種、buff,因為一旦加了,就會被生化體系拿過去利用。就好像WAR3,象牙塔本來是給你快速擴張用的,卻被人拿去玩TR。
觀點三:生化部隊的上限擠壓了別的體系的增強空間。
而歷經(jīng)了那么多Nerf和對手的Buff還沒倒下的生化體系,對玩家的要求只會越來越苛刻,尤其是在多線運營端上,以兩船兵為例,Maru的兩船兵的運營細節(jié)就是要比Time卡得更好更死,而放到廣大普通玩家上,兩船兵就成了一個廢物戰(zhàn)術(shù),沒幾個人能做到在前期給壓力的前提下還能6分鐘3船兵帶坦克。再看到歐美選手上,在瓦倫西亞站上,常威在16強和Snute打的戰(zhàn)術(shù)選擇更體現(xiàn)了這方面的問題。常威當時選擇的策略是穿火車+渡鴉騷擾,然后所有礦騾砸在家里憋一波出門,一把雷達都不交,全靠渡鴉清理菌毯。這種簡單粗暴的戰(zhàn)略也就只能打打連歐美前4Z都算不上的Snute了。在我看來,非韓連能做到和韓T一樣在保持進攻情況下流暢運營出來的都沒有,更別說和頂級韓T一樣能完美運營了。如果不信的話各位可以去看下常威和Heromarine的直播,他們的多線運營真的不夠看的,拿去和韓國那幾個機器人一比簡直就是樂色。非韓T歷史上成績最好的Loner,當時也是一門心思模仿韓T的運營思路。
觀點四:非韓T生化體系下的運營差距和韓T還是太大。
到這里其實關于為什么非韓無強T的問題已經(jīng)解答完了:1.T的基礎體系還是生化部隊,而生化部隊是個對玩家操作、運營、多線全方面要求都很高的體系。2.T的別的體系,比如機械化,一直很難拿到自己最需要的一些東西,比如有效反制飛蛇的能力,如果拿到了,生化坦克就會拿過去用,畢竟生化坦克體系之所以不好使就是因為害怕被跳三本出飛蛇+牛沖陣地。
這樣一來,非韓T第一很難像韓T那幾個經(jīng)歷了KeSPA體系歷練的機器人一樣運營,第二難以開拓新體系新思路。在變革之前,非韓T可能永無出路。

對非韓T,以及更多普通T民來說,路在何方?
這是個很大的問題,我也一直在想這個問題。
我記憶里,戰(zhàn)術(shù)風格最奇特的T是鈴兒想叮當,一個讓什么兵種組合都成為可能的神人。


?。ń貓D出處↓ SOC是國內(nèi)以前的線上周賽)

