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幕與鍵盤俠

鍵盤俠個個是詭辯大師,地頭智慧的集大成者,仿冒的蘇格拉底,二手的亞里士多德。
自己平日看一些游戲直播,見了不少指點江山的鍵盤俠。不滿意主播的,不滿意他人的,還有什么都不管,上來就問候家人的。
做主播,內(nèi)容創(chuàng)作者,一部分職責居然成了受鍵盤俠們的氣。對方生活不順,打開直播發(fā)泄,你軟了受不住,硬了人家還要挾你。
彈幕不只直播平臺,還有B站等的視頻網(wǎng)站。一些人看多了視頻,就賴上了視頻,不見外了,開始倒弄自己的情緒?;蚴莾煞饺顺痴?,氣勢洶洶,你爭我奪。有趣的是雙方經(jīng)常揣摩對面怎么想,以此發(fā)起詰難,再等著回擊。這更像是自己內(nèi)心的獨角戲,自己給自己使絆子,還樂此不疲,情緒盎然。這些人在平日多是啞巴,話都說不利索。
直播圈有個詞叫“搞心態(tài)”,一些用戶不干別的,聲粗氣壯只為破壞主播心態(tài)。這種行為中傷他人,不惜自己跳入糞坑。貶低這些人吧,有些不舍,但把他們當鮮活的生命對待吧,又不值得。
“釣魚文化”,故意說低劣的話引人上鉤,吵作一團。生活中受了氣,不捶回去,或者不想著解決,反弄一種渾噩文化出來,眾人泡在其中斗智斗勇,不亦樂乎。
微博上的新聞,上海一個修車老大爺在路上撒釘子,“創(chuàng)造顧客”。一好友也吃過此虧,不知道是不是同一位老大爺。之前還看到一個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團隊,推廣干洗生意,把宿舍樓洗衣機的電線全剪斷了,覺得很光榮,是企業(yè)求生存的“壯舉”。
自己不甚了解飯圈,但鍵盤俠是有飯吃的。熱門的鍵盤俠,月收入三四千元。這大致是幾年前的行情,現(xiàn)在估計水漲船高了。自己常年關注的一個游戲網(wǎng)站,每個新聞都有特定的幾個用戶挑起事端。其中一個用戶的昵稱很耿直,叫“女權主義云玩家”。什么詞敏感起什么,還組合起來。此種開門見山的昵稱讓我忍俊不禁。一些用戶耿直,去與這些人撕扯,但對方是流氓,說不過,反弄得自己難受。
朋友實踐出了成熟的彈幕屏蔽方案。等級篩選,熱詞屏蔽,爹媽詞屏蔽,句式屏蔽,感嘆號也屏蔽??傊?,盡一切可能擋住犬言吠語。這種硬性屏蔽,會漏掉一些正直的言語,但能屏蔽99%的不良彈幕。效果如此神奇,估計又是貝葉斯的功勞了。
瞅東瞅西的收獲。自己一個個屏蔽鍵盤俠,看他們起什么名,頭像是什么,有什么自我介紹,不亦樂乎。風花雪月的人物圖案,滄桑的簽名,惡劣的言語,在他們眼中,這就是所謂的“匡扶正義”了。
屏蔽功能很舒心,但不消一會兒,系統(tǒng)提示人數(shù)達到了50的上限。我意猶未盡,覺得網(wǎng)站應該技術進步,提升屏蔽人數(shù)到500人,這樣應該夠了。不過服務器在哭泣,數(shù)據(jù)庫在流淚,給每個用戶分配這么多容量,網(wǎng)站勢必吃不消了。
與斗魚比,虎牙甚至都沒有屏蔽功能。不看彈幕,不舒服。看吧,擾人心情。左右為難。
用蛀蟲,臭蟲來比喻鍵盤俠并不合適。前者是生物,見不得光,形態(tài)別扭,靠腐肉為食,有科學依據(jù),合情合理。但鍵盤俠喜黑暗,容貌丑陋,腐食,我想不好原因,科學也沒解釋。還是放過蟲子們吧。
前幾日,一個代表提案網(wǎng)游實施人臉識別。這大可推廣到所有網(wǎng)絡社區(qū)。都人臉識別了,提升“鍵盤成本”,看這些大俠們還有沒有膽量去“直抒胸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