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確實是一部很適合B站的劇
現(xiàn)實其實很殘酷,有的人你就算是講再多的道理也沒有用,而有的人從一開始就懂得換位思考和體貼他人。真正該反思的人往往不會反思,他們只會有各種借口維護他們自己的觀點,也因此我才說這部劇挺適合B站。因為B站相對而言更加的年輕,年輕的我們可以為了一部動漫愛上化學,也可以為了一部日劇開始注意自己網(wǎng)上的言行。
改變一個人確實很難,改變自己也不容易,道德最該約束的永遠是自己而不是別人。所以這部劇反應的殘酷的現(xiàn)實的同時,也透露出的很明白的一點,哪怕是多一個人也好,只要有一個人因此而改變,這部劇就完成了它的意義。
這部劇的針對人群也很分明,就是年輕人。年輕人的沖動,正義感,做事情的不成熟,不會換位思考等很容易造成網(wǎng)絡上對他人的中傷??傆腥藦娬{言論自由,但是卻不知道言論自由的前提是不傷害他人,沒有證據(jù)的謾罵是人身攻擊和誹謗,而老把所謂“言論自由”掛在嘴邊的噴子們最擅長的就是這個。網(wǎng)絡并非法外之地,但是終究過于龐大,個別跳梁小丑雖已伏法,但還是有很多人拿著小刀助紂為虐。望氣血方剛的年親人們在頭腦發(fā)熱想要抒發(fā)一腔熱血和爭議之前先冷靜分析一下,查證一下,哪怕對方真的有罪,也不一定當死。而網(wǎng)絡上很常見的,其實是在事情反轉過后,大家發(fā)現(xiàn)用力過度,被職責的人雖然有錯但根本沒那么大的錯,傷害造成了,于是說對方反正有錯,被傷害也是活該。這種人我就看到過很多很多。所謂罪有應得,完全超過了錯誤應付出的代價,就不叫罪有應得了。有誰還記得《十二國記》里芳國的王是為什么死的呢?
世間并非非黑即白,很多東西不能隨意定論好壞,但是人們總有一個壞習慣,我喜歡的那就都是好的,我討厭的那就都是壞的。很多人甘愿做一個無腦,放肆的去發(fā)泄他們的情緒,他們不知道他們是錯的嗎?不一定不知道。但是希望這些人記住,這種無腦針對的環(huán)境進一步惡化下去,總有一天會反噬到你自己頭上。我們所行的為他人著想的事情,其最終受益的都將會是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