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注一擲》一部比反詐宣傳更行之有效的影片
《孤注一擲》同樣又是一部期待了蠻久的電影,影院的宣傳也好,短視頻的仿拍變裝也好,這些方式都使這部影片早早的進入了視線,周圍的朋友也都很期待。但作為反詐題材的影片,是第一部嗎?顯然并不是,回想之前看的此類型的影片,還是挺擔心的。 影片給人的感覺并不像是單一主角為故事主要人物的,一開始通過女警官的演講開啟了整個故事,程序員潘生為了去更好的公司謀求發(fā)展被詐騙團伙利用,強行綁架到境外的詐騙基地,手機護照也都被沒收,一開始的反抗情緒也在毆打之下逐漸緩和,通過頭目陸經(jīng)理的介紹,潘生熟悉了詐騙的流程,也同時發(fā)現(xiàn)這里的人都是和自己一樣被不正當?shù)姆绞綇娦袔У竭@里,但都已經(jīng)習慣了自己“人工狗推”的生活。因為“大貨”阿天的上套,潘生與梁安娜合作并成功騙到了上千萬的巨額資金。故事同時也將鏡頭對準了受害者本人及周圍的親人,在表現(xiàn)詐騙手法的同時一點一點的展露出了受害者心理上的變化,從一開始的“好奇”,到贏錢之后的“欣喜”,自認為掌握了賺大錢的賭徒技巧,可就在得以慢慢的下注之后迎來的確是全部輸光的必然命運。輸了就會不甘心,正印證了警官之后所說的“人有兩顆心,一顆是貪心,一顆是不甘心”,阿天開始借錢,賣車,賣房,騙取奶奶的存折,甚至是偷取首飾,盡管他知道這樣不對,但早已無法自拔,迎接他的終將是一敗涂地,自殺成為了植物人。他的女友小雨覺得或許自己不撤銷阿天賭球的下注,就不會出現(xiàn)之后的事情,可一個已經(jīng)上癮的賭徒真的會因為一次翻盤就金盆洗手嗎?結合警官的解釋,不論如何,從踩進圈套的那一刻開始,就已經(jīng)被套牢了。而潘生從未放棄掙扎,一次又一次地努力換來的都是失敗,不僅斷了腿,甚至害死了梁安娜和一個要回家的普通人。就在即將放棄的時候,國內的好友發(fā)現(xiàn)了端倪,給束手無策的警方提供了線索,又因為“起死回生”的梁安娜使警方最終得以破獲這一特大犯罪集團。 為什么梁安娜沒死呢?還得多虧集團的二把手是一個戀愛腦,因為喜歡所以心軟放了她,自認為梁安娜或許會因為感激,或許會因為守規(guī)矩而不破壞自己的事業(yè),甚至在事情敗露之后背刺了老大,當然最后也是很好的詮釋了“戀愛腦都得死”的經(jīng)典且必然的下場。雖然這是影片的槽點之一,但這是促使故事發(fā)展的情節(jié)節(jié)點,如果二把手心狠手辣,一心搞事業(yè),那故事或許也就沒有了下文,殘酷的現(xiàn)實可能不會這樣,但作為故事需要還是要有。 最吸引人之一的就是受害者阿天的故事線,從一個陽光開朗,對待朋友、家人都溫柔善良的人,變成了暴躁易怒,大吼大叫還自殘的人;從一個碩士畢業(yè)即將在新公司開啟新人生的狀態(tài),變成了躺在床上裹滿了繃帶,插著呼吸機的植物人;從一個開著豪車,住著大房子,父母有著非常優(yōu)渥的家底,變成了一無所有的廢人。愈發(fā)的沉迷,愈發(fā)的癲狂,整個人物狀態(tài)的變化都非常符合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的需要,充分的詮釋且代表了一部分人在中套之后的歷程。設定上阿天完全可以歸屬為富有的群體之中,但仍舊沒有逃脫掉貪婪這個究其為根源的點,并且緊扣了警官所說的“兩顆心”,影片之后算是彩蛋般的演出了一些其他家庭,不同職業(yè),不同身份地位的人在遇到詐騙后的反應與狀態(tài),無一例外的都和阿天或多或少的相似。 不過影片到最后三分之一的時候開始,就給人一種明顯的急切、迫切的感覺,故事的節(jié)奏猛然加快,直到最后警方破獲詐騙集團,像是為了結尾而被迫結尾,詐騙集團也是為了被抓而被抓,完全不是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到所需部分的自然呈現(xiàn)。但最后收尾的部分是又回歸到了演講會場,潘生和梁安娜現(xiàn)身會場發(fā)言,營造出了真實經(jīng)歷的觀感,鏡頭定格在最后排手握門禁籌碼的胖男人手上,膚色體態(tài)明顯的突出了非國人的狀態(tài),那他究竟是誰呢?是陸經(jīng)理口中的大老板嗎?我們不得而知,留下了令觀眾遐想的懸念留和白空間。 除此之外,還有的就是影片的鏡頭語言很不錯,鏡頭的組接,專場鏡頭等等,可以說讓人眼前一亮,導演申奧作為新人導演真的蠻棒的。網(wǎng)上也只是偶然看到導演路演的時候曾說在拍攝期間會收到很多的不好的,威脅恐嚇的消息,除此之外便再無其它的臺前幕后的宣傳。大可不必像某些電影,一個好的作品是不需要去特意強調自己幕后是有多么辛苦的,自己付出了多少,觀眾的口碑就是最好的回應和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