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高端的魅力,曠世M15移動無損解碼耳放上手體驗
如果你對曠世Questyle這個品牌感到陌生,那再正常不過。作為一個國產(chǎn)HiFi品牌,曠世的推廣(無論線上還是線下展會)非常少,要知道這是一家一年頂多出一款新品的品牌,產(chǎn)品線以解碼耳放和播放器為主,雖然低調(diào),但在老燒心目中的地位卻又非常之高。

▲本文給大家分享曠世的M15移動無損解碼耳放,沒錯,就是無損解碼耳放,官方更是用上了真正的移動無損解碼耳放,究其原因除了支持MQA解碼,同時還有0.0003%的超低失真,有興趣我們往下看。

▲曠世M15的整個包裝非常簡潔,一如其品牌那樣低調(diào)。包裝后蓋上有詳細的參數(shù)配置,解碼芯片搭載的是ESS旗艦級ES9281AC,最高支持PCM384kHz/32Bit DSD256解碼。但是各位要明白解碼芯片并非解碼耳放的全部,更不能與價格直接掛鉤。
?在放大方面,曠世M15采用的電流型電路,搭載了兩顆曠世科技的“電流?!狈糯骃iP模組,共四枚電流模放大引擎,輸出功率如下:
3.5mm: ?RL=300Ω,Po=11.97mW,Vout(Max)=1.895Vrms,THD+N=0.00045%
4.4mm:RL=300Ω,Po=22.60mW,Vout(Max)=2.624Vrms,THD+N=0.00057%
這數(shù)據(jù)是很驚人的,按官方的話來說就是推力大、底噪低、背景黑。

▲配件方面,標配里只有兩根數(shù)據(jù)線。但因為這款迷你解碼耳放推力很強,官方還有3.5mm轉(zhuǎn)RCA和4.4mm轉(zhuǎn)XLR的供大耳使用的線材可選購。

▲來個M15真身特寫,A面就是一整塊玻璃天窗,直接將內(nèi)里的電路板等元器件毫無保留的呈現(xiàn)在用戶面前。說它自信也好、取巧也罷,總之對于HiFi發(fā)燒友來說這個設計是有把玩性的。

▲繼續(xù)放大,喜歡研究硬件的自己看吧。

▲除了A面為玻璃面板,其它幾個面均為金屬材質(zhì),做工細節(jié)如圖所示,配得上高端。


▲USB輸入孔內(nèi)外展示。

▲機身側(cè)面的增益開關(guān)展示,本機除了這一處增益開關(guān)之外,沒別的多余設計,即使接駁PC也不需要驅(qū)動。

▲如果覺得黑色金屬外殼不夠養(yǎng)眼,還可以整一個官方的皮套,注意皮套并未包括其玻璃天窗。
不用擔心其重量,戴皮套的時候也只有36克,不戴皮套28克,吊在手機端沒有沉甸甸的感覺。

▲個人體驗部分
和不少同類作品一樣,M15在連接手機后會自動亮燈,一共兩枚燈,一枚是增益指示燈,一枚是數(shù)據(jù)狀態(tài)指示燈。后者更有三種不同顏色來顯示采樣率,不過因為兩枚燈是直接裸露在玻璃天窗那一面的,所以晚上還是有點亮。
不過在使用M15時我遇到一個現(xiàn)象,那邊是每次接上手機時,打開音樂會有大概一秒鐘的停頓,換句話說時進入工作狀態(tài)有一個緩沖時間。
散熱方面,M15表現(xiàn)的很不錯,個人使用時一直戴著皮套在,在炎熱的夏天一口氣使用兩小時也未明顯的發(fā)熱現(xiàn)象。

