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老照片和最近學習的叨叨叨







以往在我的認知里實戰(zhàn)的細犬應該都是肩高65上下的,更靈活
但是師父給我說在陜北平原上最好的應該是在65以上75以下,這樣的狗不會過高,靈活性較好,跨步大,如果有一個好的結構那么更是如虎添翼
養(yǎng)格惠靈惠的趙師傅也給我說,湖北這種灌木叢生的地方,也不會選擇個子太小的狗去實戰(zhàn),70左右的狗(得力干將:花椒)遇到灌木叢可以輕易的跳進去繼續(xù)追逐,65以下的狗跳進去又需要花費一點時間,這時候獵物可能就已經(jīng)跑掉了
在90年代大部分的實戰(zhàn)犬肩高都在60-65左右,但是那個年代的兔子也跑得慢,賓哥小時候養(yǎng)的狼狗白天出去都可以逮到兔
渭南的老趙前輩去年得到一條三十多年堅持培育以來最滿意的公犬 肩高達到73,整體結構頭尾都非常理想


不過我覺得我還是比較好滿足的,結構合適,頭尾漂亮,骨架、肌肉適中偏大就可以了(是的,云雀x越山,我很期待)
為什么要追求實戰(zhàn)犬,綜合來看,實戰(zhàn)犬的結構確實更好更健康,雖然我不打算讓我的狗參與實戰(zhàn)訓練,但是我還是喜歡看結構好的狗,就是好看就是健美
昨天晚上就別人家的母犬搭配問題又把自己煩到,向師父吐槽:

不理解一些搭配,好像是一公一母就能出小狗,但是在有選擇余地的情況下不去爭取最好的來搭配,是我不理解的
同質選配也要在雙方條件優(yōu)越的情況下進行吧,結構差長得好看的我覺得只能做異質選配了,取長補短,才能共同發(fā)展
(別人家的狗、別人家的狗、不關我事,別管了別管了)
(但是這個錯誤觀點不改正,個別人努力也挽救不了陜細吧)
總之,保持本心,不被大流影響是很重要的(之后到底是做白狗還是做紅狗這點有陷入沉思)
(最近在整理資料,也在學習新知檢討以往的錯誤,感謝師父和各位前輩、同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