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所有人都想欺負我?
不自信,他們不傻,感覺到了你的弱,所以總想欺負你。欺軟怕硬是人性,都有這種沖動,只不過有些人會做出來,有些人不會做出來。
面對喜歡指責他人的人,最好遠離吧,定力不好很容易被祂們影響。等定力強大了,你心不動,祂就影響不了了你,反倒被你影響,變得不那么刻薄了,愿意忍一忍了,甚至有的人變的向陽而生了。當然如果能忍一忍還是堅持忍上一陣子,這樣能幫助我們直面各種恐懼焦慮,對這些負面情緒脫敏。然后,我們再離開也挺好。我一個朋友就是這樣的,祂老板很兇,祂挺怕祂,要辭職,但是最終決定再堅持一個月,等克服了恐懼再辭職,不然會有陰影。然后在這一個月里,她直面恐懼,直面老板的憤怒,最終超越了恐懼,不再害怕她的老板。
什么是定力?定力就是不被自己情緒、念頭、欲望等牽著鼻子走的能力。定力不好,常常心隨境轉,別人給個笑臉高興很久,給個白眼難過惱怒半天。定力強大了,境隨心轉,氣場溫和卻很有力量,以柔克剛,會把對方震懾住,不再繼續(xù)傷害我們,還有可能潛移默化中影響對方,讓他們的言行舉止?jié)u漸向我們靠攏、看齊。很多人之所以崇尚以惡止惡,他強硬我要更強硬,是因為大家內心深處覺得柔是弱的,不可能四兩撥千斤似的克制住剛。在我們修定力的過程中,會漸漸意識到,柔確實是可以克剛的,原來除了以惡止惡這條越走越窄的路還有另外一條路可以走。到那時,我們會發(fā)現(xiàn)外面世界怎么對待我們跟我們如何感覺如何反應是兩碼事。外面驚濤駭浪,我自如如不動,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這些境界隨著我們心性的修行、定力的強大是可以漸漸達到的。
修定力:有人讓你本能的不舒服,就放松身體,把注意力放到自己的呼吸和身體覺受上來,純感覺身體的不適感,不討厭不抗拒這些不適感,也不歡喜它們,過一會不適感消失了,也就那樣了。過一會又想起這些人事,又有情緒了,再繼續(xù)感知,不討厭不抗拒。時間長了。情緒的能量就越來越小,我們的定力也會越來越強。腦海里閃現(xiàn)出各種念頭,靜靜的看著它們,不討厭也不歡喜它們,就能不被它們影響了。不抱怨,純感受,放過自己,覺知到自己在抱怨,及時止損,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放過自己。煩惱就是不好的情緒和念頭的持續(xù)出現(xiàn),而且我們還被它們影響了,不是厭惡它就是歡喜它。不厭不喜才能不被它們影響。直面煩惱,穿越煩惱,才能超越煩惱。
為什么能忍就忍,而不是能怒就怒,敢怒就怒,除了我們都熟知的原因外,還有一些非常有力支持我們能忍就忍、放過自己、及時止損的觀點——我們產生的不好的情緒、念頭都會存到我們自己心里,污染我們的心。往心里存多了負面情緒信息,一方面它們的力量越來越大,如果定力不好,脾氣越來越大。脾氣大了,發(fā)泄對象就泛化了,從激怒我們的人波及到親朋好友,反正我怒的時候,是很容易看誰都不爽的,假如定力不好傷了周圍人,他們也會還擊的,導致我們更怒,形成惡性循環(huán)。不加克制,久了,我們就成別人眼里的垃圾人了,到處被激怒、發(fā)泄情緒。這樣的人很多的。
還有一點,往心里存什么就會體驗到什么。存負面情緒念頭多了,那些負面情緒念頭常常自己冒出來,我們會覺得好像也沒有什么人事來煩我們,怎么覺得莫名的很憤怒、想歇斯底里的打砸,那可能是自己產生的憤怒太多了,或者手機里暴力畫面看多了,都存我們心里去了。
往心里存很多寧靜喜悅的能量,存美好的信息,就常常體驗到莫名的寧靜喜悅幸福踏實感。沒有什么讓我們高興的事發(fā)生,仍然常常莫名的感受到喜悅幸福感…,一些小花小草都能激發(fā)我們的喜悅感。
得抑郁癥焦慮癥的人,心里存了太多負面情緒,寧靜喜悅的能量太少了,越到后面,越少,枯竭了,想開心就是開心不起來。心里沒有怎么能感受到。庫存里沒有,怎么拿出來用。
所以,要及時止損,放過自己,不往心里倒垃圾。
從因果論上說,都是業(yè)力糾纏顯現(xiàn),多讀讀經書,金剛經,心經,圓覺經,六祖壇經,維摩詰經,楞嚴經,法華經等等。消業(yè)障,增長智慧。。多去大自然走走,多看看他人優(yōu)點,看看這世界的美好的地方。提高自己的頻率,低頻的人自然遠離,就算暫時遠離不了,但是咱如果定力強、就能不被自己情緒念頭影響,也就不被對方影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