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招聘學霸筆記212:跌宕起伏的華生
《瘋狂刷題20000題》全新上線,涵蓋某筆6000題,某香3600題,《教師招聘易錯題2000題》,全國教師招聘真題套卷講解,不斷更新,更加優(yōu)惠,限時149元,共計200小時左右,后期會漲。
主觀題1200題上線,500+辨析題,600+簡答題和若干案例分析題,全程答疑和批改案例分析題,助你上岸。
20世紀世界上最偉大的一位心理學家,他在歷史上的地位僅次于弗洛伊德,他出生貧寒年紀輕輕就當上了美國心理學會主席,但在事業(yè)如日中天時,卻因一樁丑聞被心理學界逐。之后又轉戰(zhàn)商業(yè),成為腰纏萬貫的企業(yè)家,他就是華生。
華生家里有六個孩子,他排行第四。她媽媽特別嚴厲,父親則游手好閑,愛喝酒卻不愛干活,在華生13歲的時候父親拋家棄子,跟著兩個印第安女人跑了。這事給華生帶來了巨大影響,他也變得越來越叛逆,中學“兩進宮”。
進入大學后開始發(fā)憤圖強,認識了馮特、巴普洛夫等一批心理學家。21歲獲得文科碩士學位,25歲在芝加哥大學獲得心理學博士學位。34歲在哥倫比亞大學演講了《行為主義者眼中的心理學》,這篇文章標志著行為主義的誕生。37歲當選美國心理學會主席,走上人生巔峰。至此,這個從南加利福尼亞洲鄉(xiāng)村走出來的壞孩子,成為了美國心理學界最炙手可熱的人物。
俗話說:盛極必衰。華生在他事業(yè)如日中天的時候做了一項震驚當時科學界的實驗“小艾爾伯特恐懼實驗”。實驗對象是一個名叫艾爾伯特(Albert)的11個月大的孤兒,在實驗前艾爾伯特已經和一只小白鼠建立了良好的友誼。之后呈現(xiàn)小白鼠,艾爾伯特伸手去摸,華生在后面哐當用錘子敲響一根1米長的鐵棒。突如其來的響聲讓艾爾伯特十分驚恐,這一過程不斷重復,慢慢艾爾伯特怕見到小白鼠,在接下來的實驗中,不僅呈現(xiàn)小白鼠會讓艾爾伯特恐懼,呈現(xiàn)兔子、狗、皮衣、棉花甚至圣誕老人的白胡子都會他哇哇大哭。這種無良知、缺乏人道主義的實驗給小艾爾伯特帶來一生的心理恐懼和陰影,也遭到心理學界大多數(shù)學者的反對,加之華生又與其女助手搞不正當?shù)哪信P系,所以被解除一切職務,被驅逐出心理學界。
走投無路的華生只能自己從商,從商過程中華生把心理學的理論融入他的經商中,成為當時世界第二大廣告公司)的副總裁,此后,他一直在廣告業(yè)工作直到67歲退休。
講華生的一生,一方面是覺得他的一生跌宕起伏,不管順境逆境均能坦然面對,其二,也為我們更深刻地了解他的實驗及其行為主義。
根據小艾爾伯特實驗,華生提出,有機體學習實質上就是通過建立條件反射,形成刺激和反應之間聯(lián)結的過程。在實際教育中,許多學生的態(tài)度就是通過建立條件反射而學到的。例如很多學生可能不喜歡外語,因為他們將外語與要求在課堂上大聲翻譯句子這樣不愉快的經驗聯(lián)系了起來。在課堂上被提問難題引起了焦慮,學生形成了對外語恐懼的條件反應,可能泛化到他們對其他課程或學校機構的恐懼,以致在其他學校經驗中發(fā)生類似的學習過程。
那么關于華生,教師招聘筆試中都考查哪些知識點呢?我們來通過兩道題來熟悉一下。
1.華生的小艾爾伯特實驗違背了教育實驗的( )原則。
A.倫理 B.實證 C.思辨 D.統(tǒng)計
【答案】A。解析:華生這種無良知、缺乏人道主義的實驗給小艾爾伯特帶來一生的心理恐懼和陰影,違背了教育實驗研究的倫理性原則。
2.首先打出行為主義心理學旗幟的人是( )。
A.巴普洛夫 B.華生 C.桑代克 D.班杜拉
【答案】B。
你了解華生嗎?你需要掌握這幾點
華生是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奠基者和捍衛(wèi)者,他根據經典性條件作用原理做了一個著名的恐懼形成實驗。實驗被試是一名叫阿爾伯特的出生只有11個月的嬰兒,首先讓他接觸一個中性刺激小白兔,小阿爾伯特無害怕的表現(xiàn),似乎想去用手觸摸它。然后兔子出現(xiàn)后,緊接著就出現(xiàn)用鐵錘敲擊一段鋼軌發(fā)出的使嬰兒害怕的響聲(無條件刺激)。小白兔出現(xiàn)和鋼軌敲擊聲經過三次結合,單獨出現(xiàn)小白兔也會引起艾爾伯特的害怕與防御的行為反應;6次結合后,小阿爾伯特的反應更加強烈,隨后泛華到相似的刺激,阿爾伯特對任何有毛的東西都感到害怕,如老鼠、制成標本的動物,甚至有胡子的人。
根據這個嬰兒通過經典性條件作用獲得經驗的實驗,華生提出了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關于學習實質的觀點:有機體的學習就是通過經典性條件作用的建立,形成刺激與反應之間聯(lián)結的過程。
在這里,大家需要掌握的如下知識點。
第一,華生的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與巴普洛夫的條件作用模式如出一轍,都說明了學習是S和R 之間建立聯(lián)結的過程。都存在學習的獲得與消退,泛化與分化。
第二,此項實驗違背了心理學實驗研究的倫理性原則,這種無良知、缺乏人道主義的實驗給小艾爾伯特帶來一生的心理恐懼和陰影,也遭到心理學界大多數(shù)學者的反對。
第三,此外,華生還是典型的外鑠論的代表人物。他說,給我一打健康的嬰兒,不管他們的祖先狀況如何,只要給我一個任由我支配的環(huán)境,我都可以把他們培養(yǎng)成從領袖到小偷的各種人才,所以他無視遺傳對兒童的影響因素,過分夸大環(huán)境的決定作用,這也是不對的。
結合常見的考題,我們將這部分內容進行相應的鞏固。例如:
行為主義心理學家華生說:“給我一打健康的嬰兒,不管他們的祖先狀況如何,只要給我一個任由我支配的環(huán)境,我都可以把他們培養(yǎng)成從領袖到小偷的各種人才”,這說明華生是()的代表人物。
A:內發(fā)論 B:外鑠論 C:二因素論 D:多因素交互作用論
答案B:泛化。對于外鑠論這個概念,大家在把握的時候需要重點認識兩點,一個當選項中有外鑠論而沒有環(huán)境決定論是我們要選擇外鑠論,而當選項中有環(huán)境決定論,并且題干中也出現(xiàn)了如“給我一個任由我支配的環(huán)境”時,則一定要選擇最精確的答案。
關注我科學備考
教師考編有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