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躍老師說為人父母的智慧
天下父母心
不只要有心,更要有為人父母的智慧
如果有一種覺知,能讓孩子們不重蹈我們的覆轍
如果有一種了解,能讓孩子的一生不至于錯過
如果有一種明白,能讓孩子開始追求自己的未來
如果有一種學習,能讓孩子自己做到
如果有一種教育,能讓孩子只會變得更好
如果有一種對待,能讓孩子真正成為
如果有一種準備,能讓孩子的人生站在最好的起點
這就是真正為人父母的智慧
這一切的覺知、了解、明白、學習、教育、對待、準備都來自孩子的潛意識,走進孩子的潛意識才是一切的開始。

馬躍老師分享一則有趣的案例。孩子有時候不能清晰地用語言表達他的情緒和想法,但是他的作品不會掩飾他的內(nèi)在。上面這幅圖畫是一個4歲男孩畫的,可以看出,孩子的作品選用了同色系的畫筆,說明他性格開朗隨和,沒有心機,不過隨意性的筆法有說明孩子控制力、偏執(zhí)感較強,說明他對自己的愛好、興趣的渴望感極強,對母親更加認同,但是與父親的親子關(guān)系還需要進一步構(gòu)建。我據(jù)此做出了評估意見和行為引導建議,建議孩子媽媽多給孩子讀一些關(guān)于爸爸的繪本,多同孩子一起閱讀興趣類的繪本,建議爸爸多跟孩子做一些支持性的游戲,比如大風車、照鏡子,提高父子間的信任度和默契感。咨詢后三個月我對這個家庭做了電話回訪,孩子父母表示效果十分顯著,孩子明顯懂事了很多。

馬躍老師開設(shè)了網(wǎng)上個人心理咨詢室(公眾號【馬躍】或小程序【馬躍ABC】),將繪畫心理投射應用在心理咨詢中,由原來“等”來訪者說,轉(zhuǎn)變成“同”來訪者一起分析。目前,這項技術(shù)較多地應用在兒童心理建設(shè)上,幫助家長走進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了解孩子的真實感受,及時解決發(fā)展過程中的各類問題。馬躍老師深耕繪畫心理投射研究多年,聚焦心靈教育與實踐應用。
馬躍老師覺得在繪畫解讀過程中,“治愈”當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從畫中學會“自覺”才是比任何一件事情都重要的,自覺的過程是變化的過程,能改變自己的良藥除了自己沒有別人!羅杰斯說:“我們生命的過程,就是做自己,成為自己的過程?!崩L畫心理解讀,正是運用自身的能量認識真正的自己,再現(xiàn)久違的幸福感。
公眾號【馬躍】或小程序【馬躍ABC】,關(guān)注記住這個公眾號和小程序?!罢嬲\付出,身體力行”這是與馬躍老師共事的同事、客戶對他的一致評價,也是他“切身陪伴、用心溝通”的工作成果。馬躍老師會一如既往發(fā)揮自身所長,幫助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