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花:碧梧棲老鳳凰枝

《七律·桐花》
客路春山是幾時,桐花開落復(fù)誰知。
清寒一味禪中苦,夜雨三更燈下癡。
新火已傳寒食了,清明將近念相思。
義山何事吟清鳳,只向丹山萬里馳。
???????關(guān)于梧桐及梧桐花的意象,源于兩首詩,其一是李義山的《韓冬郎即席為詩相送一座盡驚他日余方追吟連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風(fēng)因成二絕寄酬兼呈畏之員外·其一》
十歲裁詩走馬成,冷灰殘燭動離情。
桐花萬里丹山路,雛鳳清于老鳳聲。
????????另一首是杜甫的《秋興八首》其中的一首:
《秋興》杜甫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閣峰陰入渼陂。
香稻啄馀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
佳人拾翠春相問,仙侶同舟晚更移。
彩筆昔曾干氣象,白頭吟望苦低垂。
???????無論是李商隱寫桐花,還是杜子美寫梧桐,皆將其引入了高雅的寄托。梧桐引鳳凰的傳說,自《詩經(jīng)》就有了記載:
鳳凰鳴矣,于彼高岡。梧桐生矣,于彼朝陽。????????由于梧桐長得高大,且于大江南北皆能適應(yīng),故在最早的詩歌總集中,把梧桐當(dāng)成良木,其代表高潔與陽光。所謂“種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
????????梧桐這種木頭比較疏松,用來做家具等均不合適,后伏羲在制作音樂器具時,突然發(fā)現(xiàn)用梧桐做琴是最好的材料,遂有了用梧桐做的無弦琴和獨統(tǒng)琴,可見,良工不擇木矣。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是李后主剪不斷的憂愁;撿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是東坡人生選擇中不將就的無奈;梧桐更兼風(fēng)雨,到黃昏,點點滴滴,是李易安晚年失偶的寂寞;微云淡河漢,疏雨滴梧桐,是孟襄陽看破紅塵后所享受的淡泊寧靜...... 在文人的眼里和心里,梧桐不僅是朝氣和高潔的象征,更是人生情緒的寄托。而當(dāng)倪瓚為了保持梧桐的清潔,竟不惜發(fā)動家仆將梧桐全部清洗一遍,這種事情,放在今天,仍會讓人覺得不可思議,這就是潔身自好的品德所能達(dá)到的高度。自倪瓚洗梧之后,后繼文人雅士便會在自己所居住的庭院里種上幾株,用以表達(dá)自身的高潔。
送呂少府
朝代:唐朝|作者:戴叔倫共醉流芳獨歸去,故園高士日相親。
深山古路無楊柳,折取桐花寄遠(yuǎn)人。
????????嚴(yán)格來說,桐花是不適宜于送人的,且不說桐花無香,單就一簇花拿著也不方便,更要命的是,桐花上的水對皮膚的侵蝕非常嚴(yán)重,弄不好會得上皮膚病,但由于以上倪瓚洗桐的事情發(fā)酵以后,導(dǎo)致文人時常拿這種花來送行,感覺比寄梅,折柳或折石榴相送的檔次要低太多,但既然有人如此做過,那桐花也算得上送行寄托思念之物了。
《似曾》
死生流轉(zhuǎn)不相值,天地翻時忽一逢。
且喜無情成解脫,欲追前事已冥蒙。
桐花院落烏頭白,芳草汀洲雁淚紅。
隔世金環(huán)彈指過,結(jié)空為色又俄空。
???????譚嗣同是個有血性的人,同時也非常理性,他并非人們眼里沖動的漢子,相反,他有系統(tǒng)的維新思想和成熟的政治主張,就連他選擇死亡都是那樣的真實而果敢。他在獄中所題之詩“手?jǐn)S歐刀仰天笑,留將公罪后人論”? 卻被在北京嫖娼?jīng)]錢而逃跑的康有為給改成“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可見康梁是真不了解作為湖南人的譚嗣同。

