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螞蟻:軸距超2米8,鋁合金結(jié)構車身!15萬買臺后驅(qū)SUV

在汽油發(fā)動機方面,奇瑞很有建樹,不僅在汽車發(fā)動機上有多款明星產(chǎn)品,還生產(chǎn)了航空發(fā)動機,可在汽車逐漸向新能源發(fā)展的今天,奇瑞還能拿出什么看家本領嗎?這次試駕的這臺奇瑞螞蟻給了我們答案。

首先是車身結(jié)構,奇瑞螞蟻軸距超過了2.8米,定位于中型SUV,起步價14.98萬元,采用了鋁合金結(jié)構的車身,沒錯!奇瑞新能源汽車已經(jīng)成功把采用鋁合金結(jié)構的車型打到了15萬這個價位。

但需要注意的是,螞蟻僅僅是車身結(jié)構采用了鋁合金打造,車身覆蓋件采用的是工程塑料和鋼材制造。

比如,引擎蓋和前后翼子板采用的是工程塑料,遇到磕碰時,這樣的材料比金屬有更強的抗形變能力,翼子板和車身結(jié)構件采用的是卡扣等連接方式,而不是焊接,這意味著,如果遇到嚴重的磕碰,翼子板這樣的覆蓋件是可以一整塊換掉的,這對于我這樣粗心大意的司機絕對是個福音。

而前后車門采用是鋼材制造,相比鋁合金,鋼材雖然在重量上沒有優(yōu)勢,但好在維修起來更方便,費用也更低。

而在動力布局上,螞蟻別出心裁的采用了后置后驅(qū),這樣做并不是為了提升運動性能,而是為了獲得更大的空間,這里的“空間”其實有兩個意思。
首先是儲物空間,在把逆變器、驅(qū)動電機移到車身后部以后,引擎蓋下就多出了一大塊儲物空間,可以用來擺放一些小件行李或雜物。

更重要的是,這樣做可以獲得更多車型的拓展空間,據(jù)奇瑞技術人員透露,四驅(qū)版本的螞蟻已經(jīng)在規(guī)劃中,而在必要的時候,這塊空間也可以布置增程器,發(fā)展出增程式電動車,而且今天氫能源發(fā)展也很快,在有條件的時候,氫能源堆棧也可以被引入到這臺車上,從而發(fā)展出氫能源車。

但是,關于未來展望的話題說太多就變空洞了,我們還是更在意眼目前的這臺奇瑞螞蟻開起來怎么樣。

其實,對于今天試駕的這臺螞蟻而言,動力并不是它的強項,對于一臺超過1.7噸的新能源車,搭配130kW的電動機只是勉強夠用而已,再加上油門靈敏度不高,動力表現(xiàn)甚至有一些慵懶的感覺,不過在加速超車時,只要深踩一些踏板,后驅(qū)的電動機的動力輸出依然能給人足夠的信心。

另外,后驅(qū)的動力布局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它提升了一些彎道的操控性,過彎時多踩一些油門能明顯感受到車輛各加服帖,但是,受制于軸距等因素拖累,螞蟻的操控并不是十分靈動,不過就像前面提到的,操控性并不是這臺車追求的目標。

脫胎于純電平臺的新能源車型與“油改電”車型最大的差異來自底盤質(zhì)感上,而作為奇瑞@LIFE純電平臺下的車型,螞蟻的底盤質(zhì)感也不差,底盤懸架沒有松散的感覺。另外,大部分電動車因為重心較高,在路面起伏時,駕乘者容易感覺到多余的抖動,而螞蟻的懸架在克服抖動方面做得比較好。

同時,在顛簸路面上,螞蟻的懸架也表現(xiàn)出不錯的濾振性能,對于路面上的大小顛簸,螞蟻都能從容的化解,保證了不錯的舒適性,初次試駕時,我直觀感覺到,這臺車對簧下質(zhì)量控制的很好,停車后,我立即趴在地上“偷窺”了起來,果然后懸架的縱臂、下擺臂都采用了鋁合金部件。

螞蟻身上另一個為舒適性增分的項目是座椅,前排座椅寬大厚實,填充材料軟硬適中,具有很好的包裹性,后排座椅座墊長度達到520mm,在同級別車型中完全能排的上前列,這臺車乘坐舒適性營造的確很到位。


其實在產(chǎn)品定位方面,螞蟻最大的亮點莫過于尺寸、空間方面的優(yōu)勢,而14.98萬元的起步價也可謂性價比頗高,如果消費者需要一臺純電動SUV,同時對空間有較高的要求,那螞蟻是有一定吸引力的,如果這位消費者恰好去4S店試駕了這款車,那么這臺車的底盤與座椅一定會給他留下一個不錯的印象。

當然,在試駕過程中,這位消費者很可能會有這樣的抱怨:
“有點吵”——當時速達到70、80km/h的時候,車內(nèi)能感受到明顯的風噪;而且,在電動機轉(zhuǎn)速升高時,后座乘客能明顯聽到電機的嘯叫聲,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這臺車的靜謐性實在是個短板。

“智能系統(tǒng)體驗稍差”——儀表臺上的雙聯(lián)大屏是螞蟻內(nèi)飾中的一大亮點,但中控屏圖標和文字偏小,操作起來并不是很方便;另外,高配版本的螞蟻超能版車型雖然配備了包括自適應巡航,車道保持輔助,能實現(xiàn)L2級駕駛輔助功能,但是相關功能仍需要等待軟件OTA升級后才能使用。

當然,消費者能入手這臺車最重要的前提是,能接受它前衛(wèi)的外觀,而至于奇瑞螞蟻的外觀,各位看官老爺們這么看呢,請在這里說說您的觀點吧:
您覺得奇瑞螞蟻外觀內(nèi)飾的顏值怎么樣?


寫在最后
其實,相比吉利,長城這樣的廠商,奇瑞雖然在體量上比不過前者,但在技術研發(fā)方面依然能拿出它“小而美”的作品,在燃油車上,奇瑞有自研的發(fā)動機和變速箱,在新能源的螞蟻上,@LIFE平臺依然表現(xiàn)出了不錯的行駛品質(zhì),未來,基于@LIFE平臺奇瑞新能源是否能拿出更加出色的產(chǎn)品呢,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