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美術(shù)大師羅伯特·麥考爾(Robert T. McCall

曾受雇于NASA的太空美術(shù)大師羅伯特·麥考爾(Robert T. McCall)擅長描繪探索場面。他曾為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NASA等機構(gòu)繪制過大量畫作,其中尤以壁畫為代表,畫面縱貫古今,繁而不亂。麥考爾的大量畫作有很強的史詩性,不變的主題是對過去的追憶、對先賢的敬意與對未來的憧憬,利用用色彩偏冷但極其絢爛的背景來烘托在不同歷史時期探索活動的典型代表,激動人心。觀看麥考爾的畫作,與其說是在欣賞宇宙的宏麗,感嘆成就的輝煌,倒不如說是在勝利之后站在全人類的立場上回顧征服天空的坎坷過程,是在追問探索的真諦,是在展望未來的圖景。這與我初聽First Flight時的感覺竟是如此相近…… Celebrating 100 Years of Powerd Flight
麥考爾為NASA的Dryden飛行中心繪制的《動力飛行百年慶:1903-2003》。畫面的主線是各時期代表性的飛行器,大致自中下部太陽中心(繪有萊特兄弟的飛機)起順時針分布。橫幅上書萊特兄弟的名言“我相信飛行是可能的(It is my belief that flight is possible)”,其上站立者自左向右分別代表一戰(zhàn)飛行員、二戰(zhàn)飛行員、NASA試驗機飛行員、航天飛機宇航員和進行太空行走的宇航員。詳見說明圖。 History of Flight
麥考爾為Dryden中心繪制的《飛行的歷史》。畫面以地球為背景,上方飛揚的是空間站和群星。地球之前飛翔著數(shù)種飛機(其中相當(dāng)一部分是試驗機),前景則是試飛員和研究者(也許是Dryden的員工?)群象。這幅畫與其稱為飛行的歷史,倒不如說是飛行試驗的歷史。 Dryden Flight Center
《Dryden飛行中心》,其上羅列了多種試驗飛機。 Prologue and the Promise
麥考爾為加州迪斯尼樂園Horizons pavilion繪制的壁畫《序言與允諾(The Prologue and the Promise)》,畫面的線索是人類文明的進程。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從文明古國走來,一直走向未來。背景從左至右分別展現(xiàn)了金字塔、方尖碑、巨石陣、中美洲的金字塔、帕臺農(nóng)神廟、耶路撒冷石頂、泰國的建筑、中國的寺廟、非洲部落棚屋、圣彼得大教堂、泰姬陵、巴厘島寺院、日本的Daibutsu佛像、大本鐘和國會大廈、埃菲爾鐵塔、莫斯科圣巴西爾教堂、華盛頓紀(jì)念碑、美國國會山,最后是未來城市的構(gòu)想圖。天空的場景也由從濃云密布轉(zhuǎn)為陽光燦爛再轉(zhuǎn)為群星璀璨,正意味著經(jīng)歷坎坷之后人類才有了今日的輝煌文明,而未來則寄托于太空深處。有意思的是,麥考爾將他家人的形象繪制在了畫面最前方的山頭上。 Big Picture
《大圖景》,其上展現(xiàn)的是地球生命演化,并逐漸發(fā)展出人類文明的過程。畫面中央站立的是原始人類,左半為遠(yuǎn)古生命的起源和演化,右側(cè)則是人類文明巨匠群像及對未來的展望。環(huán)繞地球的軌道上則羅列著不同時期的航天器。畫面的含義很明顯:從遠(yuǎn)古走來的人類一直向往著飛出地球,在以無數(shù)巨匠為代表的一代又一代人努力下,人類在太空中找到了未來的寄托。 Dream
《夢想》,畫面分三層,最上一層是太空,中間一層描繪了來自地球的探索者,最下一層是包括V2火箭、水星飛船和阿波羅登月艙在內(nèi)的航天器。該畫作可以看成是對太空開拓者的敬意與對新一代的期望。 Tour of the Universe
《宇宙之旅》,因長度過大只好拆成四部分展示。這是我所見過麥考爾的壁畫中覆蓋時間尺度最大的一幅:從宇宙誕生描繪到人類的未來。整個畫面分為14小段:起源、宇宙的疆域、地球的創(chuàng)生、生命的起源、史前生物、恐龍時代、人類的起源、文明的興起、航空航天的成就、1969年7月20日阿波羅登月、對未來的承諾、殖民太空邊疆、星際旅行、無盡的史詩。上百億年的歷史融會于一畫之中,其展現(xiàn)的大眼光和氣魄酣暢淋漓而又引人深思。 Art of the Cosmic Age
《宇宙時代的藝術(shù)》,是麥考爾與俄羅斯太空美術(shù)家安德雷·索可洛夫合作完成的作品。這幅畫的主題是人類進行太空開發(fā)的歷史,從人造地球衛(wèi)星一號到國際空間站。輝煌燦爛的背景上交疊著行星軌道,展現(xiàn)力度的同時又為畫面憑添了幾分韻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