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晌江湖 13:日新月異的科技,以及穩(wěn)定的價值
這江湖,到底是人的江湖,還是乒器的江湖???—?寫給青春,以及未來的哲思。

01
要精準地捕捉具體底板的優(yōu)缺點,哪個最適合自己,其實是很頭疼的。所以說用心地回答球友的問題,有時是很花精力的。
觀察了本市十大發(fā)球高手之一,單面拉攻的直板X君,會發(fā)現(xiàn)不同球板在他身上呈現(xiàn)了不一樣的特點。最開始他是普碳和蝴蝶王泰克西姆一起用。用普碳時,沒感覺什么;用了蝴蝶王,會感覺他發(fā)球的旋轉(zhuǎn)更詭異些。這個可以理解,5+2結(jié)構(gòu)的泰克西姆顯然比3+2的普碳在旋轉(zhuǎn)層次感上更強些。最近,他開始用上了超張,分明覺得ZLC的旋轉(zhuǎn)表現(xiàn)不及ALC那種“瞬間停頓、加轉(zhuǎn)”,發(fā)過來的球沒有原來轉(zhuǎn),但超張確實是一速更快了。拉過來的球也能很頂,你開始分不清這個“頂”多少是因為旋轉(zhuǎn),多少因為速度。
不管怎樣,球板的科技含量日新月異,新品總是更容易出彩,有優(yōu)勢的地方。比如,又要說神板超級張本智和了,那個防守確實比超張更強大。
那些惦念老鐵牌的球友也不一定是因為否定新品的科技水準,而只是懷念原來那種手感。
曾幾何時,一位老前輩給我推薦多尼克Ultra Power,因為覺得我打CL之類比較合適,但UP更薄的板身更有利于制造旋轉(zhuǎn)。那時對器材還沒現(xiàn)在這么熟悉,也覺得純木七層是人手最好的延展。與前輩一樣認為,那些Innerforce的纖維板終歸在手感上有所阻隔(當時筆者在用第一代的Innerforce ALC)。有那么一個階段,我是相信純木更能打好球的。后來,遇到了特注的Inn ALC,再遇到了吉村真晴限量(你們以為我又在炒作吉村??。。?,原來纖維板的手感亦可如此精妙。真正好的纖維板,并非用于快速提高的九陰白骨爪(會自傷),而是真真切切省力,又能打出更大的威脅的武器。
所以,相信人類的進步吧,阿門。當我掏出口袋里的幾毛錢,想買張怡寧限量時,球友制止了我:Oh,不,吉村真的比張限量好打。

02
穩(wěn)定勝過一切。
當年的王勵勤,給42度的狂飚2灌膠時,固定底板刷幾十遍,膠皮刷幾十遍(這個遍數(shù)是固定的)。筆者在上一片新的T05時,刷了力度無機,感覺手感適中,柔彈。這次想玩新花樣,新膠皮刷了紅雙喜15號無機,感覺手感硬了,沖半出臺下旋球失誤很多。單純的刷無機不灌油,都能產(chǎn)生這種變化。所以,有時不變也是一種安全吧。
經(jīng)問詢,猜測這個力度無機也可能含油的成分,像力度的部分有機膠水一樣,紅雙喜15號則沒有。所以力度無機能軟化海綿,刷了力度無機,手感上感覺軟點。小馬哥出于兩點來分析可能含油的成分,一是賣得貴,二是力度無機與油的結(jié)合度不如15號,沒法像15號將油吃得那么深??赡芰Χ裙鞠矚g這樣操作。藍海綿的金力度刷一遍無機膠水就凹得厲害,其實出廠前也增能打底過了。
現(xiàn)在的亞薩卡飛龍也是很明顯了,從顆粒感就能看出來。
采訪港隊隊員和一些歐洲選手時,他們反映用Tenergy系列套膠的一大原因是:品控的穩(wěn)定。德套時不時會出現(xiàn)不同批次的同個產(chǎn)品,打起來軟硬不一樣,感覺差異比較大。對于專業(yè)選手,甚至敏感的業(yè)余高手來說,穩(wěn)定的手感也是相當重要的吧。
