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座隱藏的海鮮大城,人均黃蜆子自由!
今天,風(fēng)物君來到祖國萬里海疆之最北盡頭——遼寧丹東。沒錯,就是那個隔著一條鴨綠江,就能清清楚楚地看到朝鮮國第四大城市新義州的傳奇邊城!

獨特的地理和氣候,賦予此地諸多令人艷羨的特產(chǎn),以大草莓、軟棗獼猴桃為代表的“丹東水果天團”,更是早已馳名北國。但其實,丹東的海產(chǎn),品類之獨特,滋味之肥美,完全不比她的水果遜色。
丹東所臨的海域,正是鴨綠江之入海口。自長白山一路奔流而來的江水,沖淡了海水的鹽度,再加上平坦而富集著泥沙的海床、較冷的水溫和優(yōu)良的水質(zhì),讓這片大海變得相當豐饒。盡管在名氣上,丹東的海鮮不如大連的那么顯赫,但它卻是一座不折不扣的“隱藏”海鮮大城,也是東北人吃海的首選目的地之一。

而說到吃海鮮這件事兒,一方面,和所有坐享高品質(zhì)海鮮的海濱居民一樣,丹東人十分懂得欣賞海鮮的原味,清蒸、水煮甚至生腌,是他們對待新鮮海產(chǎn)的基本操作;另一方面,作為一座文化多元的活力城市,在丹東人的“海鮮菜”上,我們既能看到東北菜的醇厚和實惠,也能見識到朝鮮族的烹飪技藝。在中國漫漫的海岸線上,丹東的海之味,絕對擁有讓人一嘗不忘的獨特本領(lǐng)。

攝影/啾啾二甜
- 01 -
從黃蜆子到大飛蟹:
丹東海鮮,個個都是水中貴族
在丹東下轄的縣級市東港,以及丹東市區(qū)內(nèi),有幾座規(guī)模不小的海鮮市場。來丹東吃海鮮,這些海鮮市場是首選之地。因為不少鮮肥的海鮮無需過多烹飪,你選好了過個秤,攤主幫你用水一煮,拿小紙碗裝了,坐在店里的小桌子上即可立刻開吃。環(huán)境固然嘈雜簡陋,但那最短運輸鏈帶來的極致新鮮,卻是任何館子都無可比擬的。

而在丹東各大海鮮市場,最暢銷、也最誘人的海貨,莫過于黃蜆子(xian,三聲)了。
黃蜆子,學(xué)名叫做青柳蛤,是一種只出產(chǎn)于黃海淺海的獨特海產(chǎn)。丹東人管我們常見的花蛤叫“黑蜆子”,顧名思義,黃蜆子是一種殼是黃色的蛤類。不過,別看只有一字之差,黃蜆子的肉更加肥滿、脆嫩,汁水十分濃郁,和花蛤完全是兩個段位的口感和鮮度。

而正如開頭所講的,丹東近海的低鹽度海水、以及平坦、富集著泥沙的海床,正是黃蜆子生長的絕佳之地。在我國出產(chǎn)的所有黃蜆子之中,丹東黃蜆子,個頭最大,肉質(zhì)最肥厚。因為要越冬,丹東黃蜆子的殼比較厚、煮起來不容易碎裂,其質(zhì)感,讓食客感到穩(wěn)重而扎實。

圖/圖蟲·創(chuàng)意;攝影/李浩
丹東人捕撈黃蜆子,用這幾年時髦的東北話說,“豪橫”。在豐收的年頭,數(shù)十萬斤的大黃蜆子進入東港。黃蜆子堆積成山,場面十分震撼。
今年的黃蜆子不便宜,五十塊一斤。一百蚊買上兩斤,讓攤主拿水一煮,鹽都不必加,飯店里叫“原汁黃蜆子”,那口感中既有脆嫩、又有些韌性,汁水橫流,鮮香四溢,連那帶著微微黃色的湯,都鮮得讓人忍不住大叫。

而在東港,適合這么簡單水煮的海鮮,當然不只黃蜆子。低鹽度的海水、富含有機質(zhì)的海床,讓丹東的海螺、香螺同樣個頭大,肉質(zhì)肥,拿水煮了,牙簽轉(zhuǎn)著圈挑出來,一口上頭,絕不夸張。還有皮皮蝦,本地人叫“蝦爬子”,丹東蝦爬子個頭很大,而且肉質(zhì)緊致,入口的彈牙、飽滿,讓人不禁慨嘆,但凡水溫高個兩度,都養(yǎng)不出這樣的極品。

最值得一提的,是丹東的梭子蟹。遼寧人管梭子蟹叫“飛蟹”,名字飄逸俊朗。因為水冷,丹東的梭子蟹同樣個頭大、肉質(zhì)緊。丹東東港是中國最大的梭子蟹養(yǎng)殖基地,這里的飛蟹,堪稱國內(nèi)梭子蟹中的“貴族“,無數(shù)人專程驅(qū)車從沈陽到東港,就是為了煮上兩個鮮蟹子吃。

- 02 -
丹東海味:
東北菜、朝鮮菜與生猛海鮮的極致碰撞
丹東的餐館,無論店名還是菜色,多和海鮮脫不開干系。但海鮮的名目再多,也別忘了,丹東是一座如假包換的東北城市。東北菜的底色,在丹東,給那些生猛鮮甜的海鮮,狠狠地“上了一課”。