? ? ? ? 看過《白吟浪》的人一定會為此書里所講述的晚清洞庭湖拓荒那段故事感到驚悚?!栋滓骼恕饭适吕锏闹魅斯S青山就出生在長沙縣的桐子坡。如果讀者有興趣,還可以去尋覓桐子坡當(dāng)年的印跡??上А栋滓骼恕返淖髡卟艿┥烙谝粓鲕嚨湥涝谒霭妗栋滓骼恕返牡诙?。在我心里,桐子坡的桐花每一年都會為曹旦升哀悼和哭泣吧。
《羅舊驛》朝代:明朝|作者:王守仁客行日日萬峰頭,山水南來亦勝游。
布谷鳥啼村雨暗,刺桐花暝石溪幽。
蠻煙喜過青楊瘴,鄉(xiāng)思愁經(jīng)芳杜洲。
身在夜郎家萬里,五云天北是神州。
????????王守仁又明王陽明,是個狠人,狠到知行合一,這是幾乎所有儒者想做到而沒有做到的地方。有一個故事就很能說明問題:一天,王陽明來到一個寺廟,廟里有一高僧自稱早已看破紅塵,凡是人間的事情都打動不了他的心。王陽明只問了他一個問題:你出家?guī)资炅耍毑荒钅愕睦夏赣H嗎?此僧哭了一晚,第二天便打好包袱回家去了。王守仁這兩句刺桐花詩不作鋪墊自然而然讓人有客旅思?xì)w之意。此誠高人矣。? ??? ??
《送汀州源使君》
曾成趙北歸朝計,因拜王門最好官。為郡暫辭雙鳳闕,全家遠(yuǎn)過九龍灘。山鄉(xiāng)只有輸蕉戶,水鎮(zhèn)應(yīng)多養(yǎng)鴨欄。地僻尋常來客少,刺桐花發(fā)共誰看。
????????張籍這首《送汀州源使君》用刺桐花發(fā)而朋友不在身邊,表示對朋友的思念,亦突出朋友和自己一樣的高潔與孤傲,此應(yīng)是以桐花代表高潔的第一人。
《送謝刑部使君赴召》
朝代:宋朝|作者:胡仲弓擿奸方喜俗無嘩,一札飛來墨敕斜。職業(yè)已升金掌貴,吏民空擁彩旗遮。疑車趣召二千石,輿頌觀傳十萬家。桃李競隨春腳去,僅留遺愛在桐花。????????用桐花來贊美謝使君的高潔,胡仲弓有抄襲張籍之嫌,呵呵。

????????梧桐,刺桐和泡桐其實分屬三個不同的科,嚴(yán)格來說不能混為一談,古人所推崇的是三者中的梧桐,所謂一葉知秋的“葉”指的也是梧桐的葉子。
梧桐
司馬光〔宋代〕紫極宮庭闊,扶疏四五栽。
初聞一葉落,知是九秋來。
實滿風(fēng)前地,極添雨后苔。
群仙儻來會,靈鳳必徘徊。????????一葉可知秋,但立秋這個時辰點是否會真的落下一片梧桐葉來卻不會如此神化,其實古人更多的是意淫,一葉知秋和六管動葭灰同出一轍,不信也罷。但梧桐葉子落下來,秋天肯定會到的。這也是為何把梧桐的意象從高雅逐步轉(zhuǎn)到傷感這個層面的原因。
????????春歸便肯平平過,須做桐花一信寒。桐花開在春雨中,滴嗒之聲總是不絕于耳,桐葉落在秋雨里,一葉葉,一聲聲,和淚到天明。于是,不管是春雨,還是秋雨,沾了梧桐便是悲聲。? ??????
《春宮詞》
御河橋畔是儂家,一入深宮虛歲華。
別院黃昏吹鳳管,月鉤斜照刺桐花。
???????把刺桐花融入宮詞,嘆息宮女的命運,此詩堪稱上品。
PS:本來只想寫桐花的,不曾想寫梧桐的詩和桐花一樣多,而且梧桐的意象更深也更廣,也罷。刺桐花非常紅艷,不適宜于放在這里,也就略了。呵呵。
寫完這篇桐花,又找不到主題了,明天查查紫薇,說不定還能湊出一篇來,有知道其他花卉的朋友,不妨留言,成全我寫完一百篇。人還是要有夢想的,萬一寫完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