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古典名篇(先秦)《墨子·七患》賞析

2023-08-09 16:21 作者:jxfzylr  | 我要投稿

《墨子·七患》

《墨子(節(jié)選)》,袁行霈主編“中華傳統(tǒng)文化百部經(jīng)典”叢書(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8年版)2021-02-26

1.子墨子曰:國有七患。七患者何?城郭溝池不可守[1],而治宮室,一患也;邊國至境[2],四鄰莫救,二患也;先盡民力無用之功[3],賞賜無能之人,民力盡于無用,財寶虛于待客,三患也;仕者持祿,游者愛佼[4],君修法討臣[5],臣懾而不敢拂[6],四患也;君自以為圣智而不問事,自以為安彊而無守備[7],四鄰謀之不知戒,五患也;所信者不忠,所忠者不信,六患也;畜種菽粟不足以食之[8],大臣不足以事之[9],賞賜不能喜,誅罰不能威[10],七患也。以七患居國[11],必?zé)o社稷[12];以七患守城,敵至國傾。七患之所當(dāng),國必有殃[13]。

注釋:

[1]溝池:隍池,護城河。 [2]邊國:邊邑,九州之外。國與邑,名可互稱。析言之則國大邑小?!3]先盡民力無用之功:即“先盡民力于無用之功”,省介詞“于”。下文“民力盡于無用”,可證。這句是說,先自將民力耗盡于無用之舉?!4]仕者持祿:以下兩句是說,為官者唯圖守祿,游談?wù)咄綈劢挥?,皆只為自己打算而不顧國家利益。持祿,守住俸祿。持,保,守。祿,俸祿。佼,通交。交,交友。 [5]討:誅討,責(zé)罪?!6]臣懾而不敢拂:是說臣子恐懼而又不敢違逆。懾,懾服,恐懼。拂,悖逆?!7]彊:通“強”。 [8]畜種菽粟:是說蓄積種植豆與谷。畜,即《雜守》中“令民家有三年畜蔬食”之“畜”,又作“蓄”。積,聚。菽,豆。粟,谷食,此處泛指糧食?!9]事:通“使”。古文“事”“使”一字。使,使役。 [10]威:通“畏”?!巴薄拔贰惫抛植⑼ā!11]居國:積蓄于國。居,積?!洞蟠鞫Y記·虞戴德》:“居大則治?!蓖跗刚浣庠b:“居,蓄也,積也?!薄12]社稷:土神與谷神,也作國家的代稱。社,土神。稷,谷神?!13]七患之所當(dāng):以下兩句是說,遭逢七患,國必罹殃。當(dāng),值,遭。

原邊注:

本章指出治理國家可能遇到的七種禍患。

“先盡民力無用之功”與“民力盡于無用”,同為第三患而其意有重,第六患的“所信者不忠”與第七患的“大臣不足以使之”、第三患的“賞賜無能之人”與第七患的“賞賜不能喜”意亦有重。蓋墨門弟子所記不同而后輯為一帙,致有駁雜現(xiàn)象出現(xiàn)。

2.凡五谷者[1],民之所仰也[2],君之所以為養(yǎng)也[3]。故民無仰則君無養(yǎng),民無食則不可事[4]。故食不可不務(wù)也[5],地不可不力也[6],用不可不節(jié)也[7]。五谷盡收,則五味盡御于主[8];不盡收,則不盡御。一谷不收謂之饉[9],二谷不收謂之旱,三谷不收謂之兇,四谷不收謂之饋[10],五谷不收謂之饑。歲饉,則仕者大夫以下皆損祿五分之一。旱,則損五分之二;兇,則損五分之三;饋,則損五分之四;饑,則盡無祿,稟食而已矣[11]。故兇饑存乎國,人君徹鼎食五分之三(五)[12],大夫徹縣[13],士不入學(xué)[14],君朝之衣不革制[15],諸侯之客、四鄰之使,雍食而不盛[16],徹驂騑?[17],涂不蕓[18],馬不食粟,婢妾不衣帛,此告不足之至也[19]。

注釋:

