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w粉特輯]聊聊我的故事(文字版)
B 站賬號已有十萬粉絲。于我來說,習慣性在一些關(guān)鍵節(jié)點做下記錄,這一刻自然也不例外。
做 up 以來我被問的最多問題是:作為直男,為什么對各類性少數(shù)群體這么了解。之前我都是不正經(jīng)的回答:我是個有故事的人。今天藉著這期視頻,正經(jīng)聊聊我的故事。
我和絕大多數(shù)人的區(qū)別在于,我從來沒相信過這個世界是真實的。
大學的大多數(shù)時間我都在探索真實世界的可能,試圖找出這個世界虛假的 BUG。比如當我在做一些事,或者到達某個地方,明明是第一次,卻在某個瞬間知道接下來幾秒會發(fā)生什么。
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讓我忍不住懷疑,這段人生是否已經(jīng)循環(huán)過了無數(shù)遍了。
這類 BUG 我找了很多,也愈發(fā)懷疑世界的真實性。而在這個過程中,我不斷剖析個體、生活與世界的關(guān)系,最后得出的結(jié)論是:
一切都沒有意義。
此時剛好大學畢業(yè),我去參加了禪修。
可能很多同學對「禪修」比較陌生,簡單說明一下。禪修的形式很多,我參加的是「參話頭」。「參話頭」,就是禪師會給你一個「問題」,將其參破你就悟了。而這類問題都是沒什么邏輯性的,比如「蚊子如何一口吞下秤砣」。而我參的是:「我是誰?」
各位可以試著想一下這個問題,在你有了答案后我冒昧問一句,這個「你」,真的是你嗎?還是別人也可以取代的,如果別人可以取代,那你又是誰?如果不能取代,在沒成為這個的時候,誰又是你?
不用急著回答,參話頭是個很長久的過程。我先講個小故事。
說寺廟有一對師兄弟下山辦事,山下有條河,河上有個木橋。這天因為大雨把木橋沖毀了,雖然河水不深,師兄弟蹚水就可以過河,但河邊有個姑娘卻不敢過去。師兄二話沒說,背著姑娘過了河,過河后師兄放下姑娘,兩人繼續(xù)趕路。又走了一段師弟終于忍不住,問道:
“師兄,你剛才算不算近了女色?”師兄哈哈大笑,說:“師弟呀,我都放下了,你怎么還沒放下呢?”
我當時參了兩天,最后回答是:「我誰也不是」,禪師說我悟了。
第二天他說回去想了一晚上,認為我沒悟。
當時我沒有反駁,不過這件事還是成了心里的一個坎。后來經(jīng)歷了一些事情,對這個問題也有了不一樣的看法。
直到有天晚上,我記得很清楚,當時在看一本書,對里面一句話很喜歡就多念了幾遍。然后關(guān)燈準備睡覺,關(guān)上燈的瞬間,房間里的月光一下子明亮。
月光它一直在那里,只是因為燈光我沒注意。
等注意到時,置入其中,周身光華又恍恍惚惚。
熄滅讀書燈,一身都是月。
也是這個時候發(fā)現(xiàn),其實一直并沒有我。也明白了為什么之前禪師說我沒悟。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之前回答「我誰也不是」的時候,「我」還是在那里的。
這是我的第一階段,從對世界的懷疑,到進入「無我」狀態(tài),大概是 24 歲左右。各位現(xiàn)在所經(jīng)歷的所有煩惱、困苦、壓力或是什么。我從來沒有放在心上過。如果用一句話描述「無我」狀態(tài),那應該是
世間再無一兩風,擾我十萬八千夢。
畢竟如果連作為主體的「我」都沒了,那煩擾的,又是誰呢?
