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點級主板,PCIe4.0、WiFi6E無線網卡,技嘉B660M小雕AX主板測評
英特爾的第12代酷睿處理器上市已經有段時間了,市面上可以買到的CPU型號覆蓋了從入門的奔騰G系列到旗艦的i9-12900K。和12代酷睿處理器搭配的主板從低端到高端覆蓋了H610、B660和Z690芯片組。這些主板中我認為B660主板是非常適合入手的甜點級主板。

最近各大電商平臺的促銷力度很大,各種配件都能拿到實惠的價格,相比前一陣更適合裝一套12代的酷睿主機。現在就和大家分享一套我的裝機方案,對有裝機計劃的可以提供一些數據上的參考。

一、硬件清單:
◇intel Core i7-12700K
◇技嘉B660M AORUS ELITE AX DDR4主板
◇Tt ToughRam 3600 8G×4
◇索泰RTX3070Ti-8G6X PGF OC
◇aigoP3000 Pro 1TB固態(tài)硬盤
◇酷冷至尊HAF500機箱
◇威剛XPG 魔核850W電源
◇九州風神冰立方620散熱器。
二、裝機

這次主板使用的是技嘉的B660M AORUS ELITE AX DDR4,是一款價格實惠,堆料夠強的主板。

包裝盒的背面對產品的規(guī)格和特性進行了詳細的標注,其中我認為比較重要的參數包括:12+1+1相數字供電、雙PCI-e4.0 SSD插槽、2.5千兆網卡和支持WIFI6E無線網絡等。
這款主板因為性價比高的原因,在配件上沒有附送什么花里胡哨的東西,標配的附件包括兩條SATA線、WIFI天線、硬盤位螺柱等,都是非常實用的。

從B660M的型號上可以知道這是一款M-ATX板型的主板,大小在主板中介于ATX和ITX主板之間,可以兼顧那些喜歡小機箱的用戶。

雖然12代酷睿處理器在制程和工藝上對功耗做了很大的優(yōu)化,但是畢竟性能擺在那,發(fā)熱是肯定不會少的。高速的固態(tài)硬盤現在也是發(fā)熱大戶,為了讓CPU和硬盤運行得更穩(wěn)定,技嘉的這款主板在散熱上是下了不少功夫的。

作為一款中端主板,技嘉B660M AORUS ELITE AX DDR4主板還是挺舍得堆料的。以供電為例,它采用了12相VCORE供電+1相VCCTG供電+1相VCCAUX供電,每相提供60A的電流,用來應付i7-12700K這種中端CPU是妥妥的沒問題的。雖然沒有實際測試,但是我覺得拿這款主板跑i9-12900K這種旗艦CPU應該也是沒問題的。畢竟12900K設計功耗只有150W,即使是超頻功耗也只有330W左右。

供電模組的MOSFET上用厚實的散熱片做了覆蓋,從這個角度可以看到散熱片和電器元件之間還有一層藍色的導熱墊輔助散熱。
對于CPU供電方面,主板提供了8+4pin的電源插槽,在裝機的時候我建議還是把插槽全部插滿,這樣可以降低供電線的負載,減少線纜發(fā)熱。

這一代主板的CPU插槽是改換門庭的一代。全新的LGA1700接口除了有更多的針腳以外,外形也從前幾代的方形變成了長方形,從根兒上就不兼容前面的CPU了。

這一代主板既有支持DDR4內存的型號,也有支持DDR5內存的型號。處在4/5兩代內存換代的時期,支持DDR4內存的主板更值得選?,F在DDR5內存價格偏高,頻率也沒有質的提升,所以我認為支持DDR4內存的主板更適合拿來裝機,能降低不少的成本。技嘉的這款主板采用了4條DDR4內存插槽,最高支持5333MHz的頻率,最大支持128GB容量。

主板的右下角部位是4個SATA硬盤接口,接口平行于主板方向,在裝機時建議提前接好硬盤線再把主板安裝到機箱里。

主板的南橋芯片位置也覆蓋了獨立的散熱片,從散熱片的規(guī)格來看南橋芯片的發(fā)熱量應該不大,這點比起AMD的X570要強太多了。

受限于M-ATX版型主板的面積,這類主板的PCI-E插槽普遍以2條居多。這款主板靠近CPU的PCI-E插槽支持PCIe 4.0×16規(guī)格,同時插槽還做了金屬裝甲防護,可以對顯卡提供更穩(wěn)固的支撐。遠離CPU的一條PCI-E插槽規(guī)格為PCIe 3.0×4.