[1]五谷(穀):指黍、稷、麻、麥、菽,或指稻、黍、稷、麥、菽。此處泛指糧食。 [2]仰:恃,望,仰賴?!3]養(yǎng):供養(yǎng),奉養(yǎng)?!4]事:通“使”?!5]務(wù):趨,專力?!6]力:用力,勤勉?!7]節(jié):節(jié)約,節(jié)儉?!8]五味盡御于主:是說諸般美味都能進獻給君主享用。五味,酸、咸、辛、苦、甘,此處泛指諸般美味。御,進,進獻。 [9]饉(jǐn):谷(穀)蔬不熟。古時,谷不熟曰饑,蔬不熟曰饉。而饉又通指谷蔬不熟。 [10]饋:通“匱”。匱,空乏。 [11]稟食:亦稱稍食,賜谷,供給?!12]徹鼎食五分之三:“三”原作“五”。從孫詒讓校改。這句是說,人君撤去食物三鼎,唯食兩鼎。徹(徹),通“撤”。下文“徹縣”“徹”字同。鼎食,食物盛之于鼎?!13]徹縣:即撤懸,指撤去樂器鐘磬之屬??h,通懸。懸,懸掛,此處指懸掛于架木上的鐘磬?!14]學(xué):學(xué)宮,學(xué)校?!15]君朝之衣不革制:是說天子、諸侯入朝禮服(天子皮弁服,諸侯冠弁服)不更制作。革,更,改。 [16]雍:通“饔”。饔,熟食。 [17]驂騑(cān fēi):駟馬之車在旁的二馬。古人車駕四馬,夾轅二馬,謂之服。其外二馬,謂之驂。騑,義同“驂”。 [18]涂不蕓:道路不除草(不修治)。蕓,即《論語·微子》:“植其杖而蕓之”之“蕓”,通“耘”。耘,除草。 [19]此告不足之至也:是說凡此都是告知官吏百姓,國家谷物匱乏已達極點。

原邊注:

此章論述五谷關(guān)系國計民生,如逢兇饑之歲,朝野上下皆須節(jié)省用度,以過難關(guān)。

3.今有負(fù)其子而汲者[1],隊其子于井中[2],其母必從而道之[3]。今歲兇、民饑、道餓,此疚重于隊其子[4],其可無察邪?故時年歲善,則民仁且良;時年歲兇,則民吝且惡[5]。夫民何常此之有[6]?為者寡(疾)[7],食者眾,則歲無豐。故曰:“財不足則反之時[8],食不足則反之用?!惫氏让褚詴r生財,固本而用財[9],則財足。故雖上世之圣王,豈能使五谷常收,而旱水不至哉?然而無凍餓之民者,何也?其力時急[10],而自養(yǎng)儉也。故《夏書》曰“禹七年水”,《殷書》曰“湯五年旱”,此其離兇餓甚矣[11]。然而民不凍餓者,何也?其生財密,其用之節(jié)也[12]。

注釋:

[1]負(fù):背,背負(fù)。汲,汲水,取水于井?!2]隊(隊):即“墜”。隊、墜古今字?!皦嫛?,墮,墜落。下文“此疚重于隊其子”,“隊”字同?!3]其母必從而道之:是說他的母親必定設(shè)法引導(dǎo)他,從而將他救出。道,通“導(dǎo)”。導(dǎo),引導(dǎo)?!4]此疚重于隊其子:原作“重其子此疚于隊”。從王引之校改。這句是說,這些苦難(歲兇、民饑、道餓)重于汲母墜子于井的傷痛。疚,病,傷,痛苦?!5]吝:吝嗇,貪吝?!6]何常此之有:是說為什么常常會有這類情況呢?此之有,即“有此”,古代漢語賓語前置又加代詞“之”加以復(fù)指的用例?!7]為者寡:原作“為者疾”。從俞樾校改。陸穩(wěn)本、唐堯臣本正作“為者寡”?!顿F義》:“食者眾而耕者寡”,與此處“為者寡,食者眾”義同。 [8]財不足則反之時:是說財用匱乏則應(yīng)反思農(nóng)作是否違天時(以致不得足收)。時,天時,時節(jié),得時?!9]本:指農(nóng)事,農(nóng)桑。古時經(jīng)濟運轉(zhuǎn)恒以農(nóng)桑為本,而工商為末?!10]力時急:是說專力把握農(nóng)時而抓緊勞作?!11]此其離兇餓甚矣:是說這表示他們遭受兇荒饑餓十分嚴(yán)重。離,罹,遭。下文“故國離寇敵則傷”,“離”字同?!12]其生財密:以下兩句是說,因為他們開辟財源很密集,而消費又很節(jié)儉。