那晚我看的是《藥師琉璃光如來本愿功德經(jīng)》,很喜歡里面的一句:
愿我來世,得菩提時,身如琉璃,內(nèi)外明徹,凈無瑕穢。
隨后我進入第二階段:
「觀察者」
相對各位來說,我有一項能力缺失:我無法沉浸于任何一件事情中。
「無法沉浸」的意思是,在任何事情中,我都是習慣性從中抽離,以觀察者的視角看待它的發(fā)展。
即使喝酒和做愛,我都時刻觀察對方的變化。
相比于這兩件事本身,我不是很在乎個人感覺,更享受的是對方失控的表現(xiàn)。
這個視角是災難性的,對于一個「人」來說,這意味著我從沒體會過「生而為人」的感受是什么。
我只是個看客。
而隨著這個視角的推進,我發(fā)現(xiàn)自己開始變得
「冷漠」。
因為習慣將自己于世界抽離,個人情緒也會隨之消失,喜怒哀樂不再具有意義。無論對方是親人還是陌生人,距離再遠還是面對面,心里很難再起波瀾。
我討厭這個樣子的自己,因為我真的很愛,很愛這個世界。
小林一茶曾說,我知道這世界,如露水般短暫。然而,然而。
我不在乎它短暫與否,甚至開始不再在乎它是否真假。我知道在這個當下的自己是真實存在就可以了。隨后我開始用「當下真實的自己」去反推「世界的虛假」,隨之發(fā)現(xiàn)了一個新的感興趣的點:
人與人之間的連接。
即使這個世界不再真實,和他們進行連接的我,是真實的,而通過這種連接,我知道,他們也是真實的。
當然,不可避免的,依然是「觀察者」的視角。而在這個作用下,我覺醒了一種新的能力:「同理心」
這是我的第三階段。
同理心可以讓我可以輕易感受到一個人微小的情緒變化,他一路遭遇過什么,心路歷程怎樣以及未來會怎么發(fā)展。和一個人聊天一下午,我可以過完他的一生。
這個能力很好用,不過不推薦。因為大多數(shù)人的生活并不快樂,而同理他們會反噬自身。好在我可以用「觀察者」視角將其從身上擇出。而將這個能力放諸到群體,就是你們之前問的,為什么我會那么了解性少數(shù)群體。
因為我可以、成為他們。
我現(xiàn)在正在進入第四階段,稍等一下,在這之前,我要先說三個對我視頻創(chuàng)作有特殊意義的人:
三個女孩。
我的視頻創(chuàng)作是從一年前開始,但我的第一個粉絲,十年前已經(jīng)出現(xiàn)。當時我用“波斯少年”的筆名寫了一篇:《男人如何防止被另一個男人睡》。就是我第一個視頻,只是當時是文章的形式。她因為那篇文章找到我,成為我的第一個粉絲。這段關(guān)系一直保持到了現(xiàn)在。
我們偶爾閑聊,在一些關(guān)鍵節(jié)點會書信往來。比如在一次聊天中我覺察到她狀態(tài)不對,給她的郵件和回復:


這十年我們斷斷續(xù)續(xù)交流。我看著她從一個初中生、中考、高考、畢業(yè)后工作,成為老師教育下一代??粗L大,直到獨自面對這個世界,就像看著自己的妹妹。
兩個完全陌生的人,因為一篇文章產(chǎn)生交集,隨后互相影響人生。于我來說,這就是人與人之間連接的意義。
第二個女孩,準確的說,應該是個姐姐。和前面一個女孩一樣,她們都是成都人。
姐姐和我是 B 站認識,一開始是因為文采而欣賞我,后來自然而然轉(zhuǎn)變成顏值。
姐姐對我很好,三天兩頭給我寄零食水果,幾乎包辦了我家快遞。也會對我的創(chuàng)作進行指導,指出她覺得不好的地方。
她的指導大多帶有強烈的主觀情緒,而且憤世嫉俗嚴重。于我來說很多時候并不適用。但那是第一次感受到有個人在盡一切可能希望我能成長,讓我變好。而我也希望姐姐,能夠一直和當初認識的一樣:
