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弈棋——是桌游?還是“棋”?
之所以想寫這樣一篇文章,是因為以前曾有三國演弈棋友討論過這個問題,其實,在本人看來,三國演弈棋,與其說是“棋”,不如說它是桌游。
至于我為什么這么認為,三點原因:
1、規(guī)則:三國演弈棋有很多類似桌游的游戲設定,比如漢獻帝的設定、結盟點的設定、被將先走、兵力收編等,其中東漢的設定可以說是點睛之筆!一旦結盟或殺漢后,東漢方被激活。試問一下,傳統棋有這樣那樣的設定么?
2、游戲配件的設定:首先來說三國演弈棋的棋盤,也不是像中國象棋棋盤那樣光禿禿的,而是對某些特殊點位進行了設定,比如魏國的都城是許昌,五個兵位分別是長安、宛城、新野、汝南、徐州,吳蜀包括東漢也是一樣的。整張棋盤就好比是三國時期的地圖或者是類似桌游版圖的存在;其次再說三國演弈棋的棋子,三國演弈棋的53枚棋子也不是單純的車馬炮相士兵,每一枚棋子都對應一個三國名將;最后就是三國演弈棋的對局采用的是年代記錄法,比如第一回合為公元189年。試問第二句,傳統棋有這樣的關于棋盤、棋子、對局回合數的趣味設定么?
3、經驗:三國演弈棋與傳統二人棋最主要的區(qū)別也是最根本的區(qū)別就在于“經驗談”這個問題。下傳統二人棋,剛入門的新手,即便他熟悉了所有規(guī)則,也是絕絕對對贏不過經驗豐富的老手的,即便老手讓子、讓先也是新手很難贏的,除非他是天才。而三國演弈棋呢?同樣是剛掌握各種規(guī)則的新玩家,對上經驗豐富的老玩家,即便不用老玩家讓先、讓子,也不一定會輸!因為三人對弈的不確定性,使得老玩家根本就沒有辦法準確的掌握對局進程方向,雖然三國演弈棋老玩家也有一定的經驗積累,如果兩個新玩家配合得當,老玩家照樣也是不堪一擊。而且三人對弈的復雜度和不確定因素,使得剛入門的新玩家也是可以從中謀利進而取勝的,是有一些桌游對局中才會有的運氣成分在里面的。因為本人剛入門的時候就曾在對局中擊敗過三國演弈棋齡7年的某位元老玩家,以及去年作為一名三國演弈棋齡4年的老玩家被兩名入門不到一年的新玩家聯手擊敗……而且本人在玩卡牌游戲的時候,剛入門那會勝率也是很可觀的,就是因為桌游本身就是技術與運氣的結合。玩三國演弈棋,光有經驗技術,而運氣不好,也一樣會輸,這不正是桌游的特點么?!
以上這些例子就充分說明了,三國演弈棋與其說是“棋”,不如說是桌游!是“披著棋的外表的桌面游戲”。三國演弈,雖然具備棋的特點,有棋盤、棋子,但是如果將棋盤看做桌游版圖,棋子看做桌游配件,加上其獨有的趣味設定與對局的不確定因素和運氣成分,不就是地地道道的桌游了么?!因此在整改專欄時,本人將三國演弈棋劃為桌游,與棋區(qū)分開來。
后記:最后再說說本人與三國演弈棋,三國演弈棋對于本人來說,已經超出了愛好的范疇,而更像是一種責任與義務,使我自發(fā)的不自覺的就想著為三國演弈做些什么。三國演弈棋也已經植根于我的內心深處,正所謂三句話不離本行,本人在平時日常生活與工作中,也經常是三國演弈不離口……就算看個番劇,我也會思考,里面的人物關系是否可以用三國演弈的方式來表示并加以解決……是不是有點走火入魔了呢?本人自己也這么覺得……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