但這類選手到虛空之遺之后就再也沒有在國內(nèi)見到過了。我覺得很大的一個問題就是虛空這個版本對運營節(jié)奏的改變。經(jīng)歷過蟲心時代的人可能都還記得那時候的T的開局,裸掛雙倍雙開,三死神開,還有Infi那種走4個槍兵出去甩Z的狗的。那個時候開局農(nóng)民只有6個,就有了更多可能性。現(xiàn)在呢?
平衡設計組一直在給PZ想新的方向,他們把母艦核心、使徒改了又改,把女王弄成了無敵的前期防線。但T呢?高攻的追獵、7射程的刺蛇一次次騎在生化的臉上,但機械化一直沒能迎來自己的蛻變。平衡組一直沒膽量大刀闊斧地革新T的生化體系。他們甚至敢把頂級選手的操作考慮進了平衡性改動里——毒爆+10血,死神丟雷削成了弟弟,卻缺乏改變生化體系的勇氣。
生化體系是T的怪圈,無數(shù)T陷入了苦練基本功的困境,當Z開始靈動地出飛龍、玩空投,P開始三先知、搗騰VSVC的時候,無數(shù)普通的T卻還是選擇當一個機器人,死板地爆著兵,缺乏對游戲的理解。
我之前閑著無聊把國服天梯P的定級賽打了,3勝2負,其中有2勝在同一個4700的T手上拿到的。我打他的時候明顯感到一個問題,他根本就不知道怎么打正面。我開局去他家逛一圈弄清開局,針對著隨便出點兵,然后就看著他一波波送。盡管我對P運營流程一點概念都沒有,還是靠他送贏了。再說一個3V3的例子,我3V3選個P,跳攻防巨像帶點BG兵,對面幾個宗師T一點偵查、一點反應都沒有,無腦在出鬼兵針對我隊友爆的鳳凰,然后我3個巨像帶哨兵正面一亮相,一堆生化部隊全被隔加燒,全死了。退出去一看,400APM,5100分。
很多普通的T玩家天真地以為自己把部隊爆出來就完事了。但他們沒有注意到一個事實,他們不是Maru,可以頂著2AOE從坡口沖下去還拉得開陣型A死下巴。還有多少人玩生化,是抱著1000+的余氣死的?生化體系不是機械的體育鍛煉,不是你練出400apm爆兵就能把人A死的,衛(wèi)星看上去一模一樣的TvP開局里,有多少種變化是你不知道的?Maru在GSL Vs World上對陣拔本的那場勝利,也是他通過意想不到地變換部隊組合取得的。韓服白金鉆石組APM350+的多了去了,他們?yōu)槭裁创虿怀鰜恚?/p>
太子最近的采訪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給你們摘抄一下:

所以,我決定找到一條“屬于自己的路”。這是我獨有的手速,如果強行快起來反而我更打不好了。星際爭霸APM并不是全部。頭腦的比拼才是重要的。
(采訪文章翻譯鏈接:http://play.163.com/18/0809/12/DOP1SBIG00318QAS.html)
Polt當年也不是快手選手,但他直播一直很有意思,他開發(fā)的一波套路在天梯上分非常有效,左勾拳右勾拳、保平流,都是他的絕招。GuMiho也是,你去看他的生化部隊,操作可能也就比Kelazhur這種選手稍微好一些,但是他的流程一直是有他自己的獨特思考在里面的。
頂級選手,比如TY他們,也在開拓新的思路,地雷的回歸,后期訴諸解放而非鬼兵,機械化用雷神代替坦克推進,都是新的變化,新的思路。
普通點的玩家,比如[紅曜石]愛因克洛提德,SCBoy最頭疼的對手,他最近也突破了自己的5200瓶頸沖向了5500大關(好像被打回5400了),??炊蟻G人天梯直播的人應該也注意到了他最近打法上的變化,其實我一直感覺他操作運營都沒有怎么進步,但是他就是進步了,因為他對游戲的理解更上一層了。會長那個狗屁運營也還能在5300左右混日子的資本,也是他對游戲的理解,對局勢的判斷,比同水平的對手高出許多。
非韓T,如果還是在生化這條路上死磕的話,我覺得是希望渺茫的(比如Kelazhur),因為這是長年累月高壓訓練出來的結(jié)果,在一個進攻節(jié)奏并不算快的歐美競技環(huán)境里,想要練出那種基本功,簡直是天方夜譚。非韓里成績相當好的Major,一直以來都不是一個操作型選手,他很喜歡去設計針對的戰(zhàn)術(shù),Neeb就一直很頭疼他的戰(zhàn)術(shù)設計,他也是我最看好的非韓選手之一。
當然啦,T整體體系的革新還是要期待今年11月的大改,不過我也希望讀完這篇長文的讀者們能夠好好想下自己能夠再做些什么去突破現(xiàn)在自己的瓶頸,是你節(jié)奏不夠快、運營不夠好,還是你理解不行呢?
最后寫點我自己對11月大改的YY:1、削弱MMM組合整體機動性,稍微提高點血量。2、降低坦克架起來的攻擊力,減少一點變形耗時。3、礦騾增強。4、VF、VS部隊獲得更多升級選項。5、砍掉導彈車這狗東西。
最后祝您,游戲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