▲最開始個人使用森海IE80S來小試牛刀的,因為IE80S的低頻素質(zhì)不錯,帶上曠世M15后并不會覺得整體上有天上地下的明顯差別,只不過無論是凝聚感還是聲場的輪廓是有顯而易見的強化,整體更通透。個人可以肯定的是兩者的低頻風格較為一致,能兼具大氣與舒展的同時,解析也較為自然。
人聲方面的變化是挺明顯的,從大的人聲位置到音色上的飽滿有一耳朵的改善,全然沒有手機直推IE80S時的昏暗。M15有著較明顯的密度感,但聲音不緊,反而屬于溫潤類,解析自然,喜歡凌厲的暴力解析可能會失望。
高頻的變化和人聲變化一樣是很明顯的,手機直推IE80S時除了有明顯推力不足造成的昏暗,器樂解析感也乏善可陳。不過配上M15后,整體的亮度和通透感頓然自然了,風格偏內(nèi)斂,弦樂表現(xiàn)比管樂略明顯,但有較順滑的延伸感,動態(tài)和瞬態(tài)也較為自然,可以展現(xiàn)出森海對高頻慣有的水準。

▲在搭配森海IE80S的時候我說過兩者的聲音風格一致,不過換了四動鐵的監(jiān)聽耳機飛籟AF1120后,我又覺得太武斷的,準確的說法是M15并不怎么影響耳機本身的風格,而且也不是純大力的“放大”。
比如在用手機直推AF1120的時候本身有著不錯的素質(zhì)體現(xiàn),低頻有不錯的量感,但質(zhì)量不強,加上AF1120后大致的聲音風格未變,但質(zhì)量明顯提升了,包括人聲的結(jié)象與解析的強化都是在耳機本身風格上的進行“完善”。

▲4.4平衡口方面,個人試聽的是凱聲的鈦鈴PLUS,推得比較飽滿,個人覺得比3.5mm輸出更具水準。
低頻方面,無論亮度和飽滿度都能在表現(xiàn)出出色的通透感同時又顯得非常自然,瞬態(tài)明顯比單端要出色。鈦鈴PLUS的低頻本身有不俗的素質(zhì),在M15上展現(xiàn)出來的堪稱大氣、從容,下潛不是很深,但回彈迅速,凝聚感也特別自然,是我遇到的小尾巴里表現(xiàn)最好的一款。
你若覺得鈦鈴PLUS平頭塞被高估了,有機會一定請試聽,就用這M15小尾巴即可。
人聲方面是可以看到M15的控制力非常出色,推力雖大, 但解析一點不過,而且還很細膩。它的細膩不在于齒音或換氣的氣息變化,而是在于人聲的厚度與亮度、不同歌手的聲線展現(xiàn)以及不同歌曲里的人聲與器樂的層次感。
女聲方面,則是能一窺M15獨到的解析,除了上述的細膩,在齒音、鼻息、喉音之類的細節(jié)上有著更明顯的展現(xiàn)。盡管它的人聲多少是有些偏暖的,但在聽王菲這種偏冷的音色時顯得非常自然,饒是有些齒音過重,但不像那種冷解析那樣干澀或扁平。
相比其中低頻,鈦鈴PLUS在M15上表現(xiàn)出來的高頻是可以更一步證實其推力強悍的,亮麗、通透還有點點偏厚,聲場以及器樂分離感都很不錯,延伸感一般,泛音較明顯,雖無過多毛刺,但整體樂感反而弱了一些,沒有其中低頻那樣鮮活有靈氣。

▲整體總結(jié)部分
一開始曠世M15給了我一種遇強則強遇弱則弱的既視感,主要是單端比較忠于耳機本身的風格,加上沒有暴力放大。但在4.4的平衡口上,它能把鈦鈴PLUS推得如此到位,絲毫不必幾千塊的HiFi播放器,著實讓人感到后勁十足。
在這幾年斷斷續(xù)續(xù)的與迷你解碼耳放接觸中,市面上能拿得出手的同類作品大致分兩類,一類是所謂的暴力強推,一類則是四平八穩(wěn)的求真,曠世M15V便屬后者。
不過它和很多配雙輸出接口的同類作品不同的是,它的單端和平衡端都有相當高的造詣,讓人有種慢工出細活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