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美國最終把澳大利亞給賣了!

果然,美國最終還是把澳大利亞拋在了一邊,或者更準確地說,把澳大利亞給賣了。
這一次,羅馬G20峰會,有些領導人視頻參會,有些領導人親自出場。但最讓外界關注的一個點,就是拜登和馬克龍怎么和解。
畢竟,因為AUKUS(諧音“澳哭死”)事件,澳大利亞撕毀與法國潛艇“世紀合同”,而且事先還沒通知法國,馬克龍大怒,召回法國駐美大使。200年來第一遭。
拜登上臺后,最著名的口號是:美國回來了。原來,美國是回來搶法國的潛艇大單了。
到底是要法國,還是要澳大利亞,拜登必須要作出選擇。
所以,這次羅馬G20峰會期間,拜登也似乎使出了渾身解數(shù)。
幾個很有意思的細節(jié)。
細節(jié)一,地點。
鬧翻后第一次面對面會晤,拜登特意去了法國駐意大利大使館。以前,這樣的會晤,一般是中立第三方,再不濟也是美國大使館,什么時候輪到法國大使館了?
但拜登不計較了,意思也很明確:馬克龍,我親自來你家,登門謝罪了。
細節(jié)二,服裝。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jīng)]有,拜登和馬克龍,穿幾乎同樣顏色的西裝,打幾乎同樣顏色的領帶。別告訴我,這都是巧合。
哪有那么多外交巧合?看來美國特工在打探馬克龍衣著上,確實有一套。
細節(jié)三,肢體。
大家還可以仔細看,在記者們面前,又是摟著肩膀,又是拍馬克龍手,而且,兩個男人還長時間手牽手。
以至于有網(wǎng)友就感慨:拜登和馬克龍去羅馬舉行婚禮啦。
嗯,鄭重聲明:這是西方人說的,不是我說的。




細節(jié)四,夫人約飯。
夫人們也沒閑著,拜登夫人請馬克龍夫人在羅馬下館子。記者問感覺如何,拜登夫人回答:很棒,兩個朋友一起,就像兩姐妹一樣。
嗯。以前也沒這么親密???但這就是政治,政治很微妙,今天是姐妹。
細節(jié)五,戴高帽。
在很多人看來,這可能是拜登近期最“肉麻”的一條推特了,拜登說:今天(29日)下午,我和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進行了一次很棒的會談。美國沒有比法國更古老、更忠誠、更體面的盟友了。他們從一開始就和我們在一起,我們將永遠支持他們。
至于英國人、加拿大人、澳大利亞人怎么想,拜登不管了,我先安撫住了法國人再說。

細節(jié)六,道歉。
當然,最關鍵的,還是潛艇事件怎么說。當著馬克龍和眾多記者的面,拜登承認“錯誤”,說:我認為,這件事嘛,用一個英文詞來說,就是我們做得笨拙了(clumsy),不夠優(yōu)雅。
嗯,美國人公開道歉,馬克龍也就此表示:朝前看。
細節(jié)七,賣了澳大利亞。
最有意思的,卻是拜登這句話,他還向馬克龍解釋:在我的印象中,法國很久以前就已經(jīng)被告知,這項交易沒法順利完成了,這一點我對上帝誠實。
什么意思?
拜登意思也很明確:馬克龍啊,我向上帝保證,我們也是被澳大利亞騙了,是他們誤導了我:與你們的合同早就拉倒了。
言下之意,一切都是澳大利亞的錯,莫里森這家伙騙了我。
但這是不是真的呢?
我不知道。至少一點吧,如果是真的,那美國情報機構,原來你們的情報搜集能力,果然就這么糟糕嗎?
但拜登既然都這么說了,這口大鍋,澳大利亞你不背也得背。

以至于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立刻在網(wǎng)上痛罵莫里森:
所以,我們有一位澳大利亞總理,認為可以誤導美國總統(tǒng)。莫里森不計后果,讓我們的國家安全和外交政策越來越危險,是時候讓他出局了。
莫里森有點灰頭土臉,這到底是事實真相,還是比竇娥還冤呢?
同樣在羅馬的他,被問及如何看拜登的表態(tài)時,他只是訥訥回答:他(拜登)與法國總統(tǒng)進行了坦率的交談,我還是把他的話留給他自己吧。
承認不是,不承認也不是。感覺這次G20,最尷尬的就是莫里森了,被法國人罵,被拜登說騙,被澳大利亞說無能。
但還得硬著頭皮去面對。
美國看來和法國和解了,繼續(xù)手拉手;但法國和澳大利亞還是死結呢,不僅僅要巨額賠償,在法國的鼓動下,歐盟還推遲了和澳的自貿(mào)談判。
莫里森怎么辦?
他也在行動。
很有意思的一個插曲,他告訴記者們,就在這次G20峰會間隙,他也和馬克龍溝通了:
我跟他說了你好,你好。他當時正在和其他人說話,我走了過去,我把手還搭在了他肩膀上,打招呼:你好,伊曼紐爾(馬克龍的親密稱呼)……

大家可以看一下當時抓拍的照片,莫里森滿臉是笑,手確實搭在馬克龍肩膀上;戴著口罩的馬克龍,雖然沒推開咸豬手,但眼睛里的不屑和怒火。
碰到這樣厚臉皮的莫里森,馬克龍估計也是惡心壞了。公共場合,還不好發(fā)作。
但既然拜登都說被騙了,那接下來,按照法國人的性格,不修理修理澳大利亞了,真出不了這口惡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