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核污染水排海,進口海鮮還能吃嗎?

大家好,我是小肥良。
福島核泄漏事件,想必大家非常的熟悉。
2011年3月11日,日本發(fā)生一場9.0級的地震,引發(fā)了特大海嘯。
這次地震和海嘯對福島第一核電站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導致大量放射性物質泄漏。

為了冷卻反應堆,東京電力公司不得不不斷向核反應堆注入淡水,并抽出被污染的地下水。
然而,這些水中含有極高濃度的放射性物質,主要是氚,難以清除。

日本政府聲稱將核污染水排入大海是最合理的解決方案,認為經過濾并稀釋后的核污染水不會對環(huán)境和人體造成危害。
然而,這一決定并沒有說服國際社會和日本國內的民眾。

一旦將核污染水排入大海,就會對全球海洋環(huán)境、食品安全以及人類健康造成不可估量的影響。
比如說核廢水的主要物質氚,哪怕劑量較小,也有可能被魚吸收到體內,嚴重可致癌,另一種放射性物質碳-14,則有損害人類DNA的潛在危險。

德國海洋科學研究機構指出,福島沿岸擁有世界上最強的洋流,從排放之日起57天內,放射性物質就會擴散到太平洋的大半區(qū)(包括咱們這)。
3年后美國和加拿大將遭到核污染影響,10年后蔓延到全球海域。

十幾年來,迫于日本國內外的反對聲浪,日本遲遲沒有排放核廢水。


然而就在最近,日本方面好像著急了。
前段時間,日本政府宣布,將從8月24日開始,也就是發(fā)稿這天,將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核污染水排放入海。
據計劃,這場持續(xù)30年的排放行動將如同一個永不閉合的水龍頭,不斷向大海傾訴著日本的“苦衷”。

消息一出,國際社會一片嘩然。
韓國掀起了“搶鹽”的狂潮,人們認為鹽可以起到凈化水質的作用,能夠避免水產品受到核污染的影響。
據說韓國政府更是投放了400噸儲備鹽,方便老百姓搶購。

全羅南道高興郡沿海一帶,韓國漁民手持標語參加集會活動,抗議日本核污染水排海計劃。

與此同時,我們國家也迅速響應。
7月7日,海關總署表示,將禁止進口日本福島等十個縣(都)食品。
對來自日本其他地區(qū)的食品特別是水產品(含食用水生動物)嚴格審核隨附證明文件,實施100%查驗。
未來根據實際情況,將不排除會升級反制措施。

那么,這十個被禁止進口食品的日本縣(都)都是哪幾個呢?
它們分別是:
日本福島縣、群馬縣、栃木縣、
茨城縣、宮城縣、新瀉縣(大米除外)、長野縣、琦玉縣、東京都、
千葉縣。

小伙伴們記住了哦,如果你在超市、餐廳發(fā)現(xiàn)有來自這些地方的產品,請一定要留個心眼別買,而且最好能向有關部門舉報哦!
因為這是海關嚴令禁止進口的,是觸犯法律的行為,大家一定要警惕起來。

那有的小伙伴就要問了:
國家都嚴令禁止進口了,不會還有人冒著風險走私吧?
唉,你還別說,還真有。

7月26日,北京日報的記者就做過調查,從網上購買了日本食品,結果發(fā)現(xiàn)都來自日本輻射區(qū)。

隨后,記者又以消費者身份,從兩家店鋪購買了日本S&B四級辛口咖喱和日本S&B黃芥末粉。
結果發(fā)現(xiàn),前者具體生產地為栃木縣,后者具體生產地為埼玉縣,均在海關總署公布的十個縣(都)名單之列。

線上不靠譜,那線下會不會靠譜點呢?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浙江省嘉興市市監(jiān)局就接到舉報,說嘉善縣的幾家商店都有銷售日本核輻射區(qū)的食品。



明明大家應該同仇敵愾一致對外,卻有的人還在窩里橫,不知道他們在想些什么…
小伙伴們在購買進口零食的時候,一定要看清楚產地在哪哦,如果有疑問的話也可以向經銷商索取海關出具的“檢驗檢疫證明”,來驗明正身。

那有的小伙伴又要問了:
日本核污染水排海 進口海鮮還能吃嗎?
目前,國家只是執(zhí)行“局部禁止出口,其他嚴格檢測”的方針(詳見上文),因此“理論上”只要海鮮是通過正規(guī)渠道購買的,就不用太擔心。
但是!核輻射潛在的危害性、擴散性仍不可估量,而且海鮮同樣存在“走私”的可能性,并不能百分百完全隔絕。

作為一個去市場買菜/去餐廳吃飯的普通老百姓,我既很難去對老板賣的海鮮去追根溯源,也無法拿自己的健康去賭一把。
因此安全起見,我個人還是建議大家盡量少吃或者不吃日本海鮮吧。

說白了,從日本決定排放核廢水的那一刻起,各國和日本之間的“信任危機”就已經產生了。
無論日本那邊將自己的產品吹得怎么安全無害,“核廢水”的這層標簽,大概是撕不掉了。
根據新京報報道,日本東電已經確認今天排放200-210噸核廢水,我真服了,小日本能不能滾出地球????
這一行徑無疑是拿全球海洋環(huán)境和全人類健康當賭注,極其自私自利,極不負責任。

史上最難預測的一場生態(tài)災難,恐已釀成。
希望大家都能健健康康的,保護好自己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