鳶尾的復仇——碧藍航線特別活動“光與影的鳶尾之華”下篇

光與影的鳶尾之華(下篇)
B1/D1:合流——皇家和白鷹的聯合登陸作戰(zhàn)行動開始,在打擊陸上目標之前,先試著突破塞壬的防御吧。
B2/D2:正義的怒吼——登陸行動受到來自維希教廷和塞壬航空艦隊的反抗,是時候讓他們知道“正義”的重量了!
B3/D3:火炬行動——大洋彼岸“最強”的兩艘戰(zhàn)列艦,為了各自的正義與信仰,在這個宿命的舞臺上展開了對決…
劇情簡析:
? ? ? ?光與影的鳶尾之華(下篇)對應的是1942年11月8日的火炬行動(北非登陸作戰(zhàn)),準確的說是火炬行動中的卡薩布蘭卡戰(zhàn)役,此戰(zhàn)以盟軍勝利告終。
雙方主要出場角色:
白鷹:
戰(zhàn)列—馬薩諸塞
維希教廷:
戰(zhàn)列—讓.巴爾(沉)
火炬行動(卡薩布蘭卡戰(zhàn)役)經過:
? ? 1942年11月8日凌晨,英、美聯軍在遠征軍總司令艾森豪威爾指揮下,1700架戰(zhàn)機掩護著655艘戰(zhàn)列艦和運輸船,護送陸軍開始從卡薩布蘭卡、奧蘭、阿爾及爾一帶登陸,火炬行動展開。此時以海上浮動炮臺形式存在的“讓·巴爾”號在接到向敵開火的命令后,用僅有的一座主炮向美英聯軍發(fā)起了攻擊。該艦的獨特構造使在只有一座主炮的情況下,依然可以保持四門火炮的威力。該艦的381mm大炮炮彈將近一噸,正在登陸的聯軍在如此強悍的火力下損失慘重。不過盟軍負責掩護登陸行動的美國戰(zhàn)列艦“馬薩諸塞號”用九門406mm火炮進行了反擊,而且美國護航航母上也出動了飛機對其進行攻擊。在美國的海空夾擊下,沒有機動能力的“讓·巴爾”號傷痕累累,最后坐沉。之后盟軍成功登陸卡薩布蘭卡,但是推進中遭到法軍的頑強抵抗,但之后法軍接到命令向盟軍投降,盟軍終于順利占領卡薩布蘭卡。
活動劇情:

(火炬行動在3分57秒之后)
相關紀錄片

(火炬行動22分30秒后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