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里來的》
人正確思想是從哪里來的
(一九六三年五月)
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里來的?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嗎?不是。是自己頭腦里固有的嗎?不是。人的正確思想,只能從社會實踐中來,只能從社會的生產(chǎn)斗爭、階級斗爭和科學實驗這三項實踐中來。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思想。而代表先進階級的正確思想,一旦被群眾掌握,就會變成改造社會、改造世界的物質(zhì)力量。人們在社會實踐中從事各項斗爭,有了豐富的經(jīng)驗,有成功的,有失敗的。無數(shù)客觀外界的現(xiàn)象通過人的眼、耳、鼻、舌、身這五個官能反映到自己的頭腦中來,開始是感性認識。這種感性認識的材料積累多了,就會產(chǎn)生一個飛躍,變成了理性認識,這就是思想。
這是一個認識過程。這是整個認識過程的第一個階段,即由客觀物質(zhì)到主觀精神的階段,由存在到思想的階段。這時候的精神、思想(包括理論、政策、計劃、辦法)是否正確地反映了客觀外界的規(guī)律,還是沒有證明的,還不能確定是否正確,然后又有認識過程的第二個階段,即由精神到物質(zhì)的階段,由思想到存在的階段,這就是把第一個階段得到的認識放到社會實踐中去,看這些理論、政策、計劃、辦法等等是否能得到預期的成功。一般的說來,成功了的就是正確的,失敗了的就是錯誤的,特別是人類對自然界的斗爭是如此。 在社會斗爭中,代表先進階級的勢力,有時候有些失敗,并不是因為思想不正確,而是因為在斗爭力量的對比上,先進勢力這一方,暫時還不如反動勢力那一方,所以暫時失敗了,但是以后總有一天會要成功的。人們的認識經(jīng)過實踐的考驗,又會產(chǎn)生一個飛躍。這次飛躍,比起前一次飛躍來,意義更加偉大。因為只有這一次飛躍,才能證明認識的第一次飛躍,即從客觀外界的反映過程中得到的思想、理論、政策、計劃、辦法等等,究竟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此外再無別的檢驗真理的辦法。 而無產(chǎn)階級認識世界的目的,只是為了改造世界,此外再無別的目的。一個正確的認識,往往需要經(jīng)過由物質(zhì)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質(zhì),即由實踐到認識,由認識到實踐這樣多次的反復,才能夠完成。這就是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就是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F(xiàn)在我們的同志中,有很多人還不懂得這個認識論的道理。問他的思想、意見、政策、方法、計劃、結論、滔滔不絕的演說、大塊的文章,是從哪里得來的,他覺得是個怪問題,回答不出來。對于物質(zhì)可以變成精神,精神可以變成物質(zhì)這樣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飛躍現(xiàn)象,也覺得不可理解。 因此,對我們的同志,應當進行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的教育,以便端正思想,善于調(diào)查研究,總結經(jīng)驗,克服困難,少犯錯誤,做好工作,努力奮斗,建設一個社會主義的偉大強國,并且?guī)椭澜绫粔浩缺粍兿鞯膹V大人民,完成我們應當擔負的國際主義的偉大義務。
根據(jù)中國青年出版社一九六四年出版的《毛澤東著作選讀(乙種本)》刊印。
注釋
這是毛澤東審閱《中共中央關于目前農(nóng)村工作中若干問題的決定(草案)》(即前十條)稿時在十個問題前面加寫的一段文字。《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里來的》是毛澤東關于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問題的重要單篇著作之一。寫于1963年5月。原文為毛澤東修改《中共中央關于目前農(nóng)村工作中若干問題的決定(草案)》(即“前十條”)時增寫的一段文字。后來單獨作為一篇文章發(fā)表。曾編入中國青年出版社1964年6月版《毛澤東著作選讀》乙種本。后又收入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編輯的、人民出版社1986年8月出版的《毛澤東著作選讀》下冊,以及1996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澤東文集》第八卷。毛澤東在文章中批駁了認識論根源上的唯心主義觀點,闡述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基本原理和學習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重要意義,是毛澤東同志60年代初的一篇重要的哲學論文,對主觀與客觀、物質(zhì)與精神,特別是實踐與認識的關系作了辯證的說明,堅持了《實踐論》的思想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