如果說兩條顯卡插槽規(guī)格不一樣是點小遺憾,那M.2的固態(tài)硬盤插槽就直接把性能拉滿了。這款主板設計了2條PCIe 4.0 Gen4×4規(guī)格的M.2插槽,可以提供64Gbps的傳輸速度,理論上可以支持8GB/s傳輸速度的NVMe固態(tài)硬盤??拷麮PU位置的固態(tài)硬盤位出廠標配了金屬散熱馬甲,且同樣有輔助散熱的導熱墊。
現在越來越多的主板都開始使用一體化擋板,我認為這點是非常人性化的,以前我不止一次出現裝好主板以后才發(fā)現沒裝擋板,返工既麻煩又浪費時間。這款主板背板上的I/O接口數量和種類給的很充足,對于外設比較多的用戶也是夠用的。接口方便包括USB 2.0×4、DP×1、HDMI 2.1×1、USB 3.2 Gen2(TypeC)、USB 3.2 Gen2×1(紅色)、USB 3.2 Gen1×2(藍色)、2.5G千兆網卡接口和一組音頻接口。現在越來越多的路由器和智能手機開始支持WIFI6E甚至更快的網絡,技嘉的這款主板也順應潮流,在硬件上已經率先支持了WIFI6E。

這次搭配技嘉B660M AORUS ELITE AX DDR4主板裝機的是i7-12700K,12核心20線程。
I7-12700K的主頻雖然只有3.6GHz,但是它的睿頻頻率卻可以達到5.0GHz,滿速運行時的i7-12700K的性能是非??植赖摹?/p>
內存使用了4條Tt的ToughRam DDR4 3600MHz,支持RGB燈效,插滿4條插槽的效果很nice。散熱器使用的是九州風神冰立方620。雖然是一款風冷散熱器,但是因為大霜塔的結構加上2把散熱風扇和6根熱管,它可以提供260W的散熱功耗,實測是能夠壓住i7-12700K的。

機箱使用了酷冷至尊的HAF500中塔機箱。這款機箱在顏值上是相當可以的,尤其是前面板上的2把20cm的RGB風扇直接把顏值拉滿。
三、上機測試

開機一次點亮,首次開機會直接進入BIOS,在EASY MODE模式下可以非常直觀地了解系統(tǒng)各個硬件的運行狀態(tài)。例如我這套主機開機后i7-12700K直接運行在約4.7GHz,待機溫度37℃,電壓約1.233V在未開啟XMP時內存運行頻率2666MHz。
ADVANCED MODE是針對有經驗的用戶或者喜歡超頻用戶的。在這里有非常豐富的選項菜單,可以針對CPU、內存等各個硬件進行精細的調節(jié)。
以內存超頻為例,這里就提供了內存倍頻調整、Gear模式等調節(jié)選項。i7-12700K的默認性能就已經非常強了,普通用戶可以在默認設置下直接使用。后續(xù)關于CPU性能方面的測試都是基于默認值,沒有做任何超頻方面的調整。
在CPU-Z的性能測試中i7-12700K的單核成績?yōu)?86.8,多核成績?yōu)?414.9。如果單純的看數字很難看出i7-12700K的性能到底有多強。那咱們就直接和以往幾代旗艦級CPU的CPU-Z成績做個對比。
無論是單核成績還是多核成績,i7-12700K都超過了i9-10900K、i9-11900K這些前代旗艦CPU的性能。即使是拉出AMD現在的旗艦5950X來比一比,單核性能也是完虐5950X的。

CineBench R23和R20都是考察CPU性能的軟件。在R23中單核得分1927 pts,多核得分22824 pts;在R20中單核得分743 pts,多核得分8689 pts。
V-Ray測試用i7-12700K的得分為15736,性能屬實不錯。

CPU Profile測試中i7-12700K的最大線程得分超過了1萬分。
在3DMark測試中TimeSpy測試的顯卡得分14800,CPU分數為15817,軟件給出的游戲效能預估中,很多游戲(如戰(zhàn)地V、大表哥2等)都可以在1440p的分辨率下跑出140+FPS的成績。由此可見這套整機用來玩游戲是非常流暢的,說通吃主流游戲一點也不夸張。
最后再來看看這套主機的魯大師得分。魯大師的綜合性能得分約為192.5萬分,擊敗全國99%的用戶。這樣的性能用來打游戲綽綽有余,日常辦公更是小菜一碟。
四、裝機總結

B660主板雖然定位中端,但是并不妨礙它使用i7-12700K甚至i9-12900K這種高端的硬件。如果追求主機的整體性能,完全可以選擇性價比高的主板,把主板的預算適當降一降,省出的錢投到CPU和顯卡上。技嘉的這款主板素質是非常不錯的,用料和做工都屬于第一梯隊。搭配上合適的CPU、顯卡以后就是個能扛能打的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