原邊注:

本章論述“財不足則反之時,食不足則反之用”之理,強調(diào)必須固本節(jié)用,方可抵御旱水災(zāi)害,避免凍餓禍患。

“其生財密,其用之節(jié)”兩句,道出墨家“節(jié)用”包括開源和節(jié)流兩個方面,而非只是注重儉用之一偏。

4.故倉無備粟,不可以待兇饑[1]。庫無備兵[2],雖有義不能征無義。城郭不備全,不可以自守。心無備慮,不可以應(yīng)卒[3]。是若慶忌無去之心,不能輕出[4]。夫桀無待湯之備,故放[5];紂無待武之備,故殺。桀紂貴為天子,富有天下,然而皆滅亡于百里之君者[6],何也?有富貴而不為備也。故備者國之重也:食者國之寶也,兵者國之爪也[7],城者所以自守也。此三者國之具也。故曰以其極賞以賜無功[8],虛其府庫以備車馬衣裘奇怪[9],苦其役徒以治宮室觀樂[10],死又厚為棺槨[11],多為衣裘,生時治臺榭,死又修墳?zāi)梗拭窨嘤谕?,府庫單于?nèi)[12],上不厭其樂,下不堪其苦。故國離寇敵則傷[13],民見兇饑則亡,此皆備不具之罪也。且夫食者,圣人之所寶也。故《周書》曰:“國無三年之食者,國非其國也;家無三年之食者,子非其子也?!贝酥^國備。

注釋:

[1]不可以待兇饑:是說不能備御兇荒饑餓。待,備,御,應(yīng)對?!2]兵:兵械,武器?!3]卒:通“猝”。卒、猝古今字。猝,倉猝(促)?!4]是若慶忌無去之心:以下兩句是說,這正像吳王僚之子慶忌沒有去除殺手要離的心志,不能輕易離開吳國而至衛(wèi)國(終至為要離所殺)。慶忌,吳王僚之子,以勇聞。公子光使專諸刺殺王僚,慶忌侍衛(wèi)。公子光憂之,乃使刺客要離將其殺死。去,除,去除。 [5]放:放逐,流放?!6]百里:指方圓僅有百里的小國?!7]爪:爪牙,利器?!8]極賞:至重的賞賜。極,至,盡?!9]奇怪:指奇珍異寶。 [10]觀樂:指樂舞游樂場所。 [11]?。夯蜃鳂?,外棺。古人厚葬時,定例為內(nèi)棺而外槨?!12]單:通“殫”。殫,竭,盡?!13]故國離寇敵則傷:是說國家一旦遭受敵寇入侵,必然造成巨大傷痛。

原邊注:

本章論述“國”之“備”,即所謂“倉備粟”“庫備兵”和“城郭備全”,而“倉備粟”尤為重要。

點評:

此篇首先論列國之“七患”,強調(diào)“民無食則不可使”,國君必須“力時急”“自養(yǎng)儉”,方可使“民不凍餓”,寓“節(jié)用”主張于其中。其次提出防患措施,即“倉備粟”“庫備兵”“城郭備全”和“心備慮”,并舉桀、紂“無備”而失國之例,從反面凸顯“備”之不可輕忽。

墨子“國備”的戰(zhàn)略思想與孔子“足食足兵”(見《論語·顏淵》)主張有共通之處。但他辟篇專論,又寓“節(jié)用”理念于其中,更能服人,后人對“國備”與“節(jié)用”高度認(rèn)同。此外,此篇多見排比句式,頗有氣勢,說理透辟。


古典名篇(先秦)《墨子·七患》賞析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静宁县| 加查县| 黄梅县| 南澳县| 巴楚县| 西城区| 金华市| 成武县| 和硕县| 碌曲县| 金平| 嵊州市| 台中县| 科技| 时尚| 瑞丽市| 宜宾县| 汝阳县| 黔西| 苍溪县| 高青县| 塘沽区| 英德市| 郎溪县| 宕昌县| 钦州市| 黄骅市| 大英县| 锦屏县| 永嘉县| 织金县| 杭州市| 桐梓县| 阜新市| 陆丰市| 车险| 临洮县| 马尔康县| 霸州市| 仁布县| 广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