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就是在救命!腦中風發(fā)作時,如何進行正確急救?
腦中風是一種常見的腦血管意外疾病,發(fā)病人群以40-70歲的中老年人為主,在這個年齡段,多數腦中風患者還會伴有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等,更是大大增加了發(fā)病的風險。
即使是已經發(fā)作過中風的患者,也不能掉以輕心,中風可不是那么“溫柔”的疾病,它很容易復發(fā),而且每復發(fā)一次,病情就加重一次。

所以處于危險年齡段的中老年人,或者是患有一些血管疾病的病人,都需要提高警惕,比如:出現原因不明的肢體麻木或刺痛,尤其是發(fā)生在身體某一側的刺痛,并且感覺到渾身無力,使不上勁,或者伴有言語不清、眼花、行動笨拙等癥狀時,極大可能是腦中風的先兆,建議及時到醫(yī)院進行專業(yè)檢查。
腦中風發(fā)病的誘因有很多,而且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比如:情緒大起大落、或者排便時用力過度,都有可能誘發(fā)腦中風,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就會造成癱瘓,甚至導致死亡。

所以家中如果有人屬于危險人群,那么家屬就很有必要掌握急救方法以防意外。
這5點要牢記!
1. 首先需要明確我們急救的目的,是為了保住病人的生命,維持生命體征,為專業(yè)救援爭取時間,降低語言障礙、偏癱、視力障礙等的殘疾率,所以進行急救的同時千萬不能忘記撥打120,或者也可以通過其他途徑盡快將患者送到有救治條件的醫(yī)院。
2. 救助者應守候在病人身邊,一旦發(fā)現嘔吐物阻塞呼吸道,需要立即清除,如果病人呼吸停止,救助者還應當立即對其進行心肺復蘇。
3. 對于意識清醒,且血壓顯著升高的患者,可以給他服用一直在吃的降血壓藥物,如果患者意識已經模糊,就不能再給他吃任何藥物,以免藥物進入呼吸道,造成呼吸道堵塞窒息。
4. 對于小中風的患者,即短暫腦缺血發(fā)作,異常情況持續(xù)時間比較短暫,可能只是幾秒或幾分鐘,最多不超過24h,這類人也需要盡早送醫(yī)進行CT檢查。
因為腦中風是可以反復發(fā)作的,如果不重視起來,下一次發(fā)作的時候就不知道有沒有機會了。

類似于短暫的意識不清、語言不利、肢體麻木無力、或者是一側眼睛視物模糊、視力下降,這些癥狀都可能是小中風,應該要及時到醫(yī)院就診,防止病情加重。
5. 如果病人昏迷倒地,或睡眠中叫不醒,懷疑有腦中風的可能時:
①保持周圍環(huán)境安靜,檢查病人摔倒時有無外傷,如果有需要可以進行相應的出血包扎。
②將昏迷的病人移至寬闊通風的地方,便于急救,搬運過程盡量保持平穩(wěn),不要扭曲病人的頭部和上身,搬運時應當由1人托住頭部,與病人身體保持水平,其他人協助移動身體。
③不要墊枕頭,讓病人平臥,頭側位,保持呼吸道通暢,避免將嘔吐物誤吸入呼吸道,造成窒息,同時切忌用毛巾等物堵住口腔,妨礙呼吸。

頭側位
④經過急救訓練的救助者,可以將排除外傷的意識不清的患者擺放成復原臥位, 有利于保持呼吸道通暢和嘔吐物流出。

復原臥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