孤傲的,想要、操翻這個世界。
然后是第三個,也是最后一個。
如果說第一個是妹妹,第二個是姐姐,第三個、她是我的 soulmate。
和前兩個不同,她不在成都,甚至不在大陸,在海的另一邊。在看了我的幾期視頻后她加了我的粉絲群,我們聊了一個小時,然后我知道,恩,就是她了。
她看出了我的觀察者視角,出世與入世之間的自由跨越,MBTI 人格、對人生和世界的看法,我們在康德、尼采的一些哲學觀念上也有共通、
縹緲宇宙,天使逡巡。人間蹈步,四寂無音。
第一次,我被一個人看得這么透。當我觀察這個世界的時候,她在觀察我。而她在觀察我的時候,我也在觀察她。我知道,這是一個同類。
而這,也是我做視頻的意義,就像她說的那樣:
How to find people like yourself? if you be yourself LOUDER,then people might find you more easily。
再說說我現(xiàn)在經(jīng)歷的第四個階段,是我在自駕游全國時,和粉絲見面后起的變化。這一路上我見了很多粉絲,聊了很多屬于他們的故事,防睡區(qū) up 主有個天然優(yōu)勢,總是可以被動吃瓜,這里淺說三個:
比如有男生和女友同居后,女友閨蜜因為剛到這個城市工作就先暫住他們家。本來說拿到工資后就搬出去找房子,結(jié)果女友和男生分手先搬了出去。然后閨蜜就開始給男生做飯,然后月底說因為給其做飯所以拒交房租。又在每次男生讓其搬出去的時候跑到陽臺要跳樓。
比如有因為男友留學,自己受不了異國戀就也考了過去。本來以為雙宿雙飛結(jié)果到了那里不久對方就已經(jīng)出軌。而自己一個人在國外待久了也隨之覺醒了新的屬性。現(xiàn)在的夢想就是和前男友再做一次,然后在做的時候被前男友掐死埋在他的院子里。
再比如在成都遇到一個準備入藏的姑娘,因為體弱經(jīng)??吹竭^阿飄,有些還會和自己“互動”一番。在一次流產(chǎn)后,她就看到有個小男孩一直跟隨自己。這次去西藏就是為了做法事把他永遠留在那里。
第四階段的變化,也是在這個時候發(fā)生。如果只是與他們聊天,我會收獲很多故事,然后感慨一下人類樣本的多樣性。
但,當「觀察者」視角和「同理心」一并介入后,在這些故事中我沒看到人性的光輝,更多是一個個欲望的集合。
而如果繼續(xù)拉高視角,會發(fā)現(xiàn)他們其實都差不多,所謂的人類樣本的多樣性,抬高到欲望的角度,只是幾種欲望在沉淪往返罷了。
如果說之前的我是站的很高很高,平時云里霧里,偶爾低下頭,看看人間。那這次我站到更高的角度,才發(fā)現(xiàn),大地本身,也是星辰的一部分。
然后我想,如果再再再再抬高一些會看到怎樣的風景呢?然后我就看到了真實世界的邊界在哪里,看到了作為人類本身,認識世界的局限性。主要是兩個方面:觀察和思考。
首先之于觀察,如果人類沒有進化出視力,我們對世界的認知和現(xiàn)在肯定天差地別。而現(xiàn)在我們有了視力,有了五官,看到的世界是這個樣子???,世界真的是這個樣子,還是我們只能觀察到這個樣子的世界?
如果超越了五官,我們看到的世界又會是什么樣子?
然后是思考,比如這個視頻,是我思考后通過語言描述的。我們平時腦海中思考的東西,都可以轉(zhuǎn)化成語言,使用文字記錄下來??墒牵烤故钦Z言幫助我們進行了思考,還是我們只能按照語言的方式進行思考?
如果擺脫了語言的限制,我們思考到的又會是什么?