攝影/啾啾二甜
丹東的菜館,很多都是把食材碼好一盤盤擺著,客人去了,直接指盤子點菜,老板娘端進廚房給師傅咔咔一頓炒,在這樣的操作流程下,炒菜上菜極快,因此我在丹東最驚艷的第一口,就給了白爆海螺。
把那夠肥夠大的螺(海螺或香螺都可以,香螺便宜些,味道有些差異)切成薄片,直接下鍋生著爆炒,臨出鍋澆上蔥油,配菜青椒胡蘿卜,勾一層薄薄的芡。無論是味型,還是菜的觀感,都讓我第一時間想到了溜肉段。當然,那咸鮮的芡汁底下,裹著的不是炸過的豬肉,而是脆嫩、鮮肥的大螺片。

圖/圖蟲·創(chuàng)意;攝影/曼巴創(chuàng)意 manbapic
如果說,白爆海螺的東北菜意味還不夠明確,那么,人稱丹東名菜的海螺燉茄子,簡直就是一道南方沿海居民聽了會驚掉下巴的、用最極致的東北菜做法做最鮮海味的極端例子。那海螺的鮮與韌,融合茄子吃進去的濃濃油香,整道菜黏糊糊,neng歪歪(東北話,用來形容一種黏膩的狀態(tài)),但無比下飯,是所有北方人都無法拒絕的快樂料理。

圖 / 匯圖網(wǎng);攝影 / maogeweiwu
丹東盛產(chǎn)銀魚,本地人叫面條魚,丹東人會把面條魚裹上面炸成“面條魚排”,然后,用加了橙汁的汁水炒一下裹上味道,你說這做法和鍋包肉沒關(guān)系,沒人會信。丹東人做海魚,更是喜歡用大醬,其技法,和福建人做醬油水一樣簡單,但濃郁的黃豆醬滋味,卻給了那些名貴鮮活的海魚,帶來一種濃郁的鄉(xiāng)土風(fēng)情和親切感。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東北最大的口岸城市,丹東不但和朝鮮國有著十分頻繁的貿(mào)易往來,城市中更是生活著不少朝鮮族。中國朝鮮族同胞,以及朝鮮、韓國人對海鮮的獨到理解,對丹東人的海鮮吃法,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攝影/鬼微
去朝鮮面店整兩碗現(xiàn)壓的冷面,必須得來點兒拌菜。朝鮮族十分愛吃涼拌的海產(chǎn),比如用辣醬拌的明太魚絲,就是整個朝鮮族文化區(qū)的硬通貨。而丹東的朝鮮族,則近水樓臺先得月,無數(shù)新鮮的小海鮮,在他們的大鐵盤里和明太魚擺在一起,共同成了佐餐的涼拌菜:常見的有涼拌海螺、香螺,涼拌海兔……一餐下來,酸甜適口,是連續(xù)吃了很多頓東北流派的海鮮后,清爽解膩的必備菜色。

攝影/子彧
而說到丹東的朝鮮族餐飲,最值得一提的,無疑就是生腌。沒錯!除了這幾年因為生腌“毒藥”爆火的潮汕,丹東,其實是個擁有深厚生腌經(jīng)驗的隱藏海鮮生腌大城。比如丹東的朝鮮族,會用醬油去生著腌制肥大的梭子蟹,叫“醬蟹”,集鮮、咸、辣為一體,非常生猛。(注意?。?!生腌有風(fēng)險,請謹慎食用,量力而為!)
丹東的餐廳幾乎都會做生腌。從比較猛烈的腌蟹、腌蝦,到比較家常的生拌泥螺,生拌海蠣子……丹東人吃生腌的熱情,似乎僅次于原味煮海鮮。值得一提的是拌鳥貝、赤貝以及拌蜆子一類,丹東人會用酸甜口的汁去拌,清爽可口,讓人很容易讓人忘了那食材原本是如何生猛,滿足了口欲,苦倒了胃腸……



攝影/啾啾二甜
而如果說有什么烹飪形式,是東北漢族和朝鮮族共同熱愛的,那一定就是燒烤了!
丹東的燒烤,形式幾乎完美地介于東北烤串與韓式烤肉之間。講究的店會用“核桃炭”,即山核桃的殼,作為燃料,熱力高、煙少,烤出來的肉有獨特的風(fēng)味。爐子上扣上鐵網(wǎng),食材都是一盤盤上,本地人叫“盤肉”,把那上等的牛肉厚厚切了一盤,用洋蔥和油腌了,烤出來十分過癮。

圖 / 圖蟲·創(chuàng)意;攝影 / 荔枝醬手帳
丹東的燒烤當然離不開海鮮,去本地的燒烤店,門口都和海鮮大排檔一樣擺著好多水族箱。香螺厚厚地切一盤,上爐烤了,QQ彈彈,別有風(fēng)味。腌好的醬蝦,既能直接生吃,也可以上爐烤,各有風(fēng)味,老少咸宜。大黃蜆子吐盡沙子,更是可以直接上爐,烤到張嘴,所有的汁水都沒有流失,燙燙地吃上一個,你會瞬間明白,什么叫做鮮味炸彈。

圖 / 匯圖網(wǎng);攝影 / 忽然映象
喝著鴨綠江啤酒,夾著一個又一個滾燙但鮮肥的蜆子,聽著江畔的朝鮮餐廳里面?zhèn)鞒龊榱恋难莞杪暎谶@個北有秀麗群山、南有壯闊江海的豐饒而安靜的小城,生活的滋味,就這樣被濃縮在這張小烤爐之中,隨著炭火和海鮮的香氣慢慢升騰。
- END -
文丨藍蜆子
圖片編輯?| TAO
設(shè)計 | 東子
頭圖攝影?| 匯圖網(wǎng)?餐意繪
封圖攝影?| 視覺中國
文中未署名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本文系【地道風(fēng)物】原創(chuàng)內(nèi)容
未經(jīng)賬號授權(quán),禁止隨意轉(zhuǎn)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