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歲“寶藏繪本奶奶”自學成才:人生是一萬個值得
今年77歲的蔡皋,生活在長沙。
她曾一舉獲得布拉迪斯拉發(fā)國際插畫雙年展(BIB)“金蘋果”獎,相當于“插畫界的奧斯卡獎”,而她是中國首位獲獎?wù)摺?/p>
她不僅是位頂好的藝術(shù)家,更因為通透的生活態(tài)度,被年輕人親切地稱為“寶藏奶奶”。

要把最好的東西給童年
翻看蔡皋的手賬,是了解她繪畫作品的一個“引言”。
她畫《荒野狐精》,改編自蒲松齡的《聊齋志異》,講述一個孩子憑借智慧和勇氣獵狐妖、救母親的故事。
有細心的讀者發(fā)現(xiàn),小男孩寶兒的眼睛有時畫成了藍色。她說:“藍得像湖水一樣澄明的眼睛,代表著孩子獨特的眼光,可以洞察萬物的真相?!?/strong>

她畫《花木蘭》切入了更細微的視角,“人們的印象里,一定要把花木蘭畫成武將的形態(tài)。我不要,我要她是美麗的,善良的。在我這里,她就是一個樸素的女孩子,喜歡她原本的生活,喜歡她的女性身份,所以愿意去保護家人,贏了后也更想要回家。”

她畫《曬龍袍的六月六》,土家族的節(jié)日,顏色很好看,畫出來很熱鬧,而且節(jié)日代表了對生活的一種肯定。

有畫壇鬼才之稱的黃永玉先生看到了,一翻,馬上就說:“畫得好啊?!?/strong>蔡皋回憶說,這句話給了她很大的支撐。
很多人都曾來勸她,說蔡皋是浪費掉了,一個藝術(shù)家不做,要去做圖畫書,多小眾啊。
但她認為最好的東西要給童年。
最正的力量,是厚道、真誠,是熱愛生活。
她要在書里面向孩子們傳遞這樣的精神。?

可愛的家人,一生的禮物
蔡皋對民間文化的熱愛,來自她生命的體驗。
1946年,蔡皋出生于長沙,生機蓬勃的老街市井,溫暖融洽的大家庭,為蔡皋的生命抹上了明亮的底色。
蔡皋的外婆沒有念過書,卻最懂得四時八節(jié)的民俗物事,也總有說不完的故事。在蔡皋的手賬中,外婆幾乎無所不能:做甜酒、做壇子菜、包粽子、做雄黃酒……日子無論貧富,總是過得有聲有色,熱氣騰騰。

左:蔡皋的外婆?右:“幫外婆納鞋底”,蔡皋根據(jù)回憶所畫
如此童年,蔡皋一輩子都在尋找,都在懷念,那是人生最初的暖色調(diào),充滿了蓬勃的生命力。

36歲換賽道,人生重新開始
20世紀60年代,從湖南第一師范學校畢業(yè)的蔡皋,被分配到株洲偏遠的寺村當小學語文老師。

20歲左右時的蔡皋
那個時候,鄉(xiāng)村小學的老師不僅要教書,還要承擔一年四季的農(nóng)活。
“砍柴擔水,打壩,起水塘,春插秋收最累,剛開始的時候很想哭?!?/p>
后來她漸漸適應了,被大自然和淳樸的村民療愈了。
那段日子,也成為她創(chuàng)作繪本《桃花源的故事》藝術(shù)激情的源泉?!爸袊l(xiāng)野的美,閉上眼睛都是,不用找道具,就能畫下來?!?/p>

蔡皋畫畫好,但她沒有接受過正規(guī)的美術(shù)教育,只能自己訓練自己,臨摹各種作品。
36歲那年,蔡皋結(jié)束了鄉(xiāng)村執(zhí)教的生涯,被調(diào)到湖南少年兒童美術(shù)出版社當編輯。

在出版社工作時的蔡皋(左)
那個年代的童書并不受重視,領(lǐng)域小眾,報酬低,基本沒人愿意做。所以她這個新人編輯,一入行就遇上了大難題:根本找不到作者資源。
那就索性自己創(chuàng)作,自己參賽!
1987年,上海舉行了“全國兒童美術(shù)邀請賽”,蔡皋創(chuàng)作的《七姊妹》拿下了優(yōu)秀作品獎。
自那之后,蔡皋的筆頭感覺越來越好,對畫畫的酷愛,加上往昔生活履歷的支撐,蔡皋走進了繪畫世界的桃花源。

普通人的生活最溫暖
現(xiàn)在的蔡皋,每日買菜做飯帶孫子,跟尋常老人并無兩樣。
天氣好的時候,她會來到樓頂自己種植的小花園,把人間可愛的瞬間,用一支樸素的畫筆和畫紙定格。
“普通人的生活最溫暖,我珍惜這一切。我過去的人生,也有困難的時期,但就像喝巖茶,第一口清苦,后面卻有回甘。很多回甘的東西都是好過直接吃糖。”

蔡皋把民間故事、傳統(tǒng)文化都變成了一個個曼妙的圖畫世界,給了孩童最直觀、最本質(zhì)的美。
她說,“美是一種很闊達的東西,是讓人有心跳的感覺,重新有了對生活的信心。我幸運地遇上了畫畫,把這些生活經(jīng)歷放在了畫里?!?/p>
“希望大家在看我的藝術(shù)的時候,可以有一種溫暖的東西,它跳出來,擁抱你?!?/p>
人生是一萬個值得探索和發(fā)掘的世界。
如果我們擁有熱愛生活的心態(tài),我們就會在平凡普通的生活里發(fā)現(xiàn)無限的溫暖和精彩。
在我們努力奮斗的日子里,記得時刻保護自己熱愛生活的心態(tài),通過欣賞自然之美和生活之美來治愈自己,不要忘記向善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