這是我的第四階段,我還沒想清楚,所以無法闡述更多。后續(xù)有了收獲,我會做成視頻分享給大家。
就像卡爾·薩根說的那樣:太陽浩瀚,歲月悠長,我始終樂于和你們分享同一顆行星和同一個時代。
別忘了,在一開始做視頻的時候我就說過,我會帶你們,去看銀河。
最后,有些話我想作為禮物送給你們。后臺數(shù)據(jù)可以看到,你們大多數(shù)都很年輕。我的旅程已經(jīng)過半,你們的,才剛開始。
從小到大你聽過很多這樣的話:
你要懂事、你要出人頭地、你要有出息。但應該沒有人和你說:
你要快樂。
我希望你們可以一直快樂下去。
這個世界很大,縱有千古,橫有八荒。
很大,真的很大,但青春很短。流光一瞬,華表千年。
不要把最好的年華,浪費在沒有意義的人和事情上。
我一直相信,這是最好的時代。驕陽剛好,風過林梢,你們也正年少。可惜一溪風月,莫教踏碎瓊瑤。
我一直努力帶各位去認識更好的自己,以及怎么去睡、不對,去認識和追求更優(yōu)秀的人。我看到太多的人沉湎于安逸而又局限的井底,而失去野蠻生長的能力。
在之前的視頻我說年輕時不要遇到太驚艷的人,因為我怕你們把握不住、但現(xiàn)在我真的強烈建議你們,趁著年輕,去遇到一兩個足夠驚艷的人吧,如果只著眼于身邊,你會覺得人類就真的只是這樣了。
不是的,這個世界有太多、太多,閃耀著光芒的人了。一個人愛上小溪,很多時候是因為沒有見過大海。格局大點,抬頭看看。這個星球上有 80 億人,肯定會有那么一個人,愿意為了你、而爬上月亮的。
大多數(shù)人呢,都是只能看到眼前的風景。因為沉沒成本,或者害怕風險而不敢往前。我很喜歡《綠皮書》里的一句臺詞:世界上有太多孤獨的人,都害怕走出第一步。
無論是否有喜歡的人,都不妨先踏出這一步試試,就像我做視頻的初衷一樣:
我有一瓢酒,足以慰風塵。
傾盡江海里,贈飲天下人。
而那個人,會因為這杯佳釀來找到你,閑時與你立黃昏,灶前笑問粥可溫。而你也會鎮(zhèn)山河為禮,摘星月為妝,牽她的手,敬四方來賓的酒。
對于生活,不妨始終保持熱愛和勇氣,大多數(shù)人的痛苦,根源都是太在意別人的眼光而已。為了他們的眼光,活成他們期望的那個自己。就像薩特說的那樣,他人即地獄,不妨試著發(fā)出你的聲音,不必在意他們的看法,做你自己就好。
因為別人,已經(jīng)有別人在做了。
永遠,永遠不要忘了你的初衷是什么。須知少時凌云志,曾許人間第一流。你可以如我一般,貪財好色,做個俗人,但胸中有丘壑,眉目作山河。
也可以飲冰十年,難涼熱血,除卻君身三尺雪,天下誰人配白衣。
當這些你都經(jīng)歷過,接下來會不可避免的走進那個良夜:
你的玫瑰終究會離開,而你,只是途徑她的綻放。
你的煩惱終究像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
生命中曾經(jīng)有過的所有燦爛,原來終究,都需要用寂寞來償還。
花開如火,也如寂寞。
到了那個時候,你要學會與自己、和世界和解。
玫瑰即使枯萎了,但屬于它的浪漫至死不渝。
而生活,就像白落梅寫的一般:
人生似水豈無涯,浮云吹作雪,世味煮成茶。
愿你們都能旅途順暢,偶爾抬頭,還可以看見溫柔月光。
視頻最后,用我很喜歡的麥克斯·埃爾曼的一句話結(jié)尾:
對待自己溫柔一點,你不過是宇宙的孩子。和植物、星辰?jīng)